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有的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
《企業會計准則》里有156個會計科目。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分類,為會計核算提供了類別指標,但是特定主體的經濟業務發生後,不僅要求提供會計要素總括的數量變化,還要提供一系列分類指標和具體會計信息,以反映會計主體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和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
所以就需要在會計要素指標下進行第三層次的劃分,細分後的每一個具體內容都需要一個名稱,這就是會計科目。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分類;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分類。
❷ 應付債券一利息調整,借貸方所表示的意思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的貸方余額表示折價購入債券,利息調整攤銷額減少。
企業按面值發行債券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債券票面金額,貸記「應付債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額的,還應借記或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對於按面值發行的債券,在每期採用票面利率計算計提利息時,應當按照與長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
其中,對於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債券,其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通過「應付利息」科目核算,對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其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通過「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核算。
應付債券按實際利率(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異較小時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按照與長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 應付債券到期,企業支付債券本息時,借記「應付債券——面值」和「應付債券——應計利息」、「應付利息」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應付債券融資費用攤銷計算擴展閱讀:
應付債券屬於長期負債。其特點是期限長、數額大、到期無條件支付本息。通過設置「應付債券」科目,以及「債券面值」、「債券溢價」、「債券折價」、「應付利息」四個明細科目對應付債券進行核算。
2006年新的會計准則中,將應付債券替換為長期債券。
❸ 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費用分攤會計分錄
與配股和增發新股相比,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有什麼優勢
首先配股,增發新股和發行可回轉換公司債券來說,都是答以融資為目的,但配股和增發對公司來說,都存在較高的要求,包括公司的公積金盈餘,和公司的資產收益率方面。發行可轉換債券也需要審批,但重點在於公司的還債能力,即它的贏利能力。而且可轉換債券到時可以行使權力,轉換成公司的股票,這個對客戶而言,也有較大的吸引力,便於公司融資。而到時換成股票,對公司來說,等於進行了次再融資,所有相對而言,具有一些優勢!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融資對我國的上市公司有什麼現實意義
發行可轉換債券進行融資是一種比較新的融資方式,對上市公司而言,它可以為公司募集到跨到生產,進行產品更新,提高經營能力所需的現金。同時,通過債券的發行可以提升公司的信譽度,因為債券的發行具有評級制度,這個可以提升客戶對公司的信賴。可轉換債券到時可以轉換成股票,想對而言,這等於再融資,對公司的發展非常有利。
❹ 會計。應付債券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溢價,折價攤銷到底是怎麼回事,其中的關系不是很清楚,請詳細解釋一下
對於溢價發行的債券,其賬面價值(即實際籌集到的資金)必然會大於面專值,差屬額部分即利息調整金額(溢價發行在貸方,因為應付債券是一項負債)。此後的核算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個道理,貸記的利息調整金額會分期攤銷(實際利率法)計入借方從而沖減財務費用(或其他科目):
借: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究其原因,是因為籌集到的資金大於債券面值,那麼實際利率必然就會小於票面利率,利息調整的攤銷額也是由此而來。
折價發行情況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