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醫患糾紛增多的原因

醫患糾紛增多的原因

發布時間:2021-08-12 02:40:05

Ⅰ 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頻發的原因有那些

本人根據工作經驗總結:
1、最大的因素是患者的期望過高,因為我們要專知道醫生不是屬神仙,不是所有病都能治癒。
2、社會上各地的不負責任的小媒體及記者誤導社會輿論導致的,因為醫患關系還是相對融洽的,發生糾紛的患者占患者總數的比例實在是很低。
3、大家都知道,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會產生糾紛或矛盾,現在部分患者往往很喜歡利用社會媒體將時間擴大化,扭曲化,在這里我要說的還是媒體,因為有些不負責任的記者為了利益將黑白顛倒,曲解醫院給予患者的解釋,進一步激化醫患的矛盾
4、有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導致患者死亡或未能康復等
5、醫院極小部分醫療技術缺陷
6、醫院存在極小部分醫護人員不負責任
7、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往往不願意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導致一起起惡性的醫鬧事故的發生

Ⅱ 為什麼醫患糾紛在增加

主要原因是:
一:醫療—腐敗 情況有增無減,醫護人員素質得不到提高;
二:百姓們的主人翁意識漸漸覺醒,不在一位屈服;
三:受害患者法律意識不夠強,處理事情不夠理智。

Ⅲ 醫患糾紛產生原因

醫患抄糾紛產生的原因無非就是醫院的醫生高高在上,態度不好。這跟他的職業病有關。畢竟你去醫院看病是有求於他,也只能求助於他。而患者心想,我是歡喜花錢來看病的,憑什麼看你的臉色,或者你給我並沒看的好,我錢也花了不少,所以跟他發生矛盾。前兩天我還因為買葯不方便,因為是鄉鎮上的,買了一些葯都要到他指定的醫院去買,所以到市長信箱去投訴了一下,今天他還打電話給我問什麼原因?你要是平時都像今天打電話這樣的態度,那麼哪裡還有什麼矛盾呢?

Ⅳ 近年來醫療糾紛發生和增長的原因

醫療制度不完善,葯物制度不公平。

患者維權意識提高。

Ⅳ 當今社會醫患糾紛尖銳醫患糾紛頻發的原因

(一)解決醫患糾紛的渠道不暢。根據法律法規規定,醫患糾紛有三條解決途徑,即:一是醫患雙方共同協商解決;二是衛生行政機關調解解決;三是直接向法院起訴。但是在規定中,均沒有涉及到醫患關系中的具體條款。
(二)患方自身原因。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法律制度逐步健全,患者的法律維權意識也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對醫院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醫療過失和差錯行為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是,由於醫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和受患者自身知識水平所限,容易對醫療效果產生過高的期望值,對病情的發展過於樂觀或估計不足,一旦治療效果與患者所期望的結果有所背離時就難以接受,從而導致發生糾紛。
(三)現行醫療事故解決機制明顯缺乏足夠的公平性和公信力。醫療糾紛主要由作為第三方的醫學會出具鑒定結論,但由於醫患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很容易導致鑒定結果簡單草率甚至偏向醫院。醫學鑒定短則半年,長則一兩年,患者及家屬等不及,致使醫療官司久拖不決。司法程序耗時又費錢,醫療暴力事件往往成為獲賠最見效的手段。「小鬧小賠,大鬧大賠,不鬧不賠。」一旦暴力襲醫事發,政府出於維穩,往往不分青紅皂白要求醫院「花錢買平安」。

Ⅵ 為什麼產生這么多醫療糾紛如何解決

一,醫療糾紛及醫療事故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近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醫療事故的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二,分析近年來發生的各類型醫療糾紛及事故,幾乎都能從責任方面找到教訓。如工作不認真,制度不落實,說話隨便、不講技巧等。因此,我覺得要做好防範醫療糾紛工作,就必須強化各級各類人員的責任意識。
三,誰也不願意看到醫療糾紛的發生,因為醫患雙方的意願都是一致的。作為醫生,跟患者患兒一定要加強溝通,相互理解和信任。醫學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領域,患者首先要信任並遵守醫生的囑托,主動配合醫生的治療和檢查,同時了解一些疾病常識。而「醫者父母心」,醫生也要以一種和善、耐心的態度對待焦急的患者,建議作相關檢查和治療時,要向家屬交待清楚。這樣才能從主觀上防止糾紛的發生,從而保證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讓患者得到及時治療,盡快康復。

Ⅶ 造成醫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一)患者方面的原因

患者法律意識逐步增強 患者及其家屬等正確和不正確地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法律規定了患者的知情權,於是,不少患者經常行使這種權利,有的行使得正確,由於我們醫務人員的原因導致矛盾的產生,也有的患者不正確地行使知情權,對於醫療人員的合理拒絕非常不滿,並且往往導致矛盾的產生。還有一些患者或其家屬等人,對醫療的期望值過高,認為我在醫院花了錢,醫院就得給我治好病,於是,當出現的醫療結果不是他們所期望的結果時,就將抱怨、憤怒發泄到醫務人員身上,認為是醫務人員侵害了他們的利益,出於感情因素或者經濟考慮,將矛盾激化,形成糾紛,有的還要法律訴訟。

患者經濟意識逐步增強 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及失常經濟的影響,醫療費用快速增長超出群眾心裡承受能力,導致患者不滿。多數老百姓不太清楚現行醫療改革的服務體制,或受大眾媒體的誤導總把看病難、看病貴矛盾的對准醫療機構。殊不知葯價高是多部門,多機構的原因。首先,葯價的高低與生產廠家有關。目前大多數葯廠經營艱難,為了生存,只好選擇生產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的葯品。其次,葯品的流通要經過多個環節層層批發,層層加價,必然導致葯價高。更重要的是目前醫院仍屬於福利性質,葯價仍是國家物價部門制定的,醫院無權定價。另者因近年科技的發展,診療技術隨之發展,檢查及治療手段增多,費用也隨之增高[2]。

(二)醫護人員方面的原因

醫德醫風不正 「治病救人」本是醫生應盡的職責,但少數醫務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醫療文書書寫不規范,對患者檢查不全面。工作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不高,有部分醫務人員受經濟利益驅動,為患者治療時,開大處方,拿葯品回扣,甚至讓患者作不必要的檢查,這些不正常的行為敗壞了醫生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使患者對醫生產生不信任感。

醫患溝通欠缺,醫護人員服務意識不強 因為醫患關系在醫療活動中體現在多方面的角色不對稱性,特別是對醫學的理解和相關知識的擁有上優劣勢明顯存在差異。正是這些差異的存在影響了醫患之間的溝通。因此,個別醫務人員服務態度不端正,服務意識淡漠,缺乏對患者的同情心,在工作中解答患者問題,不耐煩,簡單生硬,缺乏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嚴重製約著醫患關系的發展,進而導致醫療糾紛發生。

醫院管理落後,制度不健全 由於醫院制度不健全,職責不明確,科室各自為政,不顧患者利益和整體利益;管理手段落後,對來訪者接待處理不利,使本可以平息的矛盾升級為醫療糾紛。如:檢查不認真,不能履行好告知義務,病案管理、醫療質量管理等措施不到位,對醫學資料不能很好保管,不注意保護患者隱私、醫用材料質量有瑕疵、收費記帳登記錯誤等存在諸多薄弱環節,留下易引起醫療缺陷的易發科室、易發因素、易發時間,這些都是糾紛增加的主要原因。

輿論導向失之偏頗,推波助瀾 醫療界與其他行業一樣,均存在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的不足。少數人員有收受紅包、回扣等違紀現象,但那絕不是主流。新聞記者未必熟悉醫學專業知識,使得部分媒體對醫療糾紛的報道帶有一定片面性,誤導了群眾,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醫患矛盾。中國醫協收回1950份調查表結果表明:媒體對醫療糾紛的報道客觀全面僅為1.64%,比較客觀17.7%,不客觀為80.66%,這些嚴重影響醫院的形象和聲譽。新聞媒體不適宜的報道及一些社會因素的干擾、參與也對醫療糾紛的發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醫患糾紛增多的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