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妥善處理糾紛調解與預防關系
在人民調解工作方針中的「調防結合,以防為主」,調和防是辯證的統一內關系,既要調解,容更要預防,要立足於調解,著眼於預防,在預防思想指導下進行調解,在調解工作中抓緊預防。預防工作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預防矛盾激化,另一方面是預防新糾紛發生。要求調解人員要及時進行調解,正確解決糾紛,特別對那些有激化可能的糾紛,更要抓緊工作,積極疏導,妥善解決,切實防範。如果糾紛一時解決不了,也要穩定情緒,控制事態,避免矛盾激化。預防糾紛發生的工作做好了,消除糾紛,或使糾紛盡可能減少,這是一種最好的調解。調解、預防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互為因果,互相促進。
『貳』 關於民間各種各樣的糾紛調解處理意見
隨著民間借貸的興起,民間借貸糾紛越來越多,尤其是關於利息而引發的糾紛。那麼,如果發生民間借貸利息糾紛,出借人或借款人該怎麼呢?對於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實踐中,究竟如何處理借貸利息糾紛?一、發生民間借貸利息糾紛怎麼?《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一般遵循下列幾個原則:1、無息推定原則。即對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對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應當推定確認借款人不必向貸款人支付借款利息。2、合理利率原則。合同法第211條規定的自然人之間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是對原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公民之間借款問題司法解釋在立法上的確認。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規定:民間借貸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3、不保護復利原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和《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中都明確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復利。二、如何處理民間借貸利息糾紛?根據《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規定,利息的計算常常有下列情形:1、關於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的處理。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需要注意的是,借貸雙方如果約定了利率,但對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適用民間借貸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不得高於銀行同類貸款利率四倍」的規定。2、約定還款期限的,支付利息糾紛的處理。借貸雙方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但是約定還款期限的,在約定還款期限內,借款人不負有支付利息義務。但是,借款人不按還款期限還款的,貸款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的,應按《若干意見》的規定按照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3、未約定還款期限的,支付利息糾紛的處理。借貸雙方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且未約定還款期限的,貸款人催告還款前,或者雖已催告但未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的,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利息。如果經催告後,貸款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4、欺詐、脅迫等手段的借貸糾紛的處理。由債務人行為引起的無效借貸關系,如債務人以欺詐、脅迫等手段使債權人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所形成的無效借貸關系,債務人除返還本金以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資金佔用費。5、約定利息過高糾紛的處理。民間借貸約定的利息過高的,一般只保護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四倍以下的利息。這里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不完全等同於《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的「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符合我國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實際。但是,如債務人自願給付同期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上利息,也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不予干預。6、未約定逾期利息糾紛的處理。借貸雙方僅約定借款利息而未約定逾期利息計算標準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題的批復》,如約定的借款利息高於逾期利息計算標準的,則按照約定的借款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選擇專業的,用專業的眼光去選擇都是很重要的,我知道速可貸,是不會發生這樣的糾紛事件的,信譽很重要!
『叄』 《治安管理處罰法》中適合調解的案件都有哪些呢
公安機關的調解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三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侮辱、誹謗、誣告陷害、故意損毀財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隱私、非法侵入住宅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調解處理:
(一)親友、鄰里、同事、在校學生之間因瑣事發生糾紛引起的;
(二)行為人的侵害行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過錯行為引起的;
(三)其他適用調解處理更易化解矛盾的。
對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民間糾紛,應當告知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申請處理。
對情節輕微、事實清楚、因果關系明確,不涉及醫療費用、物品損失或者雙方當事人對醫療費用和物品損失的賠付無爭議,符合治安調解條件,雙方當事人同意當場調解並當場履行的治安案件,可以當場調解,並製作調解協議書。
(3)糾紛管理辦法調解擴展閱讀
行政調解工作原則: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五條: 調解處理案件,應當查明事實,收集證據,並遵循合法、公正、自願、及時的原則,注重教育和疏導,化解矛盾。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行政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第二章第(二)條:行政調解的原則:1、自願原則。充分尊重各方當事人意願,不得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方式或調解結果。
2、合法原則。遵循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3、公平公正原則。兼顧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平等協商處理利益糾紛,體現公平正義。行政機關作為當事人一方時,與行政相對人的地位平等。
4、注重效果原則。行政調解要提高工作效率,簡化調解程序,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事先定紛止爭、案結事了。
《宜春市行政調解工作規則》第四條:行政調解應當堅持屬地管理、自願平等、依法合理、公平公正、注重效果的原則。
『肆』 發生糾紛如何調解
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案件的復雜程度和所要達到的目的選擇處理方式,但如果糾紛不是有明顯的欺詐跡象或已構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先尋求調解。 現在每個城市都設有專門的房地產糾紛調解機構,該機構一般代表政府專門負責本地區范圍內房地產糾紛的調解工作,其受理調解的范圍包括 1. 在本市市區、郊區、縣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有關房地產所有權、使用權買賣、交換、租賃、修繕和侵佔、損壞賠償及院宅基地使用等糾紛。 2.房屋開發、聯建、合作、合資等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調解的程序及辦法: 1)申請。當事人申請調解糾紛,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申請調解內容屬於調解所受理的范圍;有調解申請、協議書或填寫申請表;有具體的調解請求和事實、理由;有發生糾紛案件的事實根據或證據。 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申請人、被申請人及其代理人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住所、職務,法人或其它組織的全稱、地址、法定代表或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及郵編;申請調解的具體事實、理由和明確的要求事項;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住址,證據包括房產所有證、土地使用證、租賃契約、換房協議及有關證件,購買房地產的合同書、公證書,建設中的聯建合同,合作、合資合同及立項文件、規劃用地許可證、規劃建設工程許可證、開工證及繳納稅費憑證,土地劃撥、征地、租賃文件、出讓、轉讓合同附圖或有關補充協議;申請書應由申請人、單位法人授權的代理人簽字或蓋章。 2)糾紛調解案受理申請: 符合受理條件的申請,調解辦公室在收到申請書五日內就要進行受理登記,填寫受理書。認為不符合條件的,調解辦要電話或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並說明理由。如果是申請書不符合申請條件,調解辦會通知當事人補正,逾期不補正的,視為未申請;案件受理後,調解辦會在五日內通知被申請人並將立案通知書和申請書副本發送給被申請人;在雙方確定的時間內雙方填寫調解協議書或在立案登記卷上雙方簽署同意調解意見。 3)調解辦案人進行調查: 調解辦案人員根據申請調解的情況材料,進行調查、勘驗、取證工作。 為糾紛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調解員在查明事實,分清責任,注重證據,依據法律的基礎上進行解調。糾紛當事雙方在調解時可以互相對證,有權辯論,雙方在互諒互讓的條件下,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協議形成調解書。 4)達成協議、製作調解書:
『伍』 《民事調解規定》和《民間糾紛處理辦法》的不同
民事調解規定是「受理民事糾份的法院根據雙方當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協調關系,使其雙方得到應得的部分
民間借貸糾紛處理方法是「根據兩種不同主體形成的經濟糾紛,進行不同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