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研究無形資產時,已形成無形資產的按成本的150%攤銷,其會計分錄怎麼寫中間的差額怎麼處理
這個150%的扣除,不體現在會計分錄中,在企業所得稅的匯算清繳的時候體現在匯算清繳的報表中。平時做賬按照實際發生的記賬
⑵ 做cpa題目,金融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投、投資性房地產這些科目,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
記啊 同考cpa 理解後記憶
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呢就是入了當期損益 影響營業利潤
入了其他綜合收益呢就是不影響當期損益 但是影響所有者權益
⑶ .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 )科目。
一、在會計期末,公司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二、解釋
1、《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十五條規定: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企業當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反映在其利潤表中,而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應當作為相關資產的備抵項目,反映於資產負債表中,從而夯實企業資產價值,避免利潤虛增,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2、考慮到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資產發生減值後,一方面價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小,通常屬於永久性減值;另一方面從會計信息謹慎性要求考慮,為了避免確認資產重估增值和操縱利潤,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以前期間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在資產處置、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在債務重組中抵償債務等時,才可予以轉出。
3、《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設置了6701號「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企業的無形資產發生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應減計的金額)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⑷ 無形資產在處置時差額計入營業外收支,那麼,投資性房地產中的土地使用權處置時計入什麼
1》概念搞混了你,抄投資襲性房地產算是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范疇,處置時候不是直接確認差額,而應該分部確認,
《舉例》成本法簡單舉例:處置投資性房地產土地使用權, 收到銀行存款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把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轉到其他業務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
投資姓房地產累計攤銷
貸:投資性房地產-土地使用權
差額么 肯定計入了當期利潤中!
⑸ 在會計期末,企業所持有的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應當計入
應選擇c、 資產減值損失
因為相關的會計分錄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⑹ 企業以一項無形資產抵償債權人債務,企業對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與重組債務帳面之間的差額,計入哪個會計科目
可能計入兩個科目,公允價值小於或大於重組債務賬面價,分別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⑺ 應付款中的 在建工程轉無形資產的待沖銷差額是什麼意思
《無形資產會計來准則源》第十二條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外購無形資產,分期支付,不可以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因為「在建工程」是核算固定資產在建過程中用的科目。
分期付款的無形資產,要將無形資產分期付款總價折算為現值,記入無形資產,現值與分期付款之間的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核算
借:無形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銀行存款
參見會計網校 2009年注冊會計師舊制度《會計》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⑻ 土地誤計入固定資產,並折舊,現想轉回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折舊方法不同,存在差額,如何更正
有點麻煩。因為已提折舊多年,得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轉賬。如果以前提的折舊回都計入管理費用那答還好辦點,因為無形資產的攤銷也得計入管理費用,那就把差額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轉出,可是牽扯利潤得計算少繳的所得稅。如果提的折舊又入成本又入費用的話,那就亂了,慢慢理吧。
⑼ 同控下,銷售無形資產購買長投,無形資產和長投的差額,是轉入資產處置損益,還是資本公積(cpa,會計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無形資產購長投,無形資產使用賬面價值,不確認處置損益,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為在最終控制方所有者權益所佔的分額,不確認處置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