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應收賬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防止超過訴訟時效的措施
我國民法規定,權利人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之權利的制度。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者拒絕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毀損的。
所以根據上述規定,若無法定中斷、中止事由,一般情況下應收帳款應該在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後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起訴或申請。
因租賃合同形成的應收帳款應在雙方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後一年內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起訴或申請。否則便會超過訴訟時效,導致應收帳款得不到法律保護。
防止超過訴訟時效的措施
1、建立完整的應收應付賬款制度,明確規定催討應收賬款的方法,避免證據的缺失
企業應當明確規定催討應收賬款應當以獲得賬款或者書面憑證為目的。在無法直接獲得存款的時候,應當有保留證據來支持訴訟請求的意識。
具體可以與債務人訂立新的履行義務的計劃或協議(或製作相關的備忘錄、會議紀要等);保留義務人發來的承諾履行義務的信函、傳真等,或者已經履行部分債務的證據;發出催款函,並要求其簽收,保留郵寄催款函的證據;向債務人發出律師函,並保存好郵寄憑證和律師函內容的復印件;由公證部門證明催款的事實。
2、建立合理的應收應付賬款管理體系,借用信息化系統,建立預警機制
明確記錄每一款項所依據的合同和負責人,能夠清楚直觀的將責任明確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負責人身上。及時建立預警機制,對每一筆款項的即時狀態要有明細記錄,並且能夠到期應收應付賬款的自動提醒,使相關人員對延期付款迅速作出反應,防止超過訴訟時效。
㈡ 欠款糾紛,訴訟時效過了,怎麼辦
1、對於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3年,逾期則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回護答的權利。2、對於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債務人在約定期限屆滿後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從收到欠款條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3、對於不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也就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民間借貸,不受訴訟時效規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長20年保護期的限制。4、對於不定期的民間借貸,如果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的(當然由借款人舉證證明其已經明確表示不予還款),則從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之日起適用3年的訴訟時效期間。5、對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民間借貸,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章,就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㈢ 如果超過了訴訟時效,法院還受理嗎已經過了兩年多了
會受理。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事人(被告)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進行裁判。
一般來說,由於超過訴訟時效會喪失勝訴權,但是法院仍然會受理的,只要你可以說明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的情形,就可以支持你的訴訟請求。如果查明沒有訴訟時效中止情況的,會駁回訴訟請求。
拓展資料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資料來源 網路 訴訟時效
㈣ 企業和個人發生的應收賬款,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1、應收賬款的訴訟時效為二年,從債權人提出要求或者對方同意履行義務而回中斷;
2、法答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1條:公民之間的借貸款,雙方對返還期限有約定的,一般應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出借人隨時可以請求返還,借方應當根據出借人的請求及時返還;暫時無力返還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責令其分期返還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㈤ 企業欠款起訴時效是多久要提前多久發送催款函
法院不受理或者超過一定時間很難勝訴的,叫做訴訟時效限制,一般來說企業欠款屬於經濟糾紛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而不是1年半,至於起始日期當然是合同規定的貨款到賬時間。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㈥ 如果公司跟員工有欠款糾紛,時效期是多長時間
員工向公司借款,屬於借款糾紛,適用的時效是一般訴訟時效,為2年。從約定的還款期限到時計算。超過的話,不存在時效一說,只是你可以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理由進行抗辯。
㈦ 應收賬款的追訴期是多久啊,超過2年的還可以經過訴訟解決嗎
訴訟時效是三年,從對方應該還款時起算。
在時效未到前,對方主動還款,或你方催收,可導致時效中斷重新起算。如果在這期間對方未還款,你方也未催收,導致超過訴訟時效,起訴到法院,對方以超過時效為由主張不還,你們會敗訴。對方不主張時效或願意還款的,不受此限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後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7)企業走帳糾紛超過時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九十七條訴訟時效的期間、計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斷的事由由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無效。
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
第一百九十八條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第一百九十九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的存續期間,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產生之日起計算,不適用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存續期間屆滿,撤銷權、解除權等權利消滅。
㈧ 超過訴訟時效的應收賬款如何收回
超過訴訟時效的應收賬款,喪失勝訴權,即使選擇仲裁、訴訟等程序主張權利,也不會得到保護。這種情況下,如果債務人自願償還,法律也不禁止。因此,您所介紹的情形,除非債務人自願償還,否則您無法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