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新動力陶瓷糾紛

新動力陶瓷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12 07:45:31

㈠ 我國有哪些新業態

我國有哪些新業態
我國的經濟優勢有哪些優點
新常態下九大趨勢性變化科學認識當前形勢,准確研判未來走勢,必須歷史地、辯證地認識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准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從消費需求看,過去中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中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中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中國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葯,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系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這些趨勢性變化說明,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

㈡ 景德鎮還是瓷都嗎

我是景德鎮的,景德鎮一直以瓷都自稱,自榮。但我個人感覺現代的景德鎮陶瓷業發展並不容樂觀。除了每年一屆的陶瓷博覽會以外,就沒有什麼大規模的活動。而且瓷博會的宣傳力度真的不夠大,我們在央視可以看到很多什麼什麼文化節什麼什麼博覽會的廣告,但就沒看到瓷博會的廣告。而且就我個人感覺,有關部門在景德鎮市內的宣傳都不夠用心。
而且現在景德鎮的瓷器造假的很多,尤其是假的古瓷。「殺豬」的商販不少,嚴重限制了景德鎮的聲譽。現在像山東淄博、河北唐山、廣東佛山的陶瓷業不比景德鎮差。如果景德鎮不好好反思並且改進,很可能只能成為「歷史上的瓷都」。
我一個字一個字得打的,辛苦啊,給分吧……

㈢ 什麼以陶都之稱,與瓷都景德鎮齊名

無錫的宜興!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㈣ 所有現代瓷都

除景德鎮外,中國再評出了六個「瓷都」:2003年上半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福建德化召開會議,分別授予福建德化為「中國瓷都:德化」、浙江龍泉為「中國青瓷之都」、河南禹州為「中國鈞瓷之都」、福建永春為「中國陶瓷燈飾之都」;2003年9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在河北唐山陶瓷博覽會上授予唐山市「中國北方瓷都」稱號;2004年4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又將「中國瓷都」稱號授予廣東潮州。
所以現代「中國瓷都」稱號授予廣東潮州。

更新日期:2010-04-25 點擊:341 來源: 中國信息報

關於China,有這么一個小故事:據說有位華裔青年非常好奇,為什麼中國(China)與陶瓷(china)的英文單詞只是首個字母有大小寫之分?於是青年刨根問底、追根溯源,後來發現中國的陶瓷在古代出口到海外時價格等同於黃金,於是西方人把中國稱為陶瓷之國。

而在中國這個「陶瓷之國」,有座古老的城市把這古老的行業、古老的藝術,將這曾等同於黃金的陶瓷一直做到今天,做成了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工藝陶瓷和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這就是「中國瓷都」——廣東潮州。

她古為州郡府治,今是廣東「東大門」。2100多年的歷史更迭,為她留下了琳琅滿目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瑰寶。擁有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廣濟橋;堪稱「中國第一古牌坊街」的太平路牌坊街;源於唐朝的「粵東第一古剎」開元寺;國內最大的歷史人居八角圍樓道韻樓……她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更依靠科技創新,以快速發展的特色經濟成為擁有「中國瓷都」、「中國日用陶瓷特色產業基地」、「中國服裝跨國采購產業基地」、「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中國第一食品名鎮」等十多個「國」字型大小的特色產業基地。她還是廣東省陶瓷、食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這里的「楓溪陶瓷」成為廣東省三個創建區域性國際品牌試點單位之一;古巷鎮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鳳塘鎮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陶瓷重鎮」;饒平縣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日用陶瓷出口之鄉」……

瓷都製造 歷史悠久

瓷都潮州,作為中國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素以「白如玉、細如絲、薄如紙、明如鏡」的特色聞名遐邇,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和與時俱進的魅力。

潮州的陶瓷製作歷史悠久,這里的瓷土資源總計超億噸。唐宋兩朝,經濟繁榮,當時朝庭十分重視和鼓勵海外貿易,據史載與南宋通商的國家有50多個,當時中國最好的對外出口商品之一就是瓷器。據考證,當時中國出口的陶瓷,福建和廣東瓷窯的製品又佔全國的一半以上,而在廣東,潮州宋窯又佔了很大份額,質量也最高,整個筆架山一年就能生產好幾千萬件瓷器。當時潮州方圓15公里遍布窯場,其中筆架山窯群延展2000多米,民間稱之為「百窯村」。192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潮州發現了四尊宋代白瓷佛像和一個蓮花座,為中國絕無僅有。經過調查和發掘,考古專家把目光集中到了北宋時期中國南方陶瓷生產的重要基地——潮州筆架山。從1953年開始,筆架山先後出土了11條窯,其中一條長79.5米,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最長的宋窯。

發展迅猛 國內前茅

改革開放的春風為潮州陶瓷注入了新動力,陶瓷行業蓬勃發展,以其「清新、素雅、細膩、玲瓏」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目前,全市有陶瓷企業4000多家,加上個體戶、手工作坊和配套企業總數近萬家,從業人員40萬人,擁有工藝瓷、日用瓷、建築衛生瓷和高技術陶瓷多個產業門類,是全國陶瓷企業最多最集中、產品門類最齊全、出口量最大的基地。

據統計,去年1-10月潮州的外貿進出口總值21.9億美元,增長17.3%,增幅列全省第一。近年來,潮州陶瓷業產品更新換代大大提速,年創新產品2萬多件,創新率達到40%以上。目前潮州陶瓷企業擁有中國名牌產品9項,省名牌產品26項,中國馳名商標3件,品牌總量和檔次在全國各大瓷區獨占鰲頭。

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潮州市陶瓷已經形成以楓溪為龍頭帶動,古巷、鳳塘和饒平等瓷區競相發展的良好局面。

南國瓷都 龍頭效應

楓溪是中國著名的陶瓷產區,是「中國瓷都」——潮州的龍頭。早在1300多年前,楓溪人民就開始了陶瓷生產。據史載,明朝中期楓溪境內的陶瓷磚窯綿延數華里,手工作坊達幾十家。傳統的製作工藝一直傳承下來,至20世紀60年代,楓溪已成為全國十大產區之一。進入80年代,楓溪陶瓷更是緊抓時機,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把楓溪陶瓷產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以生產國際市場需求產品為主的國際化產業。

楓溪區緊緊圍繞「科技興瓷」戰略,以打造公共技術平台為關鍵點,緊密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借腦」國內外,全方位提升楓溪陶瓷的核心競爭力,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適應市場,從而實現支柱產業的逆勢上升,拉動陶瓷經濟快速發展。去年完成GDP62.59億元,比增11%;外貿出口總值48674萬美元,比增16.3%,增速居潮州市第一。

如果說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楓溪應對發展經濟的長遠戰略,那麼,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則是楓溪有效舉措。這里的順祥,是南國瓷都的一朵奇葩,是瓷都崛起的縮影。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國宴大廳使用的就是順祥生產的「高效電磁節能燈」,據測試,順祥公司研發的高效電磁節能燈比普通的白熾燈節能70%左右,使用壽命6萬小時以上,是一般節能燈的10倍、白熾燈的100倍。這里的「全福」公司使失傳800多年的窯變紅釉重新面世,並在「2009廣東潮州陶瓷暨特色產品(上海)展銷會」上,該公司精心研製的直徑2.15米,載入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被譽為「世界最大的瓷盤」的「儒聖圖」巨型瓷掛盤,更以180萬元天價在潮州市工藝精品拍賣會上成交。這里的「偉業」陶瓷引進「隧道釉」可循環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熱,降低耗能達到30%,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德蘭特陶瓷廠的產品,則以其獨特風格和藝術的魅力吸引消費者。這些產品既可作藝術品來欣賞,也可作高雅的日用瓷來使用。

在楓溪,值得一提還有陶瓷城,該陶瓷城佔地60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配有地下車庫的楓溪陶瓷展覽中心和13幢共203個鋪位陶瓷專業批發市場。經過多年發展,楓溪陶瓷城已成為粵東乃至全國最重要的陶瓷交易市場之一。目前,楓溪產品包括餐具、茶具、咖啡具、仿古瓷、禮品瓷、陳設瓷、園林瓷、建築衛生瓷等十多個門類,具造型精緻、色彩豐富、品種多樣、風格獨特、價格合理等特點而倍受世界各地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暢銷世界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楓溪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工藝陶瓷和工藝化日用陶瓷生產出口基地,也是國際市場上工藝陶瓷和日用陶瓷的主要生產基地。

衛陶重鎮 瓷都驕傲

古巷鎮作為廣東省區域中心鎮之一,歷來以盛產陶瓷衛浴製品而享譽中外,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衛生潔具生產基地。古巷鎮的陶瓷企業以打造國際品牌為目標,依靠科技,爭創高、精、尖、優、特產品。近10年來發展迅猛,2004年古巷就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衛生陶瓷重鎮」,2006年又被授予「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今春,「國家衛生陶瓷模具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也落戶古巷。

在衛生陶瓷業的發展過程中,古巷鎮始終抓一個「特」字,以衛生潔具產品為主導,把古巷鎮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衛生潔具特色經濟專業鎮。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扎扎實實地開展以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更新花式品種、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從戰略上調整衛生潔具業的發展方向,積極引進高新技術設備,改造和提升傳統衛生潔具業。符合標準的產品是打開市場的基礎,在國家衛生陶瓷標準的修制訂工作上,古巷已取得話語權:「夢佳、康納、非凡、暢順、榮信」等被推選為中國建築衛生陶瓷標准技術委員會委員,「牧野、歐美爾」等被選為全國工業節水標准化委員會用水產品和器具用水效率分技術委員會委員,成為帶動行業實施標准化戰略的表率。

古巷企業的生產技術已擠入國內前沿,產品科技含量走在前列:國內其他產區所沒有的「牧野」中國紅、皇帝黃潔具,「歐陸」的一條龍生產電腦馬桶,「夢佳」的隧道窯和高壓注漿技術……還打造出「安彼」、「利發」、「植如」、「培興」、「東姿」、「依夢」、「皇馬」、「畔島」、「唯雅妮」、「鵬陶」、「穗陶」、「美隆」、「鷹陶」、「南國」、「名斯路」、「四海」等知名品牌。

陶瓷重鎮 潮州鳳塘

毗鄰楓溪、古巷陶瓷經濟區的潮安縣鳳塘鎮也充分發揮優勢,不斷完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陶瓷特色產業,提高產業規模、檔次和經濟效益。現已形成衛生陶瓷——藝術陶瓷——日用陶瓷為主配套齊全的陶瓷產業集群。該鎮繼榮獲「廣東省陶瓷專業鎮」稱號後,於2007年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為「中國陶瓷重鎮」稱號。

鳳塘鎮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交通四通八達,潮汕路、池漳路橫穿境內與鎮道相接,毗鄰楓溪區、揭陽市的揭東縣、潮州火車站,形成「三角」地帶,有利於帶動異地貿易的發展。隨著潮州市區逐步西移和楓溪、古巷陶瓷經濟的輻射作用不斷增強,鳳塘鎮區位優勢和後發優勢日益明顯。企業積極推進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素質,提升產品品位和競爭力。各陶瓷企業也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積極學習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和模式,大膽引進和運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更新花式品種,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目前,全鎮幾乎所有陶瓷企業都採用了先進梭式窯或推板窯。

鳳塘鎮現已打造出「恆潔」、「聯發」、「金澳特」、「都龍」、「卡朗妮」、「金盾」、「敏東」、「昌隆」等10多個知名品牌,並有「澳麗泰」等多家企業通過ISO質量認證、獲「綠色環境保護標志」。

今日饒平 活力四射

饒平是廣東產瓷名縣,瓷器生產歷史悠久,瓷土資源豐富,有近千年的陶瓷生產歷史,是廣東省四大陶瓷產區之一。明清時期我國的青花瓷器風行世界時,饒平九村一帶便是粵東出口青花瓷器的主產地。饒平的傳統釉下藍花工藝藍鯉魚盤深受拉美人喜愛,1959年被國務院選為國慶10周年慶典期間的餐具。新豐瓷廠生產的128頭釉下青花餐具於1961年被送到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部分釉下成套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在阿聯酋展覽。

改革開放後,饒平縣各地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上饒、饒洋、新豐、新塘、三饒、黃岡、錢東等鎮以科技強企和品牌建設為主攻方向,實施一批技改和技術創新項目,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培育打造名牌名標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產品,提升支柱產業整體素質,其中新豐鎮還被廣東省科技廳批准為「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

如今,一幢幢現代化廠房在這里拔地而起,一套套先進生產設備在這里安家落戶,一輛輛滿載瓷器的集裝車在這里啟程,產品遠銷歐美、日本、中東、非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就是饒平縣日用陶瓷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該縣現有300多家陶瓷企業,主營工藝、日用陶瓷,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工業體系。產業結構從原來單一的日用細瓷發展到日用彩瓷、藝術瓷、建築瓷3大系列;陶瓷產品也從傳統的碗、盤、杯、碟、湯匙五大類發展到通花藝術瓷、西洋美術瓷、湯鍋、魚盤、聖誕節用品、裝飾品、中西餐具、咖啡茶具及系列建築瓷等10大類3000多個花色品種,已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最大的日用陶瓷出口生產基地。

正是這一個個「國級」陶瓷產區的不懈努力,才有「中國瓷都」今日的輝煌。如今,「經營區域」的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頂著「國級金名片」前進的潮州人,正掀起一次又一次「中國瓷都」的發展熱潮。一個繁華的國際都市正在這里騰起!瓷都潮州將以全新的姿態傲立於世界都市之林!

潮州,名不虛傳的中國瓷都!

潮州,享譽中外的陶瓷基地!

潮州,指日可待的世界瓷都!

㈤ 現代,被評為中國瓷都的有——,——,——.

除景德鎮外,中國再評出了六個「瓷都」:2003年上半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福建德化召開會議,分別授予福建德化為「中國瓷都:德化」、浙江龍泉為「中國青瓷之都」、河南禹州為「中國鈞瓷之都」、福建永春為「中國陶瓷燈飾之都」;2003年9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在河北唐山陶瓷博覽會上授予唐山市「中國北方瓷都」稱號;2004年4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又將「中國瓷都」稱號授予廣東潮州。 由於除景德鎮外,其他」瓷都「都是一些協會根據各自的利益所評選出來的,不具備說服力,所以知名度並不高。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景德鎮成為「瓷都』是由於1000多年輝煌的陶瓷史形成的良好口碑,是群眾心目中的瓷都,而不是協會去評選出來的。也可以換句話來說,正因為景德鎮有1000多年領先世界的陶瓷史才有了」瓷都「這個獨特的詞。所以說」瓷都「是因景德鎮而產生的,是景德鎮的第二個名字。

㈥ 中國-東盟合作增添新動力,這對於中國來說有什麼好處

首先可以拉近中國和東盟當中各國家之間友好相處,同時也可以和他們建議一種利益聯盟 在中國和東盟的合作過程當中,其實也會產生各種小小的矛盾以及各種糾紛,在整個合作的大的過程當中,其實大部分都是互惠互利的,正是由於這個相互的利益所在,所以使得中國和東盟可以相互的合作 同時,這也是中國一次大好的機會,可以向全世界展現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種態度以及姿態。

在整個合作過程當中,並不是說只有中國有好處,同時東盟的各個國家都是非常佔有優勢地位的,在整個過程當中,各國家的人民聯合起來,他們在整個旅遊帶上可能會吸引更多的遊客過來旅遊 同時,他們也可能可以利用整一個合作圈,可以帶動各個國家的各種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經濟的快速發展 。

閱讀全文

與新動力陶瓷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