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折舊攤銷不追溯

折舊攤銷不追溯

發布時間:2020-12-18 13:11:56

Ⅰ 固定資產減值引起折舊變化,不需對累計折舊進行追溯調整 這句話對嗎

錯,《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十六條規定:
資產減值損失內
確認後,減值資產的容折舊或者
攤銷
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
資產賬面價值
(扣除
預計凈殘值
)。

Ⅱ 按照行業標准更改折舊年限,需要追溯調整嗎

這期間稅局沒追究嗎?如果沒有就不用管,否則按稅局要求調賬。

Ⅲ 用友T3固定資產模塊調整殘值率,不追溯之前的固定資產折舊

做個變動單,將
殘值率修改為0

Ⅳ 固定資產減值引起折舊變化,不需對累計折舊進行追溯調整 這句話對嗎

錯,《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十六條規定: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專,減值資產的折屬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Ⅳ 固定資產減值引起折舊變化,需要對累積折舊進行追溯調整嗎請解釋原因

你好,
不需要追溯調整。
現行會計准則要求,固定資產計提減值之後不需要對前期累計折舊進行調整。
歡迎追問,期待採納!

Ⅵ 問下,改變固定資產凈殘值,需要追溯調整以前的累計折舊數嗎,還是未來使用法

屬於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不用追溯調整。

Ⅶ 固定資產原值變動後,以前計提的折舊要追溯調整嗎

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回價值確定其成本,並計提折答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一)資本化的後續支出
固定資產發生可資本化的後續支出時,企業一般應將該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准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並停止計提折舊。發生的後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在固定資產發生的後續支出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Ⅷ 請教各位:資產改變折舊碼後如何控制折舊不進行追溯調整

嚴重統一樓主的發言,我發現SAP在這個地方確實有Bug,按照我們國家的准則規回定,在一個會計答年度里是不能隨便變更折舊方法的。而且SAP一年的追溯調整記帳我測試下來還是不符合我們國家的規定。因此我現在的想法是:一種是報廢重來;另一種就是採用Re-Capitalization(僅對殘值的變更)

Ⅸ 折舊方法調整是否需要追溯調整

要向稅務機關批準的。

Ⅹ 會計政策變更追溯調整增加的折舊額可否

《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第八條規定,企業據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或者由於取得新信息、積累更多經驗以及後來的發展變化,可能需要對會計估計進行修訂。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於資產和負債的當前狀況及預期經濟利益和義務發生了變化,從而對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或者資產的定期消耗金額進行調整。
九條規定,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會計估計變更僅影響變更當期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予以確認;既影響變更當期又影響未來期間的,其影響數應當在變更當期和未來期間予以確認。
根據上述規定,基於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所選擇的,為取得與該項目有關的金額或數值所採用的處理方法,不是會計政策,而是會計估計,其相應的變更是會計估計變更。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折舊年限、凈殘值率、攤銷年限的變更等屬於會計估計變更,企業對會計估計變更應當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不採用追溯調整法。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根據上述規定,稅法上對於殘值率的選擇是一旦確定不得變更,會計上調整殘值率屬於會計估計變更,不需要追溯調整。

閱讀全文

與折舊攤銷不追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