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舊會計准則中無形資產的對比
二、關於無形資產的計量
(一)初始計量新會計准則體系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種計量屬性並存,明確指出會計計量可採用五種計量屬性: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這在無形資產的計量中也充分體現出來。首先,新准則明確無形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並且列舉出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所包括的具體項目。在此基礎上,如無形資產實質上以融資租賃獲得時,其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此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和企業合並取得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分別按照相對應的准則來確定,而在這些准則中,實際上都規定了通過以上這些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公允價值確定其成本額。由此可見,在今後的會計實務中,公允價值在無形資產的計量中將得到廣泛的應用。所謂公允價值計量,按照基本會計准則,指的是「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在無形資產的計量中引入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一方面,允許企業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無形資產,使得無形資產的價值更吻合其實際的市場價值,更好地反映經濟事實,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另一方面,從公允價值的概念我們就不難發現其本身存在著不確定性,第三方很難判斷企業所採用的公允價值實質上是否真正「公允」。同時,多種計量屬性並存也使得企業計價靈活,選擇空間增大,從而可能導致其進行更多的盈餘管理。因此,公允價值的引入對無形資產的計量實務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後續計量(攤銷)新准則在無形資產的後續計量方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無形資產攤銷的有關規定上: 1、從攤銷的基數看,在舊准則中規定的是無形資產的成本,不考慮殘值。而在新准則中則規定為無形資產的成本扣除預計殘值後的金額。同時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其殘值應當視為零。但排除兩種特殊情況:(1)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2)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並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可見,新准則在這方面的規定更切實、更具體,也與國際會計准則趨同。 2、從攤銷的年限看,舊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應在預計使用年限、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內進行攤銷,並且,如果未規定年限的,攤銷期不應超過10年。而新准則規定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在其使用壽命內攤銷,而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攤銷。 3、從攤銷的方法看,原來是單一的直線法,在攤銷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新准則允許企業選用不同的攤銷方法,並將方法選擇的依據建立在與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上。而對於無法可靠確定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的,則仍採用直線法攤銷。多種攤銷方法的可選性,一方面反映了會計准則的國際趨同和更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則中並沒有象國際會計准則那樣(IAS38規定無形資產攤銷可採用直線法、余額遞減法和生產總量法等)明確企業可選用的攤銷方法具體是哪些。 4、從攤銷費用的會計處理看,沒發生什麼變化,都是計入當期損益,在實務中都計入了管理費用。在此,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即無形資產攤銷是否應全部計入「管理費用」?根據准則規定,我國無形資產攤銷是全部費用化的。這一規定不符合費用分配的受益原則。IAS No.38第90段的有關規定是:「攤銷通常應確認為費用。但是,有時體現在無形資產中的經濟利益,不會導致費用,而是由企業吸收在其他資產的生產中。在這些情況下,攤銷費用形成其他資產成本的一部分,並包括在其賬面金額中。例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無形資產的攤銷應包括在存貨的賬面金額中。」相比之下,國際會計准則的這一規定更全面、更合理。我國對此可加以借鑒,把直接影響當期損益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化,計入「管理費用」。而對於用於產品生產的無形資產攤銷則應計入資產價值中,具體處理時,對於可直接確認用於某種產品生產的,直接計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產品」賬戶,如果無形資產帶來的經濟利益同時體現在幾種產品的生產中,則先計入「製造費用」賬戶,再按照一定的標准分配計入各受益產品的成本中。這樣分別處理,更符合成本費用分配的「誰受益,誰承擔」的基本原則。 5、無形資產攤銷的另一個重大變化是新准則規定企業在每年年度終了對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進行復核,當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及攤銷方法與以前估計不同時,應當改變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這使得無形資產的攤銷更靈活,同時也給企業的盈餘管理提供了新的空間。
三、關於無形資產的披露
在舊准則中,對無形資產規定的披露內容不夠全面。相比之下,新准則在無形資產的披露方面更明確地規定應按照無形資產的類別在附註中披露有關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累計攤銷額、減值准備累計金額、使用壽命、攤銷方法等各項信息,更能反映企業無形資產的真實情況,更好地滿足會計報表使用者對無形資產信息的需求。
四、結論與建議
無形資產會計准則的上述種種變化,說明新准則總體上在各項規定的全面性、完善性上取得很大進步,反映出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但也對今後的會計實踐提出了新的挑戰。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也看到新准則中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對此,筆者建議如下: 1、在明確規定無形資產的確認標準的同時,應列舉無形資產的具體類別和內容,以便於實務操作。 2、准則中應具體規定企業可選用的無形資產攤銷方法,並說明各種方法的適用情形。 3、准則把企業自創的商譽以及品牌、報刊名等排除在無形資產的范圍之外,但這些「資產」卻在現代企業價值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可考慮專門制定相關准則,具體規范其信息的陳報。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2006.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2001,1
3.國際會計准則第38號—無形資產
2. 換出資產為存貨與用存貨償債相比,二者在會計處理上的差別是什麼
會計處理上沒有區別。
自產、外購和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換、抵、投均視專同銷售,要繳屬納消費稅和增值稅。具體可參考以下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視同銷售。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消費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3]156號)規定,納稅人用於換取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投資入股和抵償債務等方面的應稅消費品,應當以納稅人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銷售價格作為計稅依據計算消費稅。
希望幫助到你。
3. 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都是採用什麼模式計量的
1.存貨核算方法:
存貨採用永續盤存制和實際成本核算,發出存貨採用加權平均法計回價。
低值易耗品攤銷方法答:五五攤銷法。
2.固定資產計價
(1)固定資產標准:使用年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及
其它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工具、器具、儀器等。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年限超過2年以上的,也列作固定資產。
(2)固定資產的計價:固定資產按實際成本計價。固定資產折舊採用直線法平
均計算,並按固定資產的類別、原價、估計的使用年限和預計殘值率確定其折舊率
如下:
固定資產類別 預計使用年限 殘值率 年折舊率
機械設備 10年 10% 9%
運輸設備 10年 10% 9%
電子、辦公設備 5年 10% 18%
3. 無形資產計價及攤銷方法
(1)無形資產的計價方法:無形資產在取得時,按實際成本計價
(2)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和期限:無形資產自取得當月起按預計使用年限、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三者中最短者分期平均攤銷,計入當期損益。合同、法律均未規定年限的,按10年攤銷。
4. 與存貨相比,固定資產有什麼特點與無形資產相比,固定資產有什麼特點影像固定資產計價的因素有哪些
一頭牛,用於產奶,奶對外銷售:牛—固定資產,奶—存貨。
一頭牛,用於屠宰後的牛肉對外銷售:牛—存貨。
5. 存貨、無形資產和固定資產有什麼相同的和不同點
您好,會計學堂鄒老師為您解答
存貨一般是指企業的材料,產品或商品
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
固定資產;使用年限較長,價值較高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6. 換出資產為存貨,與用存貨償債相比,二者在會計處理上有什麼差別
您好!
換出資產為存貨,與用存貨償債相比,兩種方式對存貨的會計處理沒有差別。
一、用存貨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例1:2019年7月,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3%。為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經協商,甲公司決定以庫存商品換入乙公司生產的設備,公允價值均為300萬元,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為270萬元,公允價值等於計稅價格。
甲公司賬務處理(單位:萬元):
借:固定資產——設備 3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9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9
借:主營業務成本 270
貸:庫存商品 270
二、用存貨進行債務重組:
例2:2019年7月,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3%。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350萬元,經協商,甲公司決定以庫存商品償還欠款,用於償還欠款庫存商品公允價值為300萬元,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為270萬元,公允價值等於計稅價格。
甲公司賬務處理(單位:萬元):
借:應付賬款——乙公司 3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9
營業外收入 11
借:主營業務成本 270
貸:庫存商品 270
政策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2006)
第三條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條件),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2006)
第五條 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7. 固定資產與存貨有什麼區別嗎
固定資產與存貨區別有:
一、計價方法
1、固定資產用賬面價值或者公允價值來計量。凡版是在盤存日期,法定產權權屬於企業的物品,不論其存放在何處或處於何種狀態,都應確認為企業的存貨。反之,凡是法定產權不屬於企業的物品,即使存放於企業,也不應確認為企業的存貨 。
2、存貨的期末計價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
二、單價
1、固定資產單價高,數量較少。
2、存貨單價低,數量較量交多。
三、使用年限
1、固定資產使用期限較長。
2、存貨只是存著,等待出售,自身並不使用。
四、定義不同:
1、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加工物資等。
2、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8. 與固定資產相比,存貨的本質特徵是什麼
1、企業的資來產主要有兩部分源組成:一是流動資產;二是固定資產,當然還有無形資產等。
2、而固定資產主要是由固定資產凈值(原值扣除累計折舊)、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清理等組成。
3、而存貨是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燃料、發出商品、在產品、產成品等組成。
4、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主要區別在於:固定資產在生產中損耗的價值是通過折舊的方式逐漸的攤到被生產加工的產品中去,通過產品的銷售,取得貨幣資金,使自己的價值逐漸的得到補償。而流動資產如原材料一旦投入生產,就會改變其原始的形態,被消耗的價值一下子就轉移到產品成本中,是商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9. 請教一道:換出無形資產換入存貨的會計分錄
借:存貨110000
應交稅費-增120000*17%
累計攤銷20000
貸:無形資產150000
營業外收入400
10. 企業以資產、存貨投資交稅,需要交納流轉稅嗎評估增值所得稅何時繳納
企業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參與利潤分配、共擔風險的,投資時不交企業所得內稅、流轉稅,轉讓時繳容納相關稅金;以存貨對外投資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企業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不參與投資方利潤分配,獲取固定收益的,視同出租,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和流轉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