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火灾逃生的发明

火灾逃生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16 12:46:06

㈠ 人类最早的火灾报警器是什么

首先肯定是嗓子,看见发生火灾,就拼命喊人救火啊!后来可能就是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比如铜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很多古代电影,电视剧里都有这句台词,就是遍走遍敲铜锣喊的,一当发现火情,就拼命敲铜锣,大汉失火了,快来救火啊。在后来或许的钟楼也是可以报警火灾的,咚咚咚咚地声音可以传很远,可能根据频率,人们就知道发生火灾了。随着科技文明进步发展,现在报警火灾的东西就又太多,火灾传感器,消防喷零头等等,当然,发生火灾了,第一时间还是拿起手机拨打119

㈡ 我有一个高楼逃生装置产品,比如说五十层高突发火灾,如装上我发明的产品,所有在火海中的人员可顺利逃生

你有没有申请专利

㈢ 高楼火灾救援逃生手段

今天是消防日,楼主的问题很好啊!
高层建筑遇火灾,确实是现在的一大难以解决的问题。把消防知识相互交流和学习一下。
个人预备措施:
1、注意日常预防,防患于未燃;
2、熟悉大楼结构,了解逃生通道。
个人逃生救援:
1、火警响起,保持镇定;
2、迅速关闭门窗,不要让空气快速流动;
3、打湿毛巾、衣服,准备在烟雾大时捂住口鼻;
4、认清方向,迅速从楼梯(不要使用电梯)安全撤离;如果通路遇明火阻隔,迅速返回寻找其他通路撤离;如果所有通路全部遇明火阻隔,迅速找到迎风向的房间,关闭房门,堵塞门缝,打开窗户,挥舞毛巾、衣服等呼喊,等待外来救援。
高层建筑灭火措施:
其实高层建筑灭火,不能完全指望消防车从外面灭火,更多是需要大楼内部的消防系统解决。按照规定,高层建筑都安装有火灾报警系统、烟感系统、喷淋灭火系统、消防栓、灭火器等。
当然,所有这些措施,必须是大楼结构和设施在火灾中没被破坏,如果遇到象911中世贸大厦那样的大火(航空燃油加剧火势,大楼结构破坏,整个楼体坍塌),怎么办都不中了。

㈣ 人们越来越重视灾难逃生,万能窗户何时能发明出来

现如今,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居住在居民楼,居民楼不同于小城镇的独栋房子,居民楼是不太方便的特别是发生一些意外时,比如说近几年来大家都比较的楼房失火现象,因为楼层的原因大多数人是难以脱身的,所以长时间以来这方面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有人就会问人们越来越重视灾难逃生,万能窗户何时能发明出来?答案是可能时间会比较远,因为我们知道这种玻璃是比较看重科技的支撑,且还有种种的实验,并且要有人投资、资金问题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避免这些以外的发生,我们在用电时记得格外小心,注意用电安全;还有就是在家里随时备着灭火器,这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救的效果。

㈤ 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根据建筑室内火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通常将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火灾初起阶段(0A段)、火灾成长发展阶段(AB段)、火灾猛烈燃烧阶段(BC段)和火灾衰减熄灭阶段(CD段),如下图所示。

(2)回燃

1)回燃的定义

当室内通风不良、燃烧处于缺氧状态时,由于氧气的引入导致热烟气发生的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现象,称为回燃。

2)回燃的形成原因。

回燃通常发生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火灾门窗被打开或者破坏时。由于室内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氧气的浓度低于可燃气相混合物爆炸的临界氧浓度,因此,不会发生爆炸。然而,当房间的门窗被突然打开,或者因火场环境受到破坏,大量空气随之涌入,室内氧气浓度迅速升高,使可燃气相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从而发生爆炸性或快速的燃烧。

3)回燃的典型征兆

如果身处室外,可能观察到的征兆包括:

一是着火房间开口较少,通风不良,蓄积大量烟气;

二是着火房间的门或窗户上有油状沉积物;

三是门、窗及其把手温度高;

四是开口处流出脉动式热烟气;

五是有烟气被倒吸入室内的现象。

如果身处室内,或向室内看去,可能观察到的征兆包括:

一是室内热烟气层中出现蓝色火焰;

二是听到吸气声或呼啸声。

4)回燃的危害性

回燃发生时,室内燃烧气体受热膨胀从开口逸出,在高压冲击波的作用下形成喷出火球。回燃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喷出火球不仅会对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威胁,而且会对建筑结构本身造成破坏

㈥ 火灾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因燃阶段,起初,发展阶段

火灾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家庭火灾多为固体物燃烧,固体可燃物在火灾初起阶段再现为火源面积小,烟和气体对流的速度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释放出来的辐射热能较低。因此,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的速度较慢。
根据研究表明,建筑物在起火后,5-7分钟内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时机。如超过此时间,火灾必进入猛烈阶段,就必须依赖消防队来灭火。而人员就只有设法逃离。是否能逃离,要看是否掌握逃生的本领,这就是: 1首先要会防烟熏。大多数火灾死难者量因缺氧窒息和烟气中毒,而不是直接烧死。因此,当处于被烟火包围之中,首要的任务是设法逃走。可采取俯身行走;伏地爬行;用湿毛巾蒙住口鼻。这样可减少烟毒危害;
2楼房底层着火,住上层的人自然只能从楼梯跑。面对着火的楼梯,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屏住呼吸,从火中冲过去。一般人屏住呼吸在10-15秒钟内可跑25米左右。如逃出后当身体衣服着火,简单的办法是用水泼灭,或就地打滚;
3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应立即跑到屋顶通过另一单元的楼梯出来,也可从阳台抱住排水管或利用竹竿下滑逃生。若这些逃生之路也被切断,应退回屋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以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抛一些醒目的或落地有声响的物品,向楼外发出求救信号;
4也可用绳或用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将其固定在物体上,使人向楼下逃至无火的楼层或地面。如时间不允许,也可往地上抛一些棉被、沙发垫等软物,往下跳。

阴燃是一种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它属于火灾的初起阶段,由于没有明火,只是冒烟,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令火势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扩大,一旦遇到合适条件,就会迅速转化为焰火,造成更大危害。

通常绝大多数火灾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不可见阶段:火源挥发出人眼很难观察到的微量烟雾颗粒;
二、可见烟雾阶段:人眼可以观察到物体燃烧前的少量烟雾;
三、明火阶段:人眼可以看到火源附近的燃烧火焰;
四、大火阶段:火源迅速蔓延,温度急升,浓烟滚滚。
虽然国内外火灾报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滋生出非常只能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是其中的火灾探测器一般还是工作在上述过程中的第二阶段,不能有效地做到更早期的消防报警功能。

㈦ 油烟管道火灾预警器的发明是谁

油烟管道火灾预警器,是钱永民发明创造的,该发明专利通过油烟管道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速,日期,根据消防条例,密集人群场所每季度清洗的法律法规,研发的火灾预警器。

㈧ 火灾逃生的其他火灾处理

人身上着火该怎么办呢?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 不能奔跑,应就地打滚。
2、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浸入水中,或掼,或踩,或用灭火器、水扑灭。
3、 倘若附近有河、塘、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但如果烧伤面积太大或程度较深,则不能跳入水中。
4、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要镇定,立即用随手可以拿到的麻袋、衣服、扫帚等朝着火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扑、掼、或帮助撕下衣服,或将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5、 用水浇灭,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器直接往人身上喷射。 临近春节,在享受着燃放烟花爆竹的喜庆时,也应警惕安全隐患:
1、 切不可在建筑物室内、阳台、走廊等地燃放,更不能对着人和建筑物、可燃物燃放。
2、 特别不要在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粮库、农村柴草垛、古建筑、电力设施下方。
3、 千万不能在加油站、油库、烟花爆竹销售摊点等地方燃放。
4、 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若确需手持,只能掐住筒体尾端,不要掌心托底
5、 爆竹应在屋外空处吊挂燃放,点燃后切忌将爆竹放在手中,双响炮应直竖地面,不要横放。
6、 未成年人慎用烟花爆竹,燃放时一定要有家长陪同。 主要针对个人使用,其构造由调速器、安全带、安全钩、钢丝绳等组成,其无需动力,能够使被困人员安全地缓降至地面,如图所示。每次可以承载100公斤以内的单人个体,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1.5米。
逃生缓降器不甚适合老幼病残者,此外还存在多人同时使用时的相互缠绕问题。 救生气垫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一般采用高强度纤维材料,经缝纫、粘合制成,其气源一般采用高压气瓶。
救生气垫仅限于高度为3-4层的楼房使用,随着高度的增加,其缓冲效果、作用面积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救生滑道是一种能使多人顺序地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逃生用具,采用摩擦限速原理,达到缓降的目的。其内层的导套具有抗静电性能,可使人体在其内部下滑时,不致由于摩擦生热而灼伤皮肤,其外罩材料具有防火性能、抗渗水性能和抗辐射性能,最高耐温600°C。人体平均下滑速度不大于3米/秒,并能通过肢体形态的变化调整其下滑速度。
该装置特点是适用范围广,能够包括老幼病残者,但多层入口容易造成人员的碰撞和踩踏,这种滑道安装在高楼的外墙,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其材料寿命尚需进一步证实。此外,逃生者衣服上的装饰物、金属物,也可能划伤滑道的内衬。 一种安装于大楼楼顶的缓降装置,其顶端包括一个圆球、一个支架和滑动平台,圆球内垂下一根带着挂钩的钢索,作为危险时刻逃生者的“救命稻草”。
一记者在北京西城区的政府大楼上体验高空缓降逃生装置
工作时,滑动平台需要向外推出约1.2米,这样平台一侧的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洞就被推出了楼顶,被救人员由此园洞下跳逃生。圆球核心有一个螺旋桨,逃生者在下降的过程中,钢索带动滑轮组,同时就会拉动圆球内的螺旋桨旋转。旋转的螺旋桨会产生一定的空气阻力,给向下运动的钢索一个反作用力,从而使逃生的人能够缓速下降。
据了解,这种每次运送一人的高空缓降逃生装置,批发价约4.5万元。装置的各个部件采用不锈钢制成,后期维护需要每半年让装置运行一次,做常规的润滑保养,三年更换一次钢索。该装置的发明者介绍,虽然成本较低,但一个人仅靠一根钢索从几十米的高空逃生,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而且这个装置一次只能运送一个人,这些都是该装置的缺陷。 一种组合式升降装置,主要由导轨和升降装置两部分组成,其中导轨事先安装于高层建筑疏散通道窗口的外墙一侧,升降装置由消防部门日常配备和维护,可以在所有安装导轨的高层建筑上公用。当高楼发生火警时,消防人员赶赴现场将升降装置与导轨组合,这时的导轨、升降装置及各个楼层的疏散通道窗口,就可构成一个与地面沟通的临时应急通道,消防人员可由此通道进入楼内实施消防灭火,楼内被困人员也可由此通道及时疏散。
据悉,这种组合式升降装置不受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一次升降可以承载三至五人,适用于包括老幼病残在内的各类人群,有能力的物业部门也可配备升降装置,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先行组织疏散楼内被困人员。
这种组合式升降装置的缺点是必须事先在高层建筑的外墙上安装导轨。 航空消防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消防新技术,短短几十年里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它把航空领域的高新技术运用到防火和灭火工作中,不仅大大提高了消防现代化的科技含量,而且为世界各国的消防业务和消防人员输送着全新的理念,使现代消防具备了更强大、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航空消防的核心装备是消防飞机。现代消防飞机按其飞行原理可分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大类。固定翼消防飞机飞行速度快、航程远、载重量大,一般用于森林、草原等野外火灾扑救。这类飞机多数是由运输机、轰炸机、反潜机、农用机等机型改装而成,如我国1989年研制成功的大型灭火机,就是由反潜/轰炸型水上飞机SH-5改装而成的。还有的消防飞机是专门研制的,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装备的著名的加拿大CL-215、CL-415系列固定翼灭火机。
消防直升机一般是利用已有成熟的军用或民用直升机改装而成。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等独特性能,在很多方面更适合消防任务的需要。如在森林灭火中,直升机功能齐全、作业准确,动用直升机比使用固定翼灭火飞机更为经济有效。而在城市和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直升机的作用则是无法替代的。
高楼火灾应急救援吊篮由悬挂机构和升降设备两部分组成,悬挂机构预先安装在各个高楼的楼顶,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装备,包括钢索和悬吊平台。
发生高楼火灾时消防人员携带升降设备到达火灾现场,操作悬挂机构可以牵引钢索上升并且悬挂在楼顶,挂好的钢索容许载荷。再操作悬吊平台沿钢索升降,可以运送消防人员及器材至火灾楼层实施灭火,也可以将楼内被困人员有序地疏散到地面。
这种高楼火灾应急救援吊篮采用了现有高楼外墙作业吊篮的成熟产品,其悬吊平台配备有制动器、行程限位和安全锁,以保障升降作业的安全,载荷范围从最小的100㎏到最大的1250㎏可选,以适应不同高楼的应急救援需要。与高楼外墙作业吊篮不同的是在悬挂机构上增加了牵引装置,牵引装置能够在地面进行操作。
高楼物业管理部门能够对楼顶的悬挂机构进行日常的牵引试验,确保高楼火灾时能够发挥正常的功效;在发生高楼火灾的第一时间,高楼物业管理人员也可以先行释放牵引装置,以缩短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的设备组合时间。
设备的组合时间仅需十几分钟,升降速度可达每分钟10米;由于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配备,不会因常年遭受风雨侵蚀和日晒老化而影响升降作业的安全。
这种楼顶悬挂机构的成本每套不到一万元,而升降设备在消防部门公用配备,这样可对高楼火灾这种小概率事件节省社会资源。

㈨ 火灾发展分哪五个阶段

(1)初起阶段;

(2)发展阶段;

(3)猛烈阶段;

(4)下降阶段;

(5)熄灭阶段。

阅读全文

与火灾逃生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