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溢價或折價購買公司債券後為什麼要針對溢價或折價的金額進行攤銷
債券的溢折價發行,使企業確定的金融資產成本高於其票面價值,這個差值就是溢折價內。但容是應收利息是根據票面價值和票面利率確定的,企業要根據應收利息和實際成本計算出實際利率,所以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就不一樣,按照實際利率確認的投資收益也不一樣。投資收益和應收利息的差額就是由於債券折溢價產生的。每年的差額都對折溢價進行一次抵減(這個就是利息調整的攤銷),使實際成本不斷接近票面價值。最後一期正好回歸到票面價值。這個就是要做利息調整攤銷的原因。
2. 應付債券為什麼要攤銷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應付債券的面值與發抄行價格之間的差額,要在應付債券持有期間按實際利率進行攤銷。
因為應付債券到期時,企業的負債額就是應付債券的面值。而應付債券發行時,實際收到的錢與面值不一定一致。
企業發行應付債券,就是通過債券的方式籌集一筆資金,以支付利息的方式,支付這筆資金的使用費。發行債券時,實際籌集到的資金,並不是想籌集的資金(面值),兩者的差額,事實上也是資金的使用費。因為購買債券的人願意為該債券多付錢,或不願意為其付出債券標明的成本,從而通過實際支付數來表示他們為該債券而期望獲取的利息收入。
所以,應付債券發行時實際取得的現金與面值差要作為財務費用的調整數,按實際利率攤銷到存續期間。
3.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什麼要攤銷
為什麼要攤銷呀,是實際利率法的適用。
實際利率法 什麼是實際利率法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利率乘以期初債券帳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實際利率法中的實際利率,是指使某項資產或負債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於當前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實際利率法的計算方法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帳面價值 = 面值 +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實際利率法的特點
1、每期實際利息收入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折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2、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熱錢向那裡走的機會就更高。比如說,美元的實際利率在提高,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在繼續,那麼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投資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債券,股票,地產,古董,外匯……。其中,債券市場是對這些利率和實際利率最敏感的市場。可以說,美元的匯率是基本上跟著實際利率趨勢來走的。
4. 折價發行債券攤銷折價金額的會計分錄解釋
貨幣時間價值抄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准則是比較搞腦子的
不是一句兩句說的清楚的,簡單解釋一下吧,
比如,市場上利率水平為8%,你的債券承諾每年給5%的回報
那麼,人家肯定不會原價買你的債券,因為買你的債券不如去買那個8%的資產
於是,為了賣出去,債券要打折
按題目的說法,打了9折
那麼,你面值10000萬債券,實際賣了9000萬元
中間的 1000萬元 就是債券折價,
但是 在債券期滿的時候,就不存在這個折價了,
所以,這1000萬元必須在以後期間調整回來
發行時分錄:
借:現金 9000萬元
借:發行債券——債券折價 1000萬元
貸:發行債券——債券面值 10000萬元
調整中 有兩種辦法
嚴格按准則來應該用實際利率法,計算量很大
你這個題裡面是按直線法
就是 在5年中 每年調整200萬元
也就有了那條分錄
經濟意義是
就像上面說的,你以低於市場利率水平的5%發行這個債券
結果市場不買你的帳 你不得不打折出售
這個打折的部分,實際也形成你發債的「實際資金成本」
在5年裡慢慢確認為利息了
5. 溢價購入債券,為什麼說攤銷在貸方,舉個簡單的小例子說明~
溢價購入債權相當於企業花了高於面值的錢去買這份債權,按照準則規定,溢價計回入成本,那麼債權入賬價值就包含答了兩部分,一是面值,一是高出的溢價。
為什麼企業願意以高價購買面值低的債權呢?那必然是因為算上利息以後企業最終得到的錢要多,也就是說雖然這個債券票面面值低,但是利率高,利息高。多付的價錢就是為利息支付的。
利息記賬的時候應收利息反映票面部分,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在投資收益里反映,差的這一部分就是對溢價的攤銷,按照剛才的分析,投資收益<應收利息
所以只能把對溢價的攤銷做在貸方借貸才能平衡
也就是
借:應收利息
貸:債權投資-利息調整
投資收益
6. 應付債券為什麼要攤銷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應付債券一般在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時需要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其理論根據內是權責發生制原則容。簡單地說,在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一致時,債券發行是產生溢價或折價,其本身的性質是對以後企業支付利息金額的調節,比如溢價是因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產生的,其本質是對企業以後多付利息現在收到的補償。對於其調節時,一般通過增加或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於不同會計期間的影響應分別計入相應的會計期間,所以要分期進行攤銷。
對企業來說,溢價攤銷一般會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而增加應付債券的余額,最終使企業的負債增加。
其發行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未確認融資費用
攤銷時:
借:財務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折價攤銷相反。
7. 企業債券溢價發行的話,企業在應付債券里進行溢價攤銷,但溢價部分要是攤銷不完怎麼辦有沒有攤銷不完或
到期前就攤銷完了的就不用再單獨處理,到期以前的期間不再攤銷就行。到期未攤銷完的,利息調整余額到期時一次性攤銷。
8. 債券溢價發行為什麼要對溢價進行攤銷
債券溢價發行,說明債券的利率大於市場利率,隨著債券到期日的臨近,債券的價值越來越向面值回歸,最終在到期日的時候債券的賬面價值要與面值相等,所以要將溢價進行攤銷。
9. 債券的折價攤銷是什麼意思
1.債券的折價抄是按債券襲市場利率與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之差。
2.為了使投資者的債券投資收益賬戶能正確反映實得利息,並使債券到期時債券投資賬戶的賬面金額與債券的面值相等,應對折價予以分期攤銷。對於債券的折價來說投資者每期的利息收入加上每期攤銷的折價,就是每期實得的利息收入。
3.債券折價的攤銷方法主要有:直線攤銷法和實際利息攤銷法兩種。
10. 為什麼要攤銷債券的溢折價
攤銷溢價是一種資產。所有權不屬於企業。但是,由於企業實際獲得資產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並承擔與資產相關的風險,企業實際獲得資產。提供的主要經濟效益,同時承擔與資產相關的風險。
「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期記錄的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即:租賃資產的賬面余額從資產的折讓中扣除項目後的金額 )。
1、計算實際利率
債券面值+債券溢價(-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債券利息的貼現值。根據「試誤法」、「內插法」可求得實際利率。
2、年度終了計算利息並攤銷溢折價
溢價購入
(應收利息或應付利息)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票面值*票面利率
(投資收益或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債券面值+溢價-上期累積已攤銷的溢價)*實際利率
應攤銷溢價=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
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按應攤銷溢價貸記「長期債券投資——溢價」科目
折價購入
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票面價值*票面利率
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債券面值-債券折價+上一期累積已攤銷折價)*實際利率
應攤銷折價=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按票面計算的利息
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
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按應攤銷溢價借記「長期債券投資——折價」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