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單位如何核銷固定資產
企業進行固定資產清理,最後清理後,屬於無償移交給政府,用營業外收入(或支出)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貳』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所有類型的事業單位都要提固定資產折舊嗎
對固定資產分類進行的調整:
即把「房屋和建築物」調整為「房屋及構回築物」、把「一答般設備」調整為「通用設備」、把「圖書」調整為「圖書、檔案」、把「其他固定資產」調整為「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二是固定資產價值標准提高;三是把「固定基金」修訂為「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四是引入「折舊」因素; 五是明確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會計處理;六是每月末把「基建賬」數據納入大賬核算;七是明確了盤盈固定資產計價的方式方法,即依次計價的標准為:重置完全價值、按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及名義金額等。
『叄』 政府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折舊是否需要設置部門經濟科目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除文物和陳列品、動植物、圖書和檔案、名義金額計量資產以外的固定資產均計提折舊。
新的《事業單位財務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下簡稱「新制度」)均自1月1日起實施。 此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關於「固定資產」要素的變動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固定資產分類進行了調整,即把「房屋和建築物」調整為「房屋及構築物」、把「一般設備」調整為「通用設備」、把「圖書」調整為「圖書、檔案」、把「其他固定資產」調整為「傢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二是固定資產價值標准提高,即通用設備由500元提高到1 000元、專用設備從800元提高到1 500元;三是把「固定基金」修訂為「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四是引入「折舊」因素; 五是明確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會計處理;六是每月末把「基建賬」數據納入大賬核算;七是明確了盤盈固定資產計價的方式方法,即依次計價的標准為:重置完全價值、按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及名義金額等。 調整後的「固定資產」賬戶的核算內容更能體現財政改革和業務處理的需要。正是由於「固定資產」變化較大,就需要我們及時把握這些變化,及時進行會計處理。其中,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目的就在於適應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的需要,而形式上卻採取了「虛提」的方式,即計提的折舊額不直接計入「支出或費用」,而是沖減「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本文擬就固定資產折舊處理的相關問題進行淺析,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年初「固定資產」要素新舊制度的銜接方法 年初,適用新制度的事業單位應根據新的固定資產標准對現有固定資產逐項進行重分類,並做賬項調整。新制度規定:凡達不到新標準的固定資產均列入「存貨」管理,並要求各單位重新確定固定資產目錄。據此原賬中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實物資產,將有一部分按照新制度規定的標准轉為存貨。轉賬時,應當根據原賬中「固定資產」科目的余額及其明細賬進行分析調整。
(一)賬項調整 對於達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中「存貨」科目,將相應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賬中「事業基金」科目;同時做好相關實物資產的登記管理工作。具體的賬務處理如下:
1.對達不到新標準的固定資產轉為「存貨」,賬務處理為:借「存貨——種類(或規格、報告地點)」、貸「固定資產——類別(或項目、使用部門)」,同時,借「固定基金」、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基金」。
2.對於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應當將相應余額轉入新賬中「固定資產」科目, 賬務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新)」、貸「固定資產(舊)」。
3.把原賬中「固定基金」賬戶余額——次全部轉入新賬中的「非流動資產基金」賬戶,賬務處理為:借「固定基金」、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基金」。 通過上述賬項調整後的余額可作為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項目和「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基金」項目的年初余額。
(二)新舊制度銜接時需注意的事項 根據新制度規定,計提折舊的事業單位對以前年度形成的固定資產在本年度開始時暫不按月計提折舊,待到年度終了時,再進行補提;但對2013年1月1日起形成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新制度的規定按月計提折舊。 2013年新增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 適用新制度的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確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計提修購基金的事業單位不得計提折舊。同時《新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財會[2013]2號)規定:「對執行新制度後形成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新制度的規定按月計提折舊。」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需處理的業務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明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 新制度規定:事業單位除文物和陳列品、動植物、圖書和檔案、名義金額計量資產以外的固定資產均計提折舊。 (二)考慮影響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 一是原始價值:在使用壽命一定的情況下,其數值的大小直接決定著計提折舊額的多少。二是使用年限:《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應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實際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其折舊年限。省級以上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作出規定的,從其規定」。需注意是,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不考慮預計凈殘值。
(三)遵循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政策 計提折舊的政策主要有:一是按月提取:當月增加的從下月起提,當月減少的從下月起不提;二是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無論是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應當繼續使用,並實行規范化管理;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三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採用與自有資產一致的政策計提折舊;四是發生後續支出致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延長的,重新計算折舊額。
(四)掌握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的應計提折舊額為其成本,一般應採取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1.年限平均法: (1)每年應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使用年限 (2)每月應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使用月份=每年應計提折舊額÷12(月)
2.工作量法: (1)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總工作量 (2)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五)固定資產折舊業務的賬務處理 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一般應在月末對折舊業務進行處理:首先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匯總表」,計算出本月應計提的折舊額,然後據此進行賬務處理。其中:本月應計提折舊額的計算方法為:本月應計提折舊額=上月折舊額+上月增加折舊額 - 上月減少折舊額。根據本月應計提折舊額編制轉賬憑證入賬: 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2013年末,補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業務處理方法 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的規定設置「累計折舊」科目進行賬務處理,2013年年末對2013年之前形成的固定資產補提提折舊的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對執行新制度前形成的固定資產(不包括新舊轉賬時轉入「存貨」的固定資產辦法),要全面核查其原價、確定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已使用年限(或已使用月份)、尚可使用年限(或已使用月份)等相關資料,為補提折舊做好准備。 其次,在2013年12月31日計算固定資產應補提的折舊額,計算公式為: 應補提的折舊額=每年應計提折舊額×已使用的年限 =每月應計提折舊額×已使用的月份數。 第三,按照應補提的折舊金額,編制轉賬憑證,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同時需注意新制度的規定:自2014年1月1日起事業單位要對全部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並進行賬務處理。
『肆』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使用財政資金購買設備如何做賬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一、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1、購置固定資產時,應按資金來源:
借:專用基金—「修購基金」、「事業支出」、「專款支出」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同時做下面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二、自由自支的事業單位(和企業核算是一樣的)
購置空調時: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次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拓展資料:
一、財政撥款結轉科目核算行政單位滾存的財政撥款結轉資金,包括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
二、本科目應當設置「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兩個明細科目;在「基本支出結轉」明細科目下按照「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進行明細核算,在「項目支出結轉」明細科目下按照具體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還應當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科目」的項級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有公共財政預算撥款、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等兩種或兩種以上財政撥款的行政單位,還應當按照財政撥款種類分別進行明細核算。
本科目還可以根據管理需要按照財政撥款結轉變動原因,設置「收支轉賬」、「結余轉賬」、「年初余額調整」、「歸集上繳」、「歸集調入」、「單位內部調劑」、「剩餘結轉」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財政撥款結轉的主要賬務處理如下:
(一)調整以前年度財政撥款結轉。因發生差錯更正,以前年度支出收回等原因,需要調整財政撥款結轉的,按照實際調增財政撥款結轉的金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年初余額調整);按照實際調減財政撥款結轉的金額,借記本科目(年初余額調整),貸記有關科目。
(二)從其他單位調入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按照規定從其他單位調入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時,按照實際調增的額度數額或調入的資金數額,借記「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歸集調入)及其明細。
(三)上繳財政撥款結轉。按照規定上繳財政撥款結轉資金時,按照實際核銷的額度數額或上繳的資金數額,借記本科目(歸集上繳)及其明細,貸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單位內部調劑結余資金。經財政部門批准對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改變用途,調整用於其他未完成項目等,按照調整的金額,借記「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單位內部調劑)及其明細,貸記本科目(單位內部調劑)及其明細。
(五)結轉本年財政撥款收入和支出。
年末,將財政撥款收入本年發生額轉入本科目,借記「財政撥款收入——基本支出撥款、項目支出撥款」科目及其明細,貸記本科目(收支轉賬——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及其明細
2.年末,將財政撥款支出本年發生額轉入本科目,借記本科目(收支轉賬——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及其明細,貸記「經費支出——財政撥款支出——基本支出、項目支出」科目及其明細。
(六)將完成項目的結轉資金轉入財政撥款結余。年末完成上述財政撥款收支轉賬後,對各項目執行情況進行分析,按照有關規定將符合財政撥款結余性質的項目余額轉入財政撥款結余,借記本科目(結余轉賬——項目支出結轉)及其明細,貸記「財政撥款結余」(結余轉賬——項目支出結余)科目及其明細。
(七)年末沖銷有關明細科目余額。
年末收支轉賬後,將本科目所屬「收支轉賬」、「結余轉賬」、「年初余額調整」、「歸集上繳」、「歸集調入」、「單位內部調劑」等明細科目余額轉入「剩餘結轉」明細科目;轉賬後,本科目除「剩餘結轉」明細科目外,其他明細科目應無余額。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行政單位滾存的財政撥款結轉資金數額。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有關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使用財政資金的問題歡迎與我們探討。
『伍』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單位資產調撥的會計處理
應當按照名義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貸記「無償調撥凈資產」科目。
無償調入資產在調出方的賬面價值為零的,單位在進行財務會計處理時,應當按照該項資產在調出方的賬面余額,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按照該項資產在調出方已經計提的折舊或攤銷金額(與資產賬面余額相等),貸記「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等科目。
無償調入資產在調出方的賬面余額為名義金額的,單位(調入方)在進行財務會計處理時,應當按照名義金額,借記「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貸記「無償調撥凈資產」科目;按照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其他費用」科目,貸記「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在預算會計中按照支付的相關稅費,借記「其他支出」科目,貸記「資金結存」科目。
(5)新政府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攤銷擴展閱讀:
行政單位資產調撥的相關要求規定:
1、行政單位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無形資產計提攤銷的金額,應當根據無形資產原價和攤銷年限確定。
2、行政單位的資產應當按照取得時實際成本進行計量。除國家另有規定外,行政單位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應收及預付款項應當按照實際發生額計量。
『陸』 新政府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怎麼記賬
一、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1、購置固定資產時,應按資金來源:
借:專用基金—「修購基金」專、「事業支屬出」、「專款支出」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同時做下面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固定基金
二、自由自支的事業單位(和企業核算是一樣的)
1、購置空調時: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2、次月提折舊:
借: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6)新政府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攤銷擴展閱讀:
一、財政撥款結轉科目核算行政單位滾存的財政撥款結轉資金,包括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
二、本科目應當設置「基本支出結轉」、「項目支出結轉」兩個明細科目;在「基本支出結轉」明細科目下按照「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進行明細核算,在「項目支出結轉」明細科目下按照具體項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還應當按照《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支出功能分類科目」的項級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有公共財政預算撥款、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等兩種或兩種以上財政撥款的行政單位,還應當按照財政撥款種類分別進行明細核算。
本科目還可以根據管理需要按照財政撥款結轉變動原因,設置「收支轉賬」、「結余轉賬」、「年初余額調整」、「歸集上繳」、「歸集調入」、「單位內部調劑」、「剩餘結轉」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
『柒』 新會計制度,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未折舊完提前報廢,會計分錄怎麼做
1、提前報廢: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XXX
2、批准後:
借:資產處置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捌』 政府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投資分錄怎麼做
借:固定資產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借:事業支出 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如果是財政授權支付,那麼第二筆分錄為:借:事業支出 貸: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
『玖』 2019新會計制度行政單位購固定資產如何做分錄
通過財政支付第一筆款項
借:預付賬款
貸:財政撥款收入
借:事業支出
貸:財政撥款預算收入
收到設備並支付剩餘款項
借:固定資產
貸:財政撥款收入
預付賬款
借:事業支出
貸:財政撥款預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