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判断题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吗

判断题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吗

发布时间:2020-12-16 14:35:25

A. 是谁发明的货币

几千年前的事了,没有具体哪个人发明了货币,货币是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自然而然产生的。 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或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 萨缪尔森在其名著《经济学》有关货币的章节中,引用了金·哈伯特的一句名言:“在一万人中只有一人懂得通货问题,而我们每天都碰到它。”由此看来,货币貌似简单,实际上却极其复杂。 然而货币的本质问题是最复杂的问题,19世纪中叶英国有一位议员格莱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在研究货币本质中受到欺骗的人,比谈恋爱受欺骗的人还要多。”真的是这个样子,直道今天不论是马克思也好,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们也好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 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4.购买力的暂栖处。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实际上,后面4条应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关于货币的本质,在西方货币学说史上曾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货币金属论,二是货币名目论。货币金属论者从货币的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银本位制的产物,随着20世纪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其影响力正日益减弱。目前在西方货币学说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这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最近出版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这些定义都没有科学地抓住货币的本质,但对于货币经济分析也有一定的可用之处。不同的学说虽有其合理内涵,但都没能在科学、全面的基础上概括货币,从而导致在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着“货币拜物教”。 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从多角度定义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就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但是支配货币运动的始终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 通常,每个国家都只使用唯一的一种货币,并由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不过也存在例外,亦即多个国家可以使用同一种货币。例在欧盟国家通用的欧元,在西非经济共同体的法郎,以及在19世纪的拉丁货币同盟,名称不同但能在联盟内部自由流通的等值货币。一个国家可以选择别国的货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比如,巴拿马选择美元作为法定货币。不同国家的货币还可能使用相同的名字,比如,在法国和比利时使用欧元之前, 它们和瑞士的货币都叫法郎。有时因为特殊原因,同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自治体可能也会发行不同版本的货币,例如在英国,包括英格兰、苏格兰或甚至偏远离岛的泽西岛、根西岛都拥有各自发行的不同版本英镑,并且互相可在英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交易,但唯有英格兰英镑才是国际承认的交易货币,其他版本的英镑拿出英国境外后可能会被拒绝收受。 每个基本货币单位通常还可以分成更小的辅币。最常用的比例是辅币为主币的1/100,比如,100 分 = 1 元。在法国大革命推广公制以前,欧洲历史上曾经长期采用1/20/240进制,例如在英国,1英镑等于20先令、240便士;法国的情况是12个但尼尔(denier)为1苏(Sol),20个苏为1里弗尔(livre,又称锂)。1:7、1:14、1:25、1:10 、1:1000 以及其他进位制也曾被使用。 有的国家的货币没有辅币,或者虽然有辅币,但是由于币值太小而只是理论上的换算单位,而没有发行实际的货币,比如日圆和韩圆。 货币发展历史 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B. 世界上是谁发明的钱

钱的发明并没有明确的人,它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2)判断题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吗扩展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C. 钱币是国家发明的还是整个人类发明的

历史老师回答您
钱币不是谁谁谁发明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原始社会内早期,生产力容极其低下,人类果腹都难。所以不存在剩余产品的概念。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由采集狩猎经济过渡到产生农业生产后,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开始有了剩余产品。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就有了两大飞跃,一是产生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二就是出现不同种类剩余产品的交换。
交换开始是物物交换,也就是以物换物。随着剩余产品的继续增多和人类生活区域的扩大,物物交换过时,出现了用某一物品作为某一地区交换的媒介,称之为“一般等价物”。比如说成都地区,大家都用贝壳作为媒介进行交换。甲用一头牛换了十个贝壳,到了邻县,用是个贝壳换了那里的一头猪。
随着社会发展,一般等价物基本定型下来,贵金属成为首选。就发展成为我们今天说的货币。

D. 加密货币和区块链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么

下一个时代的趋势,也会成为人类史上最大的泡沫。

E. 钱是谁发明的

一、钱作来为货币不是某一个人源发明的,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货币从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货币文明史。
二、金属货币的起源,应是殷商,中国先民掌握了冶炼金属技术之后的事,在一些殷商墓葬中曾出土青铜块,这些也许是最早的金属货币。
三、早期仿形货币是中国经过了长时间的以物易物贸易阶段之后产生的。随着地域经济的不同,不同的部落使用的早期货币都不一样,现今出土的一些有争议的青铜器:如斧、馨、鱼、网状器,它们与实用器形似而体积小,有的成小批量出土,且出土墓葬均在秦以前殷商墓葬中出现。因而许多古钱收藏研究者均把这些实物当作早期殷商货币。

F. 《自然地理》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货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没有毛病老铁,没毛病,请采纳谢谢

G. 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货币,不过一张纸

货币称为“一般等价物”。原始社会就出现了,用交换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所需的物品。但交换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就出现货币,用货币一定多少来衡量一件物品的价值。

H. 最早的货币是谁发明的

质疑:"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说
发布时间:2002-11-4 文章来源:学说连线 文章作者:佚名

三星堆遗址两个坑中出土数量最多的东西就是海贝,据考古统计,一号坑出土有260多枚;二号坑出土则多达4600多枚。目前学术界一致看法是:海贝是作为货币流通所用的。由于四川处于内陆,内陆湖泊和我国近海都不出产贝类,而这些类型各异的贝类均产自热带或亚热带浅海区域。于是有人推测四川与东南沿海、尤其与古印度文明的文化交流关系,试图证明三星堆文明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致。当然,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有利于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探索,最终达到较为统一的认识。但前提条件应当是正确的。就三星堆的海贝而言,上述观点均源自“海贝是作为货币流通”而来的前提条件。人们亦未深入地探讨海贝本身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海贝本身透露出的信息价值与历史寓意。亦就是说,“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原本就值得商榷。

较为系统地论述“中国最早货币是海贝”这一观点者为肖清先生所著《中国古代货币史》一书,作者在《绪论》中说:货币在我国很早就产生了,并发展为光辉灿烂受外来影响较少、长时期保持着东方独立体系特色的货币文化。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这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并不乏见。海贝在我国发展成为货币可以上溯到夏商时期,即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充做货币的天然海贝,产于南方暖海中,对于处在黄河流域夏、商国家中心地区而言,它是一种来自外来交换品。在它作为流通中主要货币最盛行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还出现了无文铜仿贝,成为我国金属铸币的滥觞。

此外作者还在该书《第一章:中国货币的起源》中说:从地下发掘出的实物来看我国货币起源可以明显发现,我国最早的货币海贝,是产于南方海中,对于北方的夏、商、周族来说,它是一种外来物品。在商品交换发展的早期,贝壳与金属比较起来,不用分割,本身即可成为天然的计算单位,是充作货币的良好材料,因而,贝是可能成为,最早的或最重要的实物货币的。

作者围绕这一观点所引用最有力的文献证据,则仅限于《盐铁论》所云:“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并以此下结论说:“恒宽在《盐铁论》中,认为'币与世易',并且指出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而最初发生货币的时代则为夏代。”紧接着又引出土文物发掘中有大量贝的发现,以及殷墟甲骨文、传世的殷彝铭文中有关贝的记载,进一步论断“从地下发掘出土的实物来看我国货币的起源,可以明显的发现,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在这里姑且不论《盐铁论》的记载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对甲骨文金文所记贝的理解是否准确,仅就作者论点来分析,其本身就存在着两大致命的缺陷。

其一,倘若谓海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而“它是一种来自远方的外来交换品”,则我国能“长期保持着东方独立体系特色的货币文化”,从开始起,其“母体”就是“舶来品”,何来“东方独立体系”可言呢?事实上,我国最早的货币并非是贝,而是金;其起源时间亦不是夏商时代,而是在“三皇五帝”时期。
据《尚书·尧典》曰:“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朴作教刑,金作赎刑。”可见唐虞时代我国已具有较为成熟的天文历法、音律、度量衡及礼仪制度。而金已用作赎刑,则明显具有为社会所采用的计量标准。按《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厥贡惟金三品。”即言金分为黄金、白银、赤铜三品。又《尚书·五子之歌》曰:“关石和钧,王府则有。”据《说文》曰:“钧,三十斤也。”四钧为石,即一百二十斤。则知夏朝时已有标准的计量单位,其“金”的计量亦应有相应的标准来匹配。据《尚书·吕刑》明确地记载:“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鼻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罪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此乃著名的“五刑罚金”标准。锾即计金之单位,一锾为古制之六两。《管子·小匡》曰:“小罪入以金钧,分宥薄罪入以半钧。”又《管子·乘马》曰:“黄金者用之两夜,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黄金一镒,百乘一宿至尽业。无金则用其绢,季绢三十三,制当一镒,无绢则用其布,经瀑布,百两当一镒。”镒,古制为二十四两(一说十二两)。按《淮南子·齐俗》曰:“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均也。故汤入夏而用其法,武王入殷而行其礼。”《吕刑》虽为西周穆王时代之制,然夏商周三代均承袭"三皇五帝"之法,亦可视为"金作赎刑"之标准根据。故《管子·国蓄》云:“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则正反映出“金”作为社会生活通用之货币应始于唐虞时代。而金的最先被使用,据《管子·揆度》云:“葛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则知应始于炎帝时代的蚩尤其人也。
由此看来"金"的被发现和利用,至形成独立体系的货币文化,从一开始起"母体"就是具有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其二,倘若海贝在商品交换时期就成为货币而流通使用,那么,在南方印度洋周边诸国之商人,可随处信手拈来,不远万里之遥来到四川或中原地区换取极为珍贵的珠玉布帛。中国商人亦可不惧千里之遥去获得这种无本之币。这对他们来说,比造假币来搅乱市场还更为安全、毫无成本风险。试想,这样一种不对等、违反相等价值货物交换原则的蠢事,竟然会被聪明的华夏先祖奉为珍贵的宝货而极力想获取,岂非咄咄怪事?更何况当时社会根本没有剩余财富允许有如此的交易状况存在。如《国语·周语下》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时曰:“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若匮,王将用有所乏,乏则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就因为周景王要铸大钱,都要加重人民负担,而致人民流离出走,若用不值钱而又随手可得的天然海贝来做货币,换取马匹与玉帛菽粟,恐怕整个中国都将崩溃。这种海贝能为当时中原各国和四川地区的王公诸侯作为流通的货币所接受吗?这一点明显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按《管子·国蓄》曰:“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管子·小匡》又曰:“桓公知诸侯之归已也,故使轻其币而重其礼,故使天下诸侯以疲马犬羊为币。齐以良马报诸侯,以缕帛布鹿皮四分以为币。”春秋时代的管子都没有言及海贝而只言珠玉、黄金、刀布是社会流通的货币,海贝并非流通的货币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了。

由此看来,恒宽《盐铁论》所云:“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币。”所谓“玄贝、紫石”,应指珠玉类上币,其中包括有贝,但不能以此而定"贝"就是当时社会流通之钱币。按《说文》曰:“弊(币),帛也。”泛指丝织玉帛类,《尚书·召诰》载成王委派周公营建洛邑期间,“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赐周公。”即以各诸侯之玉帛赐周公,以示诚敬。又《尚书·顾命》记成王死后,各诸侯参加丧礼时,“宾称奉圭兼币”就是奉献珍贵的玉帛。可见各地诸侯贡敬天子极为珍罕的珠玉龟贝。在周成王丧事礼仪陈列中就有各地贡献的珠玉、弓箭、文贝、大贝等物。所谓“古者货贝而宝龟”之说,乃是帝王财富资产的象征,并非一般意义上百姓作为货币流通用的钱币。故《管子·侈糜》曰:“故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狗马,百姓藏布帛。”在殷周时代的甲骨文或殷彝铭文中有“囚贝”、“赐贝”、“取贝”的记录,恰好印证珠贝类财富,正是诸侯、天子上层社会有“名器藏宝”的传统习俗,以示国家的财富多寡。如《管子·极言》曰:“国有宝,有器,有用,城郭险阻蓄藏宝也。圣智器也,珠玉未用也,先王重其宝器而轻其未用,故能为天下生而不死者二。”《国语·鲁语上》曰:“鲁饥,臧文仲言于庄公曰:'……铸铭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君盍以铭器籴于齐'……文仲以鬯圭与玉磬如齐告籴。”就是讲鲁国发生饥荒,派文仲携鲁之钟鼎财宝、往齐国籴粮。同理,夏后以玄贝,周人用紫石进行交易,这种现象是有的,就如今人用祖传之宝在文物市场进行交易一样以合乎情理。倘若以此为普遍现象推定夏周社会就是以贝币、玉币作通用货币流通,则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之嫌。何况前文论及当时社会已实行三品金、锾、镒、钧、石作为货币计量标准,故后世造字时,多以"贝"为财富类字根的象征,而"金"字则成为钱币的专用字符。
“贝”又有什么寓意呢?今三星堆出土文物或许能给我们做出合理的解释。如三星堆二号坑出土海贝多达4600枚,且多装于青铜礼器之中,这种情况正是“铸铭器,藏宝财”之意,也是殷墟甲骨文和殷彝铭文中记载青铜器物中有贝的缘由。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号坑中出土有带图案的玉璋(见图一),玉璋上分为上下两组对称的人物图案,由于柄部极窄且有孔,只有两个人物(见图二),此组人物为头戴平冠,耳系铃形物(见图三)。下面一组的三个人物,则头戴“几”形冠,两耳所系圆形之物(见图四)。从两组人物的冠、鞋和耳饰来判别,两人组为男性,三人组为女性。从同坑出土的铜贝、铜铃来看(见图五),其男性耳系之物为铜铃,女性所系则为铜贝。盖,铃为阳性,贝为阴性也。三星堆出土之青铜人头像,其耳下均有穿孔,但所戴何饰物不得而知。今从玉璋所刻人物之耳饰中则找到答案了,贝则为女性性别之标志也。

在殷商甲骨文及铭文中多以“朋”为贝的计量单位,如“贝朋”,“贝十朋”,“贝六百”“贝廿朋”,《诗·小雅·箐箐者莪》云:“赐我百朋”。这些记载,亦是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贝”是用作通用货币的重要理由,实际上,这些名器中的“贝”应理解为女性数量的纪录。因为在三代时,天子诸侯就有畜妾赐妾之习俗,据《管子·小匡》曰:“昔先君襄公,高台广池,湛乐饮酒……惟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食必梁肉,衣必文绣。”《晏子春秋》卷七载景公有“女子发簪者以数百”,同书卷八又曰:“婢妾,东郭之野人也,愿得入身,比数于下陈焉。”可见诸侯王公都有数量不少的姬妾,而赏赐婢妾,也是显示资产富有的表现。所谓“赐贝”、“赏贝”、“取贝”,正是财产富有的真实记录。至于“一朋”具体指多少“贝”,有谓“一朋十贝”或“十朋五贝”之说。揆之情理,甲骨文“贝朋”之较符合“十朋五贝”之说,即“一贝两朋”。否则,诗云“赐我百朋”,以“一朋十贝”计,则要赏赐一千个女子,这亦不符合实际情况;按《尚书大传》卷三“洛诰传”曰:“古之处师,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家不盈三口者不朋;由命士以上者不朋。”故知“一朋为三”也。今三星堆出土有“三贝一朋”之铜贝即为实证也(见图五)。若以此计,则“赐我百朋”即三百贝,“贝六百”即二百朋,似较合情理也。因此,《尚书·皋陶谟》记丹朱“朋淫于家”,同书《洪范》曰:“无有淫朋”。按《晏子春秋》卷八曰:“婴闻之,去老者,谓之乱;纳少者,谓之淫。”所谓“朋淫”,正谓与婢妾群淫之事也。由此看来,殷商卜辞殷彝铭文中之“贝”,并非货币也,而是女性的标志。三星堆出土的海贝亦应是当时社会女性人数的真实数量。

据《禹贡》扬州贡“织贝”来看,说明当时在东南沿海一带亦有海贝生存,并非全是由南方印度洋而来。抑或数万年前海洋退到基本上与今天的海岸线相近时,或许在内陆的四川盆地会残留下数量不多的海贝。正因为其量少而珍贵,后又造铜贝代之,华夏先民取其像女性之生殖器官而珍视之。这种现象本身就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痕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证实,有关女性为代表的文物极少,说明社会已渐转向父系社会。而代表女性标志的贝又装在极为庄严的青铜礼器中,更显示出女性的崇高和受尊敬的地位。这种礼仪,自三皇五帝时代沿袭至夏商周三代,至秦时则渐废矣。

I. “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这话对吗

人类自发明货币以来的社会历史,其实就是围绕货币而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脱离动物社会成为文明社会,货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货币社会的发展史。
货币出现的历史大约有5000余年了。至今,还没有任何一项发明能比货币更有魅力,也没有任何一项发明能取代货币。因为用货币可以控制、调整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货币可以使无数的人和社会团体为它奋斗终身,为它铤而走险,为它绞尽脑汁,为它前仆后继,为它甚至不择手段,做一切能做的事。但是,也有一些人对货币恨之入骨。马克思就是最典型的憎恨货币的人。他几乎一生都在绞尽脑汁的为消灭货币而努力。但是最终还是受制于货币而穷困潦倒的结束了可悲的生命。马克思在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小女儿一定要嫁给一个有钱人。
马克思花费四十年的精力写作了一本《资本论》,这本资本论的主题,其实就是控诉货币的“罪恶”,提出了资本家【商人】利用货币【资本】榨取【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概念,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消灭资产阶级专政,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然而,马克思对货币的作用和意义并没有全面的认识,更没有认识到货币的存在,才是阶级社会存在的根源。他没有发明设计出一个能够取代货币的东西。只是领导建立了共产党,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还设计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来对抗资产阶级专政【实际就是货币社会】。

阅读全文

与判断题货币是人类的发明之一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领取 浏览:846
成果有男票吗 浏览:828
知识产权法04任务0001答案 浏览:691
马鞍山519日停电通知 浏览:977
马鞍山金鹰营业时间 浏览:919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 浏览:714
贵州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书领取时间 浏览:829
买家投诉发票 浏览:251
普通护照的期限 浏览:766
发明文言文 浏览:523
国培线下专题研修成果 浏览:577
马鞍山苏丛勇 浏览:109
人民的名义侵权问题 浏览:53
全椒到马鞍山汽车时刻表 浏览:899
logo可用字体版权 浏览:861
马鞍山中豪 浏览:929
tefl证书在哪里考 浏览:564
小陆离与成果 浏览:654
迷你世界冒险转化创造 浏览:680
2014纳税申报期限 浏览: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