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沒有責任認定的交通事故糾紛

沒有責任認定的交通事故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11 22:51:14

A. 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該如何起訴

澄江鎮 李某 答: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的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司法實踐中認定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必要證據,如果沒有此項證據就不能以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為由提起訴訟。

B. 沒有事故責任認定書可以起訴嗎

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也是可以起訴的。

2004年5月1日生效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與《辦法》相比,《道路交通安全法》明顯淡化了公安機關對道路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該機關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僅是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而不是提起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訴訟的「必要證據」。

換言之,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時,處理交通事故固然可以以此為依據,若沒有該《認定書》,而有其他證據能夠證明交通事故發生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的,同樣也是可以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的規定,當事人起訴只要符合該條規定的「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人民法院受理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等四個條件,法院就應當受理。

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後,當時沒報警,但是只要你能提出充分的證據證明事故發生的基本事實、成因,可以就此確認當事人的責任,那麼,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訴權同樣會受到法律的保護。

(2)沒有責任認定的交通事故糾紛擴展閱讀:

交通事故私了注意:

另外,現在輕微事故私了的情況較多,如草率私了,自行撤離現場後,責任方不履行義務,受害方提供不出交通事故證據,又因現場變動,證據滅失,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受害方可能會喪失訴權。

正確的做法是,交通事故發生後,雙方當事人應當以書面形式私了,協議上一定要寫清楚,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天氣、當事人姓名、聯系方式、機動車駕駛證號、機動車牌號、保險憑證號、交通事故形態、碰撞部位,對損害賠償協商處理內容等,最後雙方當事人簽字。

如果責任方不履行義務,則受害方可以依據協議書,要求交通事故認定部門進行認定或直接到法院起訴。

C. 法院為什麼會受理沒有事故認定書的交通事故訴訟,會怎麼判決

只要符合立案條件,即使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法院也會依法立案,會依據其他證據對案件作出判決的。

D. 交警隊只有事故證明但沒有責任認定書能不能起訴民事賠償

交警隊只有事故證明但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能起訴要求民事賠償。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條的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分別送達當事人。
再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對於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人身、財產損失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因交警部門未認定責任的,如法院通過審理也不能確定事故責任的,則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的規定來處理賠償問題。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後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五十條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無法查清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證明,載明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情況及調查得到的事實,分別送達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E.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沒有明確責任,如何打官司

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沒有明確責任,如何打官司?」:由當事人各方舉證證明各自的責任大小。比如:你可以將對方「貨車多項不合格,特別是制動系統」、 「貨車撞紅燈」的證據提供給法院,由法院來確定各方的責任大小、賠償比例。2、騎車人在斑馬線上不推行、而是騎行的,是違規,一般是主次責任,貨車主要責任。3、「如果打官司,傷者勝訴的機會多大?得到的賠償百分比大概多少? 」:(1)這不好說。能得到賠償是肯定的,但賠償多少就得看證據情況了,你說得多少的賠償算是用勝訴呢?90%還是60%?(2)能得到百分幾的賠償得看證據情況。從你所說情況看,主次責任,一般賠償是60%-90%。4、「如果不打官司,保險公司可否根據交警的賠償調解書進行賠償?」:可以。但需要你方的各種票據。需要注意的是:在達成最終調解意向之前,票據原件不能輕易給對方或是保險公司:那是原始證據,一旦沒有了、對方又反悔不再賠償,你們想起訴就沒有證據了。5、「賠償調解書中的賠償比例雙方自己定的話,保險公司會不會按照這個比例進行理賠?」:不會,保險公司只按照法律規定的限額進行賠償,不管你們之間的實際損失是多少。超過保險限額部分,應由車主或司機賠償。6、「打官司大概要花多少錢?」: 訴訟費按你請求的數額來計算,不超過1萬元的50元;10萬元以下,標的額(就是你索賠的數額)×2.5%-200元;20萬元以下,標的額×2%+300元;

F. 沒有責任認定書的道路交通事故該如何處理

但是在廣大農村的鄉鎮公路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公安機關在出警後,以該公路不是道路,不屬於道路交通的管轄為由,出具一份告知書給當事人,不作責任認定。在這種情況下受害方當事人為了獲得必要的損害賠償,起訴至法院,要求法院維護其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公安機關僅以鄉鎮公路不屬於道路為由,而不作責任認定,該做法可能涉嫌不作為。根據國務院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列》第39條的規定公路是指經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定的城間、城鄉間、鄉間能行駛的公共道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列》第2條的規定本條列所稱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從這兩部行政法規中可以看出,鄉鎮公路是應當納入道路交通管理范疇的,公安機關以其不屬於道路而不作責任認定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當事人完全可以就公安機關涉嫌不作為的行為向法院起訴。但是作為當事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後,最想獲得的恐怕不是公安機關上述行為是否違法的行政判決,而是肇事方給予自己的必要賠償,所以當事人選擇了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在實踐中,有人認為沒有責任認定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法院不應當受理,因為其不符合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受理條件,即使法院在受理後也應當裁定駁回起訴。筆者認為這樣做有兩點不妥:第一,沒有考慮到當事人的法律救濟問題。訴諸司法獲得救濟是當事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最後一道保障,如果法院在這個問題上也採取推脫不管的態度,無意於將當事人置於一種救濟無門的境地。第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在1992年有個關於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指出當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問題提起民事訴訟時,除訴狀外,還應提交公安機關製作的調解書、調解終結書或該事故不屬於任何一方當事人違章行為造成的結論。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的法院應當受理。這就明確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的受理條件,但是並沒有排除該類案件對《民事訴訟法》的適用。也就是說,當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起訴時的,如果不符合該類案件的受理條件,但是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法院還是應當受理,只是將其作為普通的民事侵權案件予以受理。 將沒有責任認定的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作為普通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予以審理,對法院和當事人來說都是有一定困難的。首先,公安機關是法定的專門的責任認定機關,如果他們都不作或不能作出相關的責任認定,試問辦案法官又怎麼能夠僅憑幾張現場勘驗圖和當事人的陳述就作出責任劃分?即使作出了劃分,該劃分結果的准確性和權威性也是應當得到質疑的,畢竟法官不是認定交通事故的專業人員,也沒有必要掌握這門專業技術。其次,對於當事人來說,在庭審中按照過錯責任原則,誰主張誰舉證,受害方就必須針對對方在該事故中的過錯進行舉證,如果舉證不能,必然會導致敗訴的結果。在公安機關對事故已作出了責任認定的情況下,當事人只需向法院提交該事故的責任認定書作為證據,法院便可直接依據責任認定的結果判斷出誰有過錯以及過錯的大小,並作出最終裁判。但是,在沒有責任認定的情況下,當事人除了能夠證明自己受損害的事實外,恐怕再難找到有效的證據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其最終的結果,也只能是因其不能證明對方在該事故中的過錯而敗訴。 筆者認為,對於機動車造成非機動車或行人損害的交通事故可以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核心內容是無過失不能免責,除非該事故是由於受害方的故意引起的,在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這一原則被《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第44條予以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機動車造成非機動車或行人重傷或死亡的結果,即使其沒有過失,也應當承擔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該條款在司法實踐中被廣泛的運用。但是如果要在普通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中適用這一原則,就必須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目前非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還沒有被明確的列為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非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實質上就是道路交通事故,只是因為其沒有責任認定而被不得已的作為普通的民事侵權糾紛予以審理,所以法院完全可以適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44條的規定來處理該類案件。同時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法律人道性的要求,人道性是現代民法中不可缺少的價值意蘊。當受害方遭到機動車的損害致傷、致殘、致死時,無論是社會還是法律都應當對他們哪怕是其過錯的行為抱以寬容,都應當予以最大限度的救濟,他們因為事故而遭受了災難,已成為弱者。另一方面,機動車是優者,是致害者,是避免事故發生的主要方面,適當的加重其責任,更有利於避免事故的再發生。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非機動車和行人是占絕大多數的,機動車僅佔少數,而前者與後者相比,在道路上恰恰處於弱勢的一方,當兩者的利益發生沖突時,法律更應該傾向於弱勢的一方,這樣不僅可以保護多數人的利益,同時也能使受害的弱勢的一方獲得有效的法律救濟。這里強調的是有效,正如前面所述,如果受害方在訴訟中因舉證不能而敗訴,從形式上看,其獲得了法律救濟,但在實質上敗訴意味著一無所獲,這和沒有救濟是一樣的。 將本應屬於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案件作為普通的民事侵權案件審理,繼而又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這樣做確屬無奈。雖然明知道公安機關不作責任認定的行為欠妥,法院卻不能主動的去審查,也不知道當事人是出於懼怕警察,還是信賴法院?其最終選擇了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這再一次說明了法院是當事人獲得法律救濟的最後一道保障,從而更應該千方百計的為當事人選擇一條有效的救濟途徑,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秦 朗

G.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就不能以交通事故立案嗎法律依據是什麼

依法是應該給立案的,但是法院會找各種理由不給立案....
我就剛剛遇到這樣的事情,哪個法院就不說了。
當事人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對方是熟人,承認全責並承諾負擔醫療費,所以就沒報警,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其後對方反悔不想給醫療費,當事人到法院起訴,由於沒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法院不給立案,讓當事人到被告住所地立案...

H. 沒有責任認定書的交通事故

這個不是咨詢責任的問題,關鍵是證明和對方車輛接觸,發生碰撞。如果沒有接觸,不是他撞得可能就不賠償了。如果接觸,就應全賠,因為逃逸了。

可以申請傷殘鑒定,由法院指定鑒定機構,開具鑒定委託書。

閱讀全文

與沒有責任認定的交通事故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