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應收款項不是無形資產
應收款項屬於債權,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債權,是一種貨幣資產。
而無形專資產是指企屬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
廣義上的無形資產比上述概念更寬泛,包括應收賬款。但是會計上的無形資產是不包括應收賬款的。
2. 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等,但貨幣資金這些不是屬於流動性資產么無形資產是非流動性資產
適用於我國會計工作的會計六大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版潤,資產是在過去權事項、交易中形成的由企業佔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收益,資產按照不同的界定方式可以劃分成不同的類型,資產按照流動性可以劃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不同的分類方法構成不一樣,但會計科目還是相同的,基礎會計中對資產分類很簡單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不是說分類之後就完全獨立,其中仍然有相互融合的部分,無形資產廣義上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等,因為他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坐狹義理解,即專利權、商標權等作無形資產。
3. 無形資產攤銷和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那個體現謹慎原則呢
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體現謹慎原則
謹慎性原則在新會計准則中的應用
1.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四條規定:「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第六條規定「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第十五條規定「可收回金額的計量結果表明,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人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具體應計提的減值准備有:存貨跌價准備、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生物資產跌價或減值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交易性證券減值准備、壞賬准備、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減值准備、建造合同減值准備、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值准備、出租人未擔保余值減值准備、未探明礦區權益減值准備等。資產減值准備制度的實施,其實質是用價值計量代替成本計量,並將賬面金額大於價值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保證了各項資產的真實性,符合謹慎性原則。
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而舊准則對不使用、不需用和閑置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有些上市公司在經營業績不佳的情況下,任意調整固定資產的類別,將在用的固定資產列為閑置,降低因計提折舊而增加的費用金額來調整利潤,使得財務報表不能公允地反映企業的真實狀況。而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可以保證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成本費用的連續性,更真實的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
3.收入的確認。《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第二條將收入的定義如下:「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因此,收入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收入是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的,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的。
(2)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或者資產增加和負債減少兩者兼而有之,最終將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3)因所有者投入資本產生的經濟利益流入不屬於收入。
由此可見,《企業會計准則》中規定的收入確認標准更加穩健。如商品銷售交易中,要求企業正確判斷是否將商品所有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賣方;企業是否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的權利,也沒有對已售出商品實施控制;收入的金額是否能夠可靠地計量;與企業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是否能夠可靠計量。只有企業的銷售滿足了上述五個條件,才能確認收入。否則,任何一個條件沒有滿足,即使收到貨款或已發出商品,也不能確認收入。這些規定使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更加謹慎,可防止高估收入。
4.或有事項的確認。新《或有事項》會計准則規定,企業不應當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同時對或有事項確認作了明確的規定:如果與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企業應將其作為負債:
(1)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2)該義務的履行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或有負債的會計處理主要運用「預計負債」科目,合理地預計負債。此規定有效防止虛增資產,體現了謹慎性原則。
5.關聯方交易的披露。《企業會計准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第二條規定:「企業財務報表中應當披露所有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相關信息。對外提供合並財務報表的,對於已經包括在合並范圍內各企業之間的交易不予披露,但應當披露與合並范圍外各關聯方的關系及其交易。」具體要求如下:
①企業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均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母公司和子公司有關的重要信息;
②企業與關聯方發生關聯方交易的,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該關聯方關系的性質、交易類型及交易要素;
③關聯方交易應當分別關聯方以及交易類型予以披露;
④企業只有在提供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才能披露關聯方交易是公平交易。
該准則的發布與實施限制了企業利用關聯方交易來進行盈餘管理的行為,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符合謹慎原則,有利於信息使用者客觀地了解和分析企業的經營業績。
4. 會計中應收賬款以及無形資產為什麼不屬於財物
不知道你所說的財物是指什麼,據我所知:應收賬款和無形資產都是企業的資產只是應收賬款長期未收回就有可能成為壞賬無形資產每年要進行攤銷
5. 應收賬款的減值和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
資產減值損失的余額月末在利潤表中的資產減值損失中反映
無形資產及固定資產月末都要減去相應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然後根據余額填制,所以在資產負債表中你看不到
6. 怎麼看資產負債表裡的應收賬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減值准備不是根據資產負債表來計提的,要去查明細賬,還有根據企業會計准則和自己公司財務政策規定,
7. 判斷題 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應收賬款也沒有實物形態,因而應收帳款也是無形資產。
你的答案是正確的。這道判斷正確答案就是「錯」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但他有自己的內在價值;應收賬款也沒有實物形態,但他是由實在的經濟業務形成的,所以應收帳款不是無形資產。
8. 某公司公司存在大量的無形資產和應收賬款,說明了什麼
大量?占總資產的多少?總資產10億,有個幾千萬的的無形和應收很正常。拋開佔比談量都是耍流氓。
不過有無形資產,可以關注下是否有虛增資產,或者費用資產化的問題。
應收過多,需要著重看下應收的年限分析。
9. 應收賬款怎麼做會計分錄
應收賬款收回,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為了反映應收賬款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企業應設置「應收賬款」科目,不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預收的賬款也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9)無形資產出售計入應收賬款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
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預定應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費,可將本科目設為1122 應收保費科目,並按照投保人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金融)應收的手續費和傭金,可將本科目改為「1124 應收手續費及傭金」科目,並按照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
不包括各種非經營活動發生的應收款項。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採用遞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吸引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在「長期應收款」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
三、企業發生的應收賬款,按應收金額,借記本科目,按確認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保費收入」等,科目。收回應收賬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涉及增值稅銷項稅額的,還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代購貨方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墊費用時做相反分錄。
四、企業與債務人進行債務重組,應當分債務重組的不同方式進行處理。
1、收到債務人清償債務的款項小於該項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組債權人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收到債務人清償債務的款項大於該項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的,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組債權已計提的壞賬准備。
以下債務重組涉及重組債權減值准備的,應當比照此規定進行處理。
2、接受債務人用於清償債務的非現金資產,應按該項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借「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按已計提的壞賬借「壞賬准備」。涉及增值稅的,還應進行相應處理。
3、將債權轉為投資的,應按相應股份的公允價值,借記「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按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和其他費用,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
4、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清償的,應當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後債權的公允價值。
10. 21) 以下會計科目中,屬於非流動資產的項目有 A、 應收賬款 B、 應付賬款 C、 無形資產 D、 預收賬款 E、
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