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利息調整要攤銷什麼意思啊借方攤銷還是貸方攤銷啊折價還是溢價攤銷啊
利息調整是指債券的票面金額與支付的對價(如,銀行存款)之間的差額。
由於該差額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貸方。
所以,利息調整攤銷是也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貸方。
『貳』 應付債券一利息調整,借貸方所表示的意思
應付債券一利息調整,借方表示發行債券時的折價以及攤銷的溢價,
貸方表示發行債券內時的溢價容以及攤銷的折價
(1)發行2年期債券面值10萬,發行價格12萬,年利率10%,直線法攤銷
借:銀行存款
12
貸:應付債券-面值
10
-利息調整
2
借:財務費用
1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0.2
貸:應付利息
1.2
(2)發行2年期債券面值10萬,發行價格8萬,年利率10%,直線法攤銷
借:銀行存款
8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
貸:應付債券-面值
10
借:財務費用
1
貸:應付利息
0.8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0.2
『叄』 怎樣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在貸方怎解
勉強識得你的字
出售分錄
借:銀行存款 18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原來貸方餘300 就是還有300沒有攤內銷掉,賣出時,把容它給轉銷掉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2000+2=2002
投資收益 98
『肆』 利息調整什麼意思啊 借方攤銷還是貸方攤銷啊通俗解釋 謝謝
利息調整是指利息上漲或者下降的意思,應該在借方攤銷。
因為財務費用在會計分錄中應該做在借方。
『伍』 利息調整如何判斷是記在借方還是貸方
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的二級明細科目中,會有利息調整的科目。
簡言之,利息調整是指債券投資的票面金額與 債券的攤余成本的差異。 而攤余成本是我們核算債券類金融資產的基本方法之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就是基於攤余成本法。而債券類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雖 然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但也需要考慮公允價值和攤余成本之間的差異 進行賬務處理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因此在初始確認時,利息調整借方余額體現為攤余成本高於 投資成本的金額,貸方余額體現攤余成本低於投資成本的金額。
PS: 要關注購買手續費的賬務處理,此處不贅述。
可以參考: 1、注冊會計師輔導教材,《會計》,2011年後任意版本,「金融資產」 章節相關賬務處理。
2、《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附錄「主要會計科目及賬務處理」
『陸』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與實際利率法相關。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專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屬利率乘以期初債券賬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計算方法:
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
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
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
(6)利息調整貸方金額應全額攤銷擴展閱讀:
金融資產(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即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收回或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柒』 利息調整攤銷在貸方代表什麽含義
利息調整攤銷在貸方代表了的原來利息被攤銷多了,沖減回來。
『捌』 如何採用實際利率法確認投資收益和利息調整攤銷
一、初始確認
1、溢價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按該筆投資的面值計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按實付金額與面值差額入賬)
貸:銀行存款(按實付金額入賬,包括面值、溢價、手續費等)
2、折價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按該筆投資的面值計量)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按實付金額與面值差額入賬)
貸:銀行存款(按實付金額入賬,包括面值、折價、手續費等)
二、各期處理:
1、溢價時
借:應收利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按計算當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調整合計額乘以實際利率)
貸:投資收益 (二者差額)
注意,每期對利息調整賬戶沖減後,下期按面值+最新的利息調整賬戶余額合計數乘以實際利率,計算攤銷額。溢價買入的情況下,以後各期攤銷的利息調整金額會越來越小。
2、折價時
借:應收利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按計算當期期初的面值+利息調整合計額乘以實際利率)
貸: 投資收益 (二者差額)
三、各期利息實際到賬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四、到期處理
到期時,把最後一期溢價或折價攤銷完畢就好了,不過由於計算時四捨五入的問題,最後一期時的余額和按前面的方法乘出來的結果會有一絲出入,直接按余額攤銷才對。
溢價時:
借:應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該賬戶賬面余額)
投資收益 (二者差額)
折價時:
借:應收利息 (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該賬戶賬面余額)
貸: 投資收益 (二者差額)
五、收到本金及最後一次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
貸:應收利息
(8)利息調整貸方金額應全額攤銷擴展閱讀:
實際利率法是採用實際利率來攤銷溢折價,其實溢折價的攤銷額是倒擠出來的。計算方法如下:
1、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期初債券的購買價款* 實際利率。
2、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溢價的攤銷額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4、在折價發行的情況下,當期折價的攤銷額 = 按照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 - 按照面值計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債券的賬面價值 =面值+ 尚未攤銷的溢價或 - 未攤銷的折價。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計提的利息會增加債券的帳面價值,在計算的時候是要減去的。
特點
1、每期實際利息收入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
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2、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
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玖』 利息調整在貸方是表示什麼,如何計算債券利息調整余額
1、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的借方余額表示溢價購入債券,利息調整攤銷額的增加;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的貸方余額表示折價購入債券,利息調整攤銷額減少。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子賬戶是就是對取得時的價值與票面價值之間的溢價或折價額在持有期間內進行合理調整的所用到的賬戶。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所付的價款在很多的情況下會高於或是低於票面面值,高於形成溢價,低於會形成折價。
事實上,利息調整在實際會計實務中大多反映在企業債券、股票往來業務中。如A公司2010年10月1日購買B公司發行5年期債券,債券票面價值200萬元,票面利率為6%,實際花費為201萬元,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還本。會計處理如下:
2010年10月1日購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成本) 200 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B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0000
貸: ————銀行存款 2010000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所付的價款在很多的情況下會高於或是低於票面面值,高於形成溢價,低於會形成折價。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種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額固定的特點。
也就是每期應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這樣一來你如果按債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來確定你的投資收益時,就不會真實的反映你的實際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