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會計差錯追溯調整。
2. 不攤銷的無形資產怎麼進行會計處理
不攤銷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會計准則第 6 號——無形資產內》規定容:第十九條 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第二十一條 企業應當在每個會計期間對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進行復核。如果有證據表明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應當估計其使用壽命,並按本准則規定處理。 根據上述准則條款,不攤銷的無形資產應於年底對其使用壽命重新估定,若能確認該資產的使用壽命的,下年度進行攤銷處理,若繼續不能確定該資產的使用壽命則不處理。
3. 年末處置無形資產是否需要攤銷攤銷
無形資產是當月入賬,當月開始攤銷,當月處置,當月就不攤銷了。所以,根據你所說的這個情況,12月份不用攤銷。希望能幫到你
4. 無形資產可以不攤銷嗎
無形資產的攤銷是對使用壽命確定的而言,換言之確定的應攤銷,不確定的內不攤銷。
在此,貴單位容的無形資產如果是使用壽命確定的而又沒攤銷,則應該按照差錯更正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A 貸:累計攤銷 A
5. 無形資產成本在取得的當月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
將其耗損計入成本費用。
6. 不能確認的無形資產處置當月不進行攤銷這句話對嗎
對。
不能確認的無形資產,如果有成本支出,也就是長期待攤費用。
在處置當月,該長期待攤費用的余額一次性轉入營業外支出,無需再進行攤銷處理了。
7. 今年CPA會計《無形資產》增加了「持有待售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我給你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原理都一樣)
現企業有一已經用了三年的舊固定資產,現在的賬面價值是5000元,如今跟另一企業簽訂了該舊固定資產的銷售合同於三個月後二手賣出去,合同價6000塊(假設這里賣方不負擔任何處置費用),此時由於簽了合同了,有保障了,將其劃為待售的固定資產,現在要做的就是「調整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使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能夠反映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但不得超過符合持有待售條件時該項固定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原賬面價值高於預計凈殘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原賬面價值5000,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為6000,所以賬面不動它保持5000,在三個月後賣的時候再確認營業外收入1000(實質就是以後確認收益);如果合同價是4000的話,此時就得調整了,將其預計凈殘值計為4000,虧的1000作為資產減值損失(實質上就是此時確認損失),從中可以看出准則本著謹慎性的原則不能高估利潤。
注意: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和減值測試。(現在劃分為持有待售了,賬面價值調整後,直到賣出去的這三個月就不用管它了,不提折舊不做減值測試,女兒已經定婚了不愁嫁不出去了所以不必操心折舊與減值!)
8. 無形資產怎樣攤銷無形資產可以不攤銷的嗎
一般採用的是直線法進行攤銷,這也是稅法所認可的方法。無形資產可以不攤銷,比如使用壽命不能可靠估計的時候無法攤銷。
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終止確認時止,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系統合理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即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等8項准則的通知 關於無形資產的攤銷:
15.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
如果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按如下原則確定:
(1)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但法律沒有規定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
(2)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有效年限;
(3)合同規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規定了有效年限的,攤銷年限不應超過受益年限與有效年限兩者之中較短者。
(4)如果合同沒有規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沒有規定有效年限,攤銷年限不應少於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總的來說,可以分為攤銷與不攤銷兩種情況:
1、對期限型無形資產項目,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其中又包括:
(1)對於土地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等預計使用年限確定,而且減值風險較低的,採用直線法攤銷;
(2)對非專利技術等有預計使用年限,但考慮技術進步等因素對其價值的影響呈加速變化的,可採用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法的「加速攤銷」,以盡快收回投資,這也符合會計核算原則之謹慎原則。
2、對無期限型無形資產項目,如商譽,由於它以構入價格作為其入賬價值,但是在以後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很可能會逐漸增值,所以無需進行價值攤銷,甚至要增加其賬面價值。
這與《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期末如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應在計提減值准備的范圍內轉回」的本質是一致的,因為兩者的經濟內容是一致的。
對於已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又得以恢復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轉回時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貸記營業外支出——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既然對已計提的減值准備要如此處理,那麼對未計提減值准備的無形資產項目在價值增加時也應有類似的會計處理:借記無形資產,貸記營業外收入。而且企業應該盡量頻繁地做這項工作。
9. 已經攤銷完不再使用的無形資產是否需要做報廢賬務處理
這個要問你們公司負責人 是否要報廢 還是停留在賬面上 以後處理
問我們沒用。我們沒那個權力
書本理論是要報廢處理的
10. 關於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是否進行攤銷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
一是企業已經就版處置該非流動資產權作出決議;
二是企業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議;
三是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
因此2011年4月1日的行為使該無形資產處於持有待售狀態。持有待售狀態使得資產轉為商品狀態,因此除了核算必要的公允價值已評估是否減值外,其他分攤都被凍結到轉為持有待售時點的狀態。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技術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無形資產因新技術的出現會發生貶值;若企業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也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改進現有技術,又使得無形資產發生增值。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化,對企業獲利能力有著巨大影響。
然而,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所反映的無形資產是一種待攤費用,不能表明其價值變化的情況,從而也不能體現企業收益能力的變動。會計信息使用者根據按歷史成本計量的無形資產和企業獲利能力等信息,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