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戶口認定的法律依據
一、農業戶口與非農戶口,沒有區別,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2014年07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就
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提出3方面11條具體政策措施,標志著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與
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和由此衍生的藍印戶口等戶口類型,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
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二、戶籍制度改革,需要一個過程,不少戶口薄還保留著農業戶口與非農戶口的區別(暫
時)。原來戶口薄首頁上有「戶別欄」有標注,是「非農業戶口」即城鎮居民、「農業戶口」則農村居民。這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也是對城鄉二元制結構的默認。根
據《意見》要求,將來所有居民,不管是農村還是城鎮的,也不管從事什麼職業,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② 侵權是什麼意思
侵權是指一種侵害他人權益的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也可以稱為一種侵害行為。
侵權行為的分類:
(1)按構成要件分
一般侵權行為:指行為人基於過錯直接致人損害,因而適用民法上一般責任條款的行為。
特殊侵權行為:行為人雖無過錯 但依民法特別責任條款或民事特別法應承擔責任的行為 。
(2)按侵害對象分
侵害人身權行為:包括侵害他人身體和心理的行為。
(3)按致害人的人數分
單獨侵權行為:致害人僅為一人的侵權行為。
共同侵權行為:致害人為二人以上的侵權行為 致害人應負連帶的損害賠償責任。
(4)按行為性質分
積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積極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消極侵權行為:指致害人以消極不作為的形式致人損害的行為。
(2)戶口登記侵權認定擴展閱讀
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一、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二、侵權民事責任的特徵
1、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2、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3、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4、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是1958年出台的,如果不依法登記戶口,要追究責任
沒人願意成為黑戶,黑戶大多是因為父母超生,或父母沒有結婚證等原因辦不到戶口,沒有戶口的人生活是極其不方便的,特別是上學問題。
④ 侵犯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每個人都享有姓名權,而且姓名權不容他人侵犯,侵犯姓名權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承擔侵權責任需要了解其構成要件,否則是不用承擔責任的。所以,小編在下文解答一下侵犯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侵犯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哪些?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於權利主體、不利於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後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後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並無實質差別,但是由於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一,受害人只要證明其姓名權受到侵害即可,無須證明損害後果的存在。
二、侵犯姓名權的表現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屬於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於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侵犯姓名權必須有損害的結果,且存在因果關系,這樣才能認定為侵犯姓名權。當事人發現他人侵犯了自己的姓名權,一定要及時採取法律手段維權。若需要法律幫助,小編建議登錄網站找專業律師服務,這是很有幫助的。
延伸閱讀:
侵害姓名權的形式具體有哪些
干涉姓名權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使用姓名權的限制有哪些
⑤ 中國《戶口登記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17、18條的規定,需更改名字,可向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請,並把需要改名的理由寫充分,到當地派出所戶籍室辦理。戶口登記機關認為有必要時,將向申請人索取有關證明。18周歲以下的人需變更姓名,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18周歲以上,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⑥ 公安局不給辦理戶口事宜可以告侵權嗎
你好,可來以投訴解決的源。
1、公民辦理戶口,應到公民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公安派出所應當將各類戶口登記、居民身份證的辦理條件、時限、程序、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公開,嚴格按照有關法規和政策,秉公辦事,主動接受監督。公民符合戶口辦理條件的,公安機關應按照規定辦理,不能辦理的應告知明確理由。
2、公安部門規定:各級公安機關要採取定期檢查、抽查和走訪群眾等多種形式加強監督,及時發現、糾正存在的問題。對違反本規范的,由直接責任人和主管領導登門向群眾賠禮道歉,並根據情節給予通報批評、扣發獎金、離崗培訓、行政處分等。
3、因此,只能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辦理戶口,派出所拒絕辦理的,可以到上級公安機關投訴或者舉報。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
第十七條 戶口登記的內容需要變更或者更正的時候,由戶主或者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戶口登記機關審查屬實後予以變更或者更正。 戶口登記機關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申請人索取有關變更或者更正的證明。 第十八條 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 一、未滿十八周歲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二、十八周歲以上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⑧ 名字侵權是什麼意思
《民法通則》 [1] 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冒用。
《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侵權表現
編輯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盜用和冒用姓名的區別:盜用主要指盜取某人姓名,自己不一定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盜用B的姓名,向C說自己是B的好友,騙取C的信任從而獲得某種利益。冒用則是冒用某人姓名,自己扮演的就是姓名者本人。如A說自己就是B,進行欺騙從而獲得某種利益。
姓名權屬於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於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
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姓名權的法律特徵
第一,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權;
第二,姓名權的客體是自然人對自己人格的文字標識的專有權。姓名權的核心問題就是專有權,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權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
第三,姓名權的基本義務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權是絕對權、對世權,除了享有姓名權的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義務主體,都負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權的義務。
⑨ 父親向派出所為子女申請辦理戶口登記,其所形成的法律關系是否屬於民事法律關
民事法律關系應滿足以下幾點:
第一、由民事法律規范所調整
第二、由民事法律規范確認和保護
第三、社會關系
戶口登記,屬於公共管理范疇,由《戶口登記條例》調整,不屬於民事關系,屬於行政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