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儒林外史创造背景

儒林外史创造背景

发布时间:2021-07-30 14:52:12

1. 儒林外史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1. 红楼梦(清)曹雪芹
2. 水浒传(明)施耐庵
3.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4. 西游记(明)吴承恩
5. 镜花缘 (清)李汝珍
6.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7. 封神演义(明)许仲琳
8.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9.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
10.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

2. 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形容中国科举时代里读书人生涯最常用的一句话。那时,为了求取功名,许多书生终日埋头于八股文章中,什么进德修业的理想,什么才华横溢的天赋,都在追求名利的欲望之下丧失殆尽了。

《儒林外史》就是一部揭示当时科举制度的真相和官场黑暗、社会炎凉的一部讽刺小说。一个务农的子弟,终生以孝道奉养双亲,终日以礼待人,夜夜苦读诗书,有朝一日获得提拔高中状元,从此便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儒林外史》所描写的,正是在这个时代悲剧中沉浮的读书人。作者吴敬梓以委婉讽刺的手法,写出当时社会背景下更真实的人性历史。

《儒林外史》表面上写明代生活,实际上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吴敬梓的讽刺显然给了封建社会有力的一击,宣泄了作者对善良人物的真切同情之心和艺术家对善恶是非爱憎分明的态度。

3. 儒林外史的作者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3)儒林外史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4. 儒林外史描写的故事背景与时间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朝人

但是

他说的故事全部是明朝的事

5. 《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安徽全椒县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到他父亲吴霖时,家道开始衰微。吴敬梓少时刻苦研书,热衷科举,23岁中秀才,久困科场。其父死后,由于他对家产置理不当,致使晚年生活贫困不堪。由富变贫的生活变故。使他尝尽世态炎凉,从而弃绝功名。他由自身经历和观察所得,对八股取士制度和官僚制度,有了痛切深刻的认识,乃集毕生精力写就《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它通过对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描绘,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以冷峻锋利的笔触、白描写实的手法、不动声色而实为皮里阳秋的叙述语气和流畅生动的白话语言,列述了一个个头戴方巾、口诵圣贤之书的儒生的故事。作者塑造人物形象以真实为最高原则,人物性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态的变化而处于流动发展的状态。如范进、苟玫因地位升迁而变异,匡超人由一个朴实的青年变为寡廉鲜耻的假文人,都充分暴露了科举制度戕戮人性的罪恶。作者通过细致人微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洞察幽微、入木三分。如严监生临死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伸着两根指头迟迟不肯落气,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吝啬鬼形象。

《儒林外史》的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开创了近世谴责小说的先河,它标志着讽刺文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它之后,出现了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一大批谴责小说,形成了一股批判封建社会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影响到五四以后的新文学。

6. 儒林外史社会背景

儒林外史是在清朝中后期日益腐败的背景下。

7. 儒林外史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古典文学相关资料

《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五十六回。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脱稿后即有手抄本传世,后人评价甚高,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胡适认为其艺术特色堪称“精工提炼”。在国际汉学界,该书更是影响颇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传世,并获汉学界盛赞,有认为《儒林外史》足堪跻身于世界文学杰作之林,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8. 儒林外史的作者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

《儒林外史》原本仅55回。根据程晋芳《怀人诗》,可以证明在吴敬梓49岁的时候已经脱稿(《春帆集》收《怀人诗》十几首,中有一首注:“全椒吴敬梓字敏轩。”全诗最后四句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但是直到作者死后十多年才由金兆燕给他刻了出来。这个刻本,今已失传。现在通行的刻本是56回,其中最末一回乃后人伪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冯沅君、陆侃如合著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认为“大醇小疵”。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在书中虽然批判了黑暗的现实,却把理想寄托在“品学兼优”的士大夫身上,宣扬古礼古乐,看不到改变儒林和社会的真正出路,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儒林外史》全书56章,由许多个生动的故事联起来,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塑造的。全书的中心内容,就是抨击僵化的考试制度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现在,《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

阅读全文

与儒林外史创造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