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所得稅問題
當然會來不同。使用公源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由於公允價值的變動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採用成本計量同一投資性房地產一般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投資性房地產的計稅基礎也是按照歷史成本法計量,發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或者是轉換時候確認的資本公積或者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都是形成的稅法的差異,因為稅法上不確認為當期的收入或者損失。
企業只有在有確鑿證據表明其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時,才能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並不是說你企業想選擇哪種計量模式就可以選擇哪種計量模式的。而且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的,要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已採用公允價值模式的,不得轉為成本模式。
我個人認為,從企業長期來看,兩種計量模式對企業的所得稅是沒有影響的。
公司採用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計量是需要滿足上述條件的.
『貳』 新企業所得稅中資產減值損失准稅前扣除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調所得額嗎
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版產減值准備、風險准備等准權備金准備)不得扣除,在實際操作時是不許可的,許可項目也必須拿到稅務部分的核准書,很麻煩。
納入稅務處理的資產形式主要有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均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企業持各項資產增值或減值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分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資產的計稅基礎,根據以上政策,以歷史成本計稅,不得調整。
象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方式獲得的資產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入賬初始價值,這個才是涉及公允價值的
『叄』 資產減值損失為什麼對所得稅沒影響啊
如果企業某項資產的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應當計提減值准備,計提的減值准備計入當期損益,從當期的利潤總額中扣除;因以前期間據以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的各項因素發生變化而轉回的減值准備,也計入當期損益,增加當期的利潤總額。
企業所得稅前允許扣除的項目,原則上必須遵循真實發生的據實扣除原則,除國家稅收規定外,企業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等規定提取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1、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
2、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
3、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對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後,如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已恢復,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記入當期損益。
『肆』 新企業會計准則中資產減值准備提了就不允許轉回對企業納稅有什麼影響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2006)的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這里的「資產」,不包括:存貨、採用公允價值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消耗性生物資產、建造合同、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未擔保余值、《企業會計准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06)規范的金融資產、未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等。而是主要指: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模式的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含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等)、生產性生物資產、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石油天然氣井及相關設施及輔助設施設備、無形資產(含資本化的開發支出)、商譽等長期資產。
這就是說,上述這些「長期資產」一經確認計量減值損失,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也不存在可以通過資本公積轉回的規定。除此之外的其他資產的減值,則分別適用相關的具體准則,按規定可以轉回、不得通過損益轉回、不得轉回等。所以,原「八項准備」對應在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下,並不是全部不得轉回,而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另外,單就資產減值能否轉回,與企業交納的所得稅沒有必然的直接聯系,其原因在於:企業計算交納企業所得稅時,准予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的項目由稅法規定,如會計處理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以稅法規定為准,依法進行納稅調整。也就是說,企業無論是資產減值被轉回也好,還是資產減值沒有轉回也好,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結果是一致的,所繳納的所得稅也是一樣的。
當然,由於稅法不承認上述「資產減值」,因此,企業在上述資產依照第8號具體准則計提減值以後到最終處置之前的這一段期間,將會在會計上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即「所得稅會計」問題。
最後,對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分期計提折舊、攤銷費用的這些資產,在計提了資產減值准備之後,其後會計期間的折舊、攤銷額需要按該資產計提減值後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計算。
『伍』 新企業所得稅稅法關於資產減值損失的規定是哪一條
一、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的有:長期股權投資減版值准備、固定權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工程物資減值、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採用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和井及相關設施減值准備等。
二、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 新會計准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資產減值》准則改變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減值准備計提後可以轉回的做法,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消除了一些企業通過計提秘密准備來調節利潤的可能,限制了利潤的人為波動。資產減值損失在會計核算中屬於損益類科目。
三、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准則確定資產發生的減值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壞賬准備
存貨跌價准備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工程物資——減值准備
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商譽——減值准備
貸款損失准備
抵債資產——跌價准備
損余物資——跌價准備等
『陸』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如何填寫
汽車的復話屬於運輸設備,制應該在第5行填寫。第5行第1列填汽車購買的價值58312元,第2列與第1列一致,也是填58312元;第3列、第4列填折舊年限。稅法規定,運輸設備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你單位汽車是按10年計提折舊,所以第3列、第4列都是填10;第5列、第6列填寫當年一共計提的折舊額。2010年一共計提折舊3231.48元,所以第5列、第6列都是填寫3231.48元。由於計提折舊沒有超額,所以第7列納稅調整額應該填0。第一行是有公式,自動生成,只需要填第5行,運輸工具就可以了
『柒』 企業所得稅資產損失和利潤表資產減值損失
稅法中資復產損失包括資產被制盜、損毀、報廢、遭受自然災害、盤虧、減值等。如果資產不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和帶來的經濟利益顯著。低於其賬面價值,則表明該資產發生了減值。資產減值以可變現凈值或可回收金額為標准,當一項資產的賬面價值高於這兩者,為了體現謹慎性原則需要把該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變現凈值或可回收金額。因此資產減值只是主觀判斷,並沒有實際發生所以不得稅前扣除。稅法上的資產損失既有實際已發生的和判斷可能發生的。
『捌』 資產減值准備為什麼不能在稅前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五條的規定,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風險准備等准備金支出。
『玖』 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主表的資產減值損失與附表三納稅調整表的「財產損失」「 准備金調整項目」間的區別關系
業所得稅納稅申報主表的資產減值損失來源於附表三納稅調整表的「財產損失」「 准備金調整項目」,而不是區別關系。
附表三納稅調整表的「財產損失」「 准備金調整項目」又來源於附表十
你要看下填表說明。
『拾』 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折舊和攤銷可以稅前抵扣壞賬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不可以抵扣
納稅人經營活動中抄使用的固定資襲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壞賬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不可以,會計上可以扣除,但稅法上是不認的,由此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七)項所稱未經核定的准備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風險准備等准備金支出。公司辦公用車的車輛保險費可以稅前抵扣,因為這屬於管理費用,公司正常的經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