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無形資產前期費用

無形資產前期費用

發布時間:2021-01-16 17:35:55

1. 在建工程下應該設哪些明細科目!!!

需要通過在建工程核算的項目

1、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基建工程、技術改造工程、改建、擴建、改良工程等發生的實際支出。

2、需要安裝的設備應先通過本科目核算,待達到使用狀態後轉入固定資產。企業購置的不需要安裝可直接使用的設備,通過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3、固定資產發生符合資本化條件後續支出時由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核算。

4、企業支付的土地款等征地費用,在「無形資產」核算。

(1)無形資產前期費用擴展閱讀:

在建工程預付款項的核算

1、根據合同和工程進度預付工程款的,付款前應事先經過集團公司審批,進行如下三級明細核算

借:預付賬款—工程款—××公司

貸:銀行存款

2、憑證附件:合同、財務支出審批單、付款申請單、銀行回單、對方收據2.根據合同預付設備款的,付款前應事先經過集團公司審批,進行如下三級明細核算。

借:預付賬款—設備款—××公司

貸:銀行存款

2、企業自營的在建工程,應在各單項工程下設置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其他等三級明細。

領用工程物資,按實際成本,借記「在建工程-某工程-材料費」,貸記「工程物資」科目。

在建工程應負擔的職工薪酬,借記「在建工程-某工程-人工費」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2. 因專利申請成功將已記入前期損益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轉為無形資產成本

只有前期研發費用中可以資本化的部分轉為無形資產。

前期不得資本化的部分不用轉回。

3. 契稅的計稅依據是什麼

契稅的計稅依據為不動產的價格。由於土地、房屋權屬轉移方式不同,定價方法不同,因而具體計稅依據視不同情況而決定。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以成交價格為計稅依據。成交價格是指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合同確定的價格,包括承受者應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

2、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3、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差額。也就是說,交換價格相等時,免徵契稅;交換價格不等時,由多交付的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契稅。

4、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經批准轉讓房地產時,由房地產轉讓者補交契稅。計稅依據為補交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5、為了避免偷、逃稅款,稅法規定,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徵收機關可以參照市場價格核定計稅依據。

6、房屋附屬設施徵收契稅的依據。

(1) 採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房屋附屬設施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應按合同規定的總價款計征契稅。

(2) 承受的房屋附屬設施權屬如為單獨計價的,按照當地確定的適用稅率徵收契稅;如與房屋統一計價的,適用與房屋相同的契稅稅率。

7、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行為(法定繼承人除外),應對受贈人全額徵收契稅。在繳納契稅時,納稅人須提交經稅務機關審核並簽字蓋章的《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

稅務機關(或其他徵收機關)應在納稅人的契稅完稅憑證上加蓋「個人無償贈與」印章,在《個人無償贈與不動產登記表》中簽字並將該表格留存。

8、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契稅計稅價格為承受人為取得該土地使用權而支付的全部經濟利益。對通過「招、拍、掛」程序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應按照土地成交總價款計征契稅,其中的土地前期開發成本不得扣除。

(3)無形資產前期費用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契稅採用比例稅率。當計稅依據確定以後,應納稅額的計算比較簡單。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 = 計稅依據 × 稅率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1、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2、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3、房屋買賣;

4、房屋贈與;

5、房屋交換。

前款第二項土地使用權轉讓,不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移。

第三條 契稅稅率為3—5%。

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該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或者免徵契稅:

1、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免徵;

2、城鎮職工按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免徵;

3、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酌情准予減征或者免徵;

4、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減征、免徵契稅的項目。

4. 資產類科目有哪些

1、資產類科目:

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壞賬准備。

資產類賬戶是反映資產增減變動的賬戶。資產賬戶按照資產變現速度(流動性) 的快慢又可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類,用來核算各類資產的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的賬戶。

2、負債類科目:

短期借款、存入保證金、拆入資金、向中央銀行借款、吸收存款、同業存放、貼現負債、交易性金融負債、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

負債類賬戶按照反映流動性強弱的不同可以再分為流動負債類賬戶和非流動負債類賬戶。是用來反映企業負債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的賬戶。

3、所有者權益按其構成,分為投入資本、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三類。

(4)無形資產前期費用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一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情況。資產負債表「年初數」欄內各數據填寫:應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年末數」欄內所示數字填列。

所有者權益類的未分配利潤項目,在月(季)報中,根據「本年利潤」賬戶期末余額和「利潤分配」賬戶期末余額合並或相減後的數額填列(如果採用表結法,則實現凈利潤額應根據損益類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確定);在年報中,則可根據「利潤分配」賬戶的年末余額直接填列,如果為未彌補虧損,則以負數填列。

5. 契稅計稅依據是成交價還是評估價

契稅的計稅依據是是成交價還是評估價,是根據改變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分別是:

  1. 根據成交價格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

  2. 根據市場價格核定

    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3. 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5)無形資產前期費用擴展閱讀:

契稅是指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徵收的一次性稅收。
契稅實行3% ~5%的幅度稅率。實行幅度稅率是考慮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經濟差別較大的實際情況。因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在3%~5%的幅度稅率規定范圍內,按照該地區的實際情況決定。

6. 非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三平一通等前期費用如何入賬,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嗎

應該是屬於在建工程項目了,因為你是在土地上准備建設了……

7. 無形資產的前期費用如何下帳

無形資產的前期費用相關賬務處理為:費用發生時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貸: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相關科目

期末
借: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所謂研發支出,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就是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研究是指為獲得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新准則規定,對於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項目(包括企業取得的已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當期歸集後計入損益(管理費用);開發階段的支出在符合特定條件時則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即資本化。由於不同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差異巨大,正確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就成為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關鍵研究階段支出的會計處理研究階段具有計劃性和探索性,是為進一步的開發活動進行資料及相關方面的准備,由於已進行的研究活動將來是否會轉入開發、開發後是否會形成無形資產等均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該階段的支出,新准則規定應計入當期損益。

如何將研發活動人為劃分為兩個階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研究開發項目很可能是一個反復進行的過程,研究和開發很可能是交叉同時進行的。在新准則的相關應用指南中,對可以計入研究階段的活動,是以列舉的形式說明的:「意在獲取知識而進行的活動,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的應用研究、評價和最終選擇,材料、設備、產品、工序、系統或服務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經改進的材料、設備、產品、工序、系統或服務的可能替代品的配製、設計、評價和最終選擇等,均屬於研究活動。」

會計人員在對屬於這一階段的支出進行判斷時,一定要非常確定之後再進行會計處理,因為按照新准則的規定,對於同一項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計入損益的支出不能進行調整

8. 前期投入資產怎麼記賬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第二款:「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費用,包括人員工資、辦公費、培訓費、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本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支出。」

(一)記入開辦費的具體內容

1、籌建人員開支的費用

(1)工資福利費用:包括人員工資獎金等工資性支出,以及應交納的各種社會保險。

(2)差旅費:包括市內交通費和差旅費。

2、企業注冊登記費:主要包括工商登記費、驗資費、稅務登記費、公證費等。

3、籌資費用:主要是指籌資支付的手續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匯兌損益和利息等。

4、人員培訓費:

(1)選派職工外出參加培訓的費用。

(2)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的費用。

5、企業資產的折舊、攤銷、報廢和毀損

6、其他費用

(1)籌建期間發生的辦公費、印刷費、電話費、招待費;

(2)印花稅(可能還會發生車船使用稅、房產稅);

(3)經投資人確認由企業負擔的進行可行性研究所發生的費用;

(4)其他與籌建有關的費用,如咨詢費、慶典禮品費等支出。

(二)不列入開辦費范圍的支出

1、取得各項資產所發生的費用。如購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支付的運費、安裝費、保險費和購建時發生的其他相關費用。

2、規定應由投資各方負擔的費用。如投資各方為籌建企業進行了調查、洽談發生的差旅費、咨詢費、招待費等支出。

3、籌建期間應當計入資產價值的匯兌損益、利息支出等(因專門借款而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並符合資本化條件)。

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在籌建期發生的開辦費,應當從開始生產、經營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於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

帳務處理:

1、發生的費用支出:

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2、籌建期結束,攤銷時: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攤銷

貸: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9. 未正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前期發生的費用可以先通過無形資產科目歸集,不攤銷嗎

《無形資產會計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外購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版價款、相關稅權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其他支出」。

外購無形資產,分期支付,不可以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歸集,因為「在建工程」是核算固定資產在建過程中用的科目。
分期付款的無形資產,要將無形資產分期付款總價折算為現值,記入無形資產,現值與分期付款之間的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核算

借:無形資產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
銀行存款

參見會計網校 2009年注冊會計師舊制度《會計》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閱讀全文

與無形資產前期費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