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全面覆蓋原則 和 多餘指定原則的適用問題
這是兩種判斷侵權的方法,
多餘指定原則是說物體的特徵比權力要求中的特徵要少,但是權力要求中的特徵明顯是因為書寫不完善造成的有多餘的特徵出現,如果把這些多餘的特徵去掉,則物體的特徵和權力要求中的特徵一樣,認為是侵權的,是保護專利權人的一種方法。
全面覆蓋原則很簡單,就是指物體的特徵比權力要求中的特徵要多或者一樣,侵權毫無疑問。
❷ 專利全面覆蓋原則..舉例說明
一把椅子,包括一凳子和一靠背。那麼凳子就覆蓋了椅子,椅子則不能覆蓋凳子。
也就是說,
如果椅子申請了專利,別人生產凳子,不侵權;
如果凳子申請了專利,別人生產椅子,侵權,因為生產的椅子中包括凳子專利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全面覆蓋)。
❸ 如果專利之間側重點不同,但是我的想法一些末端細節和另外的專利相同,算侵權嗎
如果是技術發明類的專利,申請的是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在進行侵權對比的時候,適用的是全面覆蓋原則,也就是看涉案專利的所有技術特徵,是否在被控侵權產品上都能找到。如果都能找到,那麼可以判定被控侵權產品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有侵權的可能。如果有至少一個技術特徵在被控侵權產品上找不到,侵權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❹ 怎樣適用「全面覆蓋原則」
。即僅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相同,連技術特徵的文字表述均相同。
2.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必要技術特徵完全相同。所謂完全相同,是指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相比,其專利權利要求書要求保護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均被侵權物的技術特徵所覆蓋,在侵權物中可以找到每一個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
3.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技術特徵使用的是上位概念。侵權物中出現的技術特徵則是上位概念下的具體概念,亦屬於技術特徵相同。
4.侵權物的技術特徵數量多於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相比,不僅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而且還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
上述四種情況,均屬於仿製侵權或稱相同侵權,可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判定被告之行為構成侵權。
❺ 我有使用新型專利,對方的權利要求1里捨去了現有技術特徵,其它都一樣。算侵權嗎
首先明白,專利屬於被動保護,如果沒有人起訴你侵權,你才會被判斷甚至認定為侵權行為。
專利侵權如果在難以確認的情況下,離不開主觀評斷。
如果生產的產品,在結構或者其他方面與專利文件(而非產品)中所描述的差不多,容易構成混淆的,一般判定為侵權行為。
你可以參考如下解釋:
專利侵權行為的判定原則
(一) 等同原則
在專利侵權判定中,當適用全面覆蓋原則判定被控侵權物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適用等同原則進行侵權判定。等同原則,是指被控侵權物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徵經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保護的技術特徵進行比較,從字面上不相同,但經過分析可以認定兩者是相同的技術特徵。這種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物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等同物應當是具體技術特徵之間的彼此替換,而不是完整技術方案之間的彼此替換。適用等同原則判定侵權,僅限於適用被控侵權物中的具體技術特徵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相應的必要技術特徵是否等同,而不適用於被控侵權物的整體技術方案與獨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技術方案是否等同。
(二) 全面覆蓋原則
又稱全部技術特徵覆蓋或字面侵權原則。即如果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則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當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採用的是上位概念特徵,而被控侵權物採用的是相應的下位概念特徵時,則被控侵權物落入專利的保護范圍。被控侵權物在利用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仍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此時不考慮被控侵權物的技術效果與專利技術是否相同。被控侵權物對在先專利技術而言是改進的技術方案,並且獲得了專利權的,則屬於從屬專利。未經在先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從屬專利也覆蓋了在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三)技術特徵完整對待原則
即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內容作為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看待的原則。進行侵權判定時,應當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與被控侵權物的全部技術特徵逐一進行對應比較。一般不將專利產品與侵權物品直接進行侵權對比,但專利產品可以用於幫助理解有關技術特徵和技術方案。
(四) 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的原則
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而言,以說明書及附圖解釋權利要求的,應當採用折衷解釋原則。既要避免採用「周邊限定原則」,即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與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保護范圍完全一致,說明書及附圖只能用於澄清權利要求中某些含糊不清之處;又要避免採用「中心限定原則」,即權利要求只確定一個總的發明核心,保護范圍可以擴展到技術專家看過說明書與附圖後,認為屬於權利要求保護的范圍。折衷解釋則處於這兩種極端解釋的中間,應當把對專利權人的合理正當的保護與對公眾的法律穩定性要求的滿足及其合理利益的保護結合起來。
(五) 專利權有效原則
即原告請求保護的必須是一項受中國專利法保護的有效專利權:(1)行為人所實施的專利是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照法定程序授予的專利,而不是由外國專利局授予的權利。(2)行為人所實施的專利仍然受法律保護。(3)如果行為人所實施的對象,只是已被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受理,但尚未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在該項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以前,不發生專利侵權問題。
(六) 多餘指定原則
即在專利侵權判定中,在解釋專利獨立權利要求和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將記載在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明顯附加特徵(即多餘特徵)略去,僅以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的必要技術特徵來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判定被控侵權物是否覆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該技術特徵不存在專利權反悔的情形。法院不應主動適用多餘指定原則,而應當以原告提出請求和相應的證據為條件。對發明程度較低的實用新型專利,一般不適用多餘指定原則確定專利保護范圍。適用多餘指定原則時,應適當考慮專利權人的過錯,並在賠償損失時予以體現。
(七) 禁止反悔原則
即在專利審批、撤銷或者無效宣告程序中,專利權人為確定其發明創造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通過書面聲明或者修改專利文件的方式,對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作了限制承諾或者部分放棄,並因此獲得了專利權;而在專利侵權訴訟中,法院適用等同原則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應當禁止專利權人將已被限制、排除或者放棄的內容重新納入專利保護范圍。當等同原則與禁止反悔原則發生沖突時,即原告主張適用等同原則判定被告侵犯其專利權,而被告主張適用禁止反悔原則判定自己不構成侵犯專利權的情況下,應當優先適用禁止反悔原則。
❻ 全面覆蓋原則的全面覆蓋原則的適用范圍
1.字面侵權。即僅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相同,連技術特徵的文字表述均相同。
2.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必要技術特徵完全相同。所謂完全相同,是指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相比,其專利權利要求書要求保護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均被侵權物的技術特徵所覆蓋,在侵權物中可以找到每一個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
3.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技術特徵使用的是上位概念。侵權物中出現的技術特徵則是上位概念下的具體概念,亦屬於技術特徵相同。
4.侵權物的技術特徵數量多於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相比,不僅包含了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而且還增加了新的技術特徵。
❼ 什麼是專利全面覆蓋原則如何處理專利侵權事件
什麼是專利全面覆蓋原則?專利技術是經濟利益轉化的重要工具,通過專利技術做許可、做轉讓都能為專利人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但是對於缺乏專利技術的一方免不了會對技術方進行專利技術剽竊,如今專利市場還是存在著很多亂象的例子,專利侵權不斷,但是有些專利人有時候還會因為迫於專利侵權訴訟費用而放棄維護自身的專利權利。什麼是專利全面覆蓋原則專利不訴訟就是對專利侵權的縱容,為了了解專利侵權的不同表現我們需要了解下專利侵權的一些原則,一般原則包括等同、多餘指定原則和全面覆蓋原則,我們今天主要了解下全面覆蓋原則,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侵權判定中的一個最基本原則,所謂全面覆蓋原則,是指如果被控物或者方法侵權成立,那麼該產品或者方法應該具備專利權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每一項特徵,缺一不可。常見的表現方式有字面侵權,即僅從字面上分析比較就可以認定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必要技術特徵相同,還有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必要技術特徵完全相同。所謂完全相同,是指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的技術特徵相比;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技術特徵使用的是上位概念。侵權物中出現的技術特徵則是上位概念下的具體概念,亦屬於技術特徵相同。專利侵權中全面覆蓋原則是專利認定侵權的重要方式,可以通過這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來確定專利是否完全的侵權,這是評定專利侵權的重要途徑,專利維權的手段有很多,首先可以雙方協商有關侵權事項的解決方式,實在不能解決的就只能通過法律方式來解決了,但是需要提醒專利人的是專利申請授權是保護專利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