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0.三.11.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溢價進行攤銷,由於債券末攤銷溢價
由於溢價的攤銷。
你的攤余成本,會遂漸向票面值進行回歸的。
所以,各期的利息費用並不是增加,而是減少。
Ⅱ 如何解決分期付息債券溢折價攤銷的習題(實際利率法)
發行來債券
借:銀行存款 864884
貸:源應付債券-面值 800000
-溢價 64884
支付利息
借:財務費用 33512
應付債券-溢價 6488
貸:銀行存款 40000
到期還本
借:應付債券-面值 80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00
Ⅲ 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溢折價進行攤銷時
提問令人費解,但我這樣回答你,好不?
1、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溢價進內行攤銷容時,應付債券賬面價值逐期減少,應負擔的利息費用也隨之逐期減少。
2、企業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應付債券折價進行攤銷時,應付債券賬面價值逐期增加,應負擔的利息費用也隨之逐期增加。
3、結論是:概括用詞不謹慎,如此概括要表達的意思與上面2條所表述的意思一致,則應選擇「1對」。
Ⅳ 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應付債券的折價,每期折價的攤銷額呈遞增還是遞減趨勢
簡單假設應付債券面值1000萬元,發行價格980萬元,不考慮發行費用;
作為發行方,開始拿專到的錢是980萬元屬,也就是欠別人本金980萬元;最後需要歸還的本金是1000萬元。
所以欠別人的本金越來越多;
推出實際利息應該越來越高;
而名義利息不變化;
最終得到折價=實際利息-名義利息,越來越多。
結論:遞增。
折價的每期攤銷額,就是每期本金的增加金額。准則中攤余成本。
Ⅳ 應付債券溢折價攤銷的直線法與實際利率法有何區別
當然抄是有區別的,
直線法也叫平均法。就是在應付債券的存續期內平均分攤。
實際利率法就不同了,他是先要計算出實際利率,再來計算推銷額。
實際利率是指將應付債券在債券存續期間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債券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Ⅵ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攤銷的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有何區別它們對報表結果有何影響
直線法的特點是:每期溢折價的攤銷數額相等。
實際利率法的特點是:每期實際利息內收入容隨長期債權投資賬面價值變動而變動;每期溢價、折價攤銷數逐期增加。這是因為,在溢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溢價的分攤而減少,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減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大於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溢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溢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而在折價購入債券的情況下,由於債券的賬面價值隨著債券折價的分攤而增加,因此所計算的應計利息收入隨之逐期增加,債券投資的每期應計利息收入大於每期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其差額即為每期債券折價攤銷數,所以每期折價攤銷數隨之逐期增加。
因此,直線法比較簡單易於操作,但不夠准確。實際利率法比較精確,但是獲取實際利率比較困難。對於在報表結果的影響當然由於攤銷數額不同,利潤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