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固定資產折舊完後是不是凈值為0
固定資產折舊完後,是該固定資產入賬時的預計凈殘值。
但是凈值不一定為0
②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凈值需要最後留余額嗎是最後凈值等於殘值呢還是凈值為0,只有殘值數
固定資產最後時期 凈值在金額上等於殘值
凈值相對會計說法 =固定資產原值專—累計折舊
殘值相對會計估計而屬言 估計有多少殘值
會計制度上要求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要設置殘值率,只要預留殘值折舊完後就一定有餘額
最後凈值是等於賬面預留的殘值,
如果你不留殘值,凈值當然為零.
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也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③ 固定資產折舊,凈值不夠怎麼處理
固定資產提完後,固定資產還在使用的,就做為在用管理就好,賬上不必專再作處理屬,凈值就留在賬上,等報廢或轉賣時再做處理。
報廢時: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這筆分錄,就把固定資產的賬上凈值就轉入固定資產清理了。
「固定資產清理」是一個過渡科目,在全部的清理工作未完成之前,記錄因為清理而發生的各項收入和損失,收入放在貸方,損失放在借方。等所有的清理工作完成後,將本科目的借方合計減去貸方合計,如果為正數,則為清理的損失,轉入營業外支出。如為負數,則為清理的收益,轉入營業外收入。本科目最終結平。
④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凈值需要最後留余額嗎
全手打,請務必看完,我寫的很通俗的
假設:固定資產原值100萬,提5年折舊,殘值為(有的話,沒有就不管)
年限平均法,每年都提(100-5)的20%,就是19,提5年每年19萬,這個最簡單
年數總和法,第一年提(100-5)的5/15,第二年提(100-5)的4/15。。。。。。第五年提(100-5)的1/15,分母的15是(5+4+3+2+1=15),殘值也算的哦
雙倍余額遞減法,這個特別點,分兩步
第一步,先講除最後兩年之外的年數里怎麼提(本題是3年),第一年提100(100是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這個值隨著年數變動會改動,看下去就知道了,為什麼是100而不是95,後面也會解釋)的20%的兩倍(為什麼是兩倍,因為這是雙倍余額遞減法,而且機器越是新,用一段時間磨損消耗的就越多。機器越是舊,用一段時間磨損消耗相對的就越少,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並不絕對,我覺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一年解決,計提了100*40%=40,那第二年怎麼計提呢,考慮到 剩餘固定資產賬面價值60 .那我們實際計提60*20%的雙倍(24),吼吼,第一年40,第二年24,第三年多少呢(36*0.4=14.4)
第二步,此時剩餘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100-40-24-14.4=21.6),剩餘的兩年,採用年限平均法的做法,第四年(21.6-5)*1/2,第五年也是(21.6-5)*1/2。
這個是以單獨的兩年來做年限平均法,把剩餘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平均分配到這兩年裡,並且在這里就用到殘值了,之前三年可沒用到(為什麼之前三年不用呢,是為了計算簡便,不然你把殘值考慮進去試試,步驟就更多了,也更容易出錯,就剩兩年再把殘值放進去算,麻煩就少得多,理解嗎。)
雙倍余額遞減法,每年計提折舊(共五年)40-24-14.4-8.4-8.4(這個數值不用記,現實都是不一樣要現算的,當然現在電腦會自動算,但你也要理解)
本題舉例是5年,萬一是6年,7年,10年,同樣的都是分兩步(除最後兩年以外的年數 和 最後兩年。如果只能計提兩年,那麼就不能說是雙倍余額遞減法了,只能說是年限平均法了),所以如果有考題問你,哪一種方法用不到殘值的,這三種都是用的到的哦。還有記得後兩年是用年限平均法(就是最簡單的那個)而不是年限總和法。
⑤ 折舊後的凈值怎麼算
你好,
固定資產的折舊後的凈值=固定資產原值(即固定資產余額)-累計折舊額
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原值(即固定資產余額)-累計折舊額-累計減值准備
你上面所寫的那個公式是不存在的,沒有意義的。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⑥ 早已報廢的固定資產,折舊也已經計提完了,也就是說沒有凈值了,還需要轉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嗎
提完折舊的,計入固定資產清理,不是待處理財產損益,
盤虧要看你的固定資產要是涉及到稅的就比較麻煩了.最好去問下你們主管稅局
⑦ 周轉材料攤銷完畢,還有凈值怎兒辦
核算企業周轉材料抄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包括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等。
企業的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單獨設置「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科目。
低值易耗品是指勞動資料中單位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較短(一般在一年以內)的物品。它跟固定資產有相似的地方,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時也需維修,報廢時可能也有殘值。由於它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採用簡便的方法,將其價值攤入產品成本。
2006年新的會計制度中,將包裝物與低值易耗品,合並為包裝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編號為:1412
⑧ 固定資產折舊後凈值是不是殘值
不是。固定資產原值一累計折舊一殘徝=固定資產凈值。因此,固定資版產凈值不是殘值。
企業在生權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而使其損耗導致價值減少僅餘一定殘值,其原值與殘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是固定資產折舊。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8)土地的攤銷最後有沒有凈值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月折舊額=月工作量×單位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直線折舊率的兩倍)
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折舊率
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⑨ 無形資產賬面凈值 , 攤銷額...
你好,
解析:
1、計算2011年12月31日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凈值
賬面凈值=300-300/10/12×(4×12+1)=177.5(萬元)
2、編制2011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分錄:
發生減值額=177.5-142=35.5(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35.5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35.5
3、編制2012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分錄
計提折舊後年攤銷額=142/(120-49)×12=24(萬元)
此時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142-24118(萬元)<129.8(萬元),沒有發生減值,原計提減值准備,不得轉回。
不作分錄
4、計算2012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的賬面凈值
無形資產的賬面凈值=177.5-24=153.5(萬元)
5、計算2013年3月31日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此時的賬面價值=118-2×3=112(萬元)
6、計算該無形資產出售形成的凈損益
凈收益=130-112=18(萬元)
7、編制該無形資產出售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130
累計攤銷 152.5(300-177.5+24+6)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35.5
貸:無形資產 300
營業外收入 18
⑩ 固定資產計提完以後,剩下的凈值怎樣處理
首先,確定固定資產是否還在使用,如果還在使用並沒有發生轉讓,報廢,損毀,盤虧則不用馬上進行固定資產清理。當這些業務實際發生時,同步做帳。第二,如果發生轉讓,報廢,損毀,盤虧則進行固定資產清理。報廢固定資產需要填制「固定資產報廢單」經鑒定,批准後進行清理。http://lyacc.com
第三步,清理固定資產報廢時一般要做如下會計分錄:
1.將報廢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如果你以提完折舊,這里的計算結果應是凈殘值)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http://lyacc.com
2.報廢的固定資產殘料出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http://lyacc.com
3.支付的清理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http://lyacc.com
4.如果結轉報廢固定資產發生的是凈損失(意思是 殘料收入<清理費用 的差額)
借:營業外支出—處之固定資產凈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http://lyacc.com
5.如果結轉報廢固定資產發生的是凈損失(意思是 殘料收入>清理費用 的差額)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處之固定資產凈收益http://lyacc.com
備註:如果是出售不動產,需要計提交納營業稅(稅率5%) 應納營業稅=實際成交價×5%
稅率請以當地稅務部門實際通知為准。
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應以月初可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依據。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內減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因此,企業各月計算提取折舊時,可以在上月計提折舊的基礎上,對上月固定資產的增減情況進行調整後計算當月應計提的折舊額。當月固定資產應計提的折舊額=上月固定資產計提的的折舊額+上月增加固定資產應計提的折舊額-上月減少固定資產應計提的折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