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藍硅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山東藍硅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157),地處山東省濱州市,處於國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腹地,是一家專業從事液化天然氣(LNG)的液化、儲存、運輸及終端應用全產業鏈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主導產品有LNG、LNG/L-CNG汽車加氣站、LNG車用供氣系統、LNG船用供氣系統、LNG儲罐、低溫液體運輸車、低溫液體罐式集裝箱。 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佔地面積三百六十畝,廠房50000平方米,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LNG產業裝備的設計、製造、銷售與服務。公司現有員工數百名,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70名,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21名,研發人員5人,通過與江蘇理工大學、中國重汽北奔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技術合作,不斷提高LNG產業裝備製造技術,新能源LNG汽車供氣系統技術處於國際現金技術,是國內最為成熟的技術產品。 公司通過與內蒙古北奔重汽集團、中國重汽、中國一汽、東風二汽等重卡整車生產企業建立戰略性合作,為他們提供匹配的汽車LNG燃料供應系統,共同推進我國LNG汽車產業的發展,現已在新疆、內蒙、陝西、山西、山東等地批量投入LNG重型卡車、LNG公交客車。 為了有效治理大氣污染,響應國家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號召,公司致力於國內外中小型LNG產業鏈清潔能源的行業解決方案,公司將繼續秉承「勵精圖治、銳意創新、追求卓越、開拓進取」的企業精神,以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為核心,不斷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目標成為世界高端能源裝備領軍企業,為推進我國LNG清潔能源及再製造產業發展、實現節能環保的戰略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法定代表人:郭新海
成立時間:2013-04-22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627200007027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濱州市長江五路渤海二十一路西500米路南
Ⅱ 山東大學(青島)的辦學條件
山東大學濟南、威海、青島三個校區,探索中國特色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辦學模式。
三大校區在山東大學的統一管理下,對各自的學科進行布局,目的就在於提高辦學質量。為此,山東大學與濟南、威海、青島三市均將簽訂「名校名市」協議。
根據發展規劃,山東大學2011年將探索完善一校多地辦學的發展模式,為形成「山東大學系統」做好體制機制設計。而在未來,將形成濟南、青島、威海三地辦學、一體發展的「山東大學系統」,三地校園的具體稱目前尚未明確。「山東大學系統」是山東大學更新辦學模式的一次嘗試,核心的問題就是要建設青島校區。
將來山東大學可以表述為「山東大學」、「山東大學(青島)」、「山東大學(威海)」。其中,青島校區辦學實現了高端性、國際性、特色性、標志性和綠色性。 「山大青島校區第一期是理工學院以及高端人文學院,這個建設方向和青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市教育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龍頭」城市,青島今後將需要大量理工類的高端人才,青島的地域優勢加之山大的高校品牌優勢,前景非常理想。
山東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也稱,分校設立的院系主要是理工科的,因為要為建設藍色經濟區服務。
山大規劃部門表示,根據學校的整體發展思路,青島校區定位於以理工科為主,輔之以其他必要學科的綜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校區,青島校區建成後在院系設置時將會有生物類學科。根據定位,青島校區理工科的發展將做增量考慮,而不是現有學科的整體搬遷和調整。
據青島市教育局有關人士透露,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第一期是理工學院,這個建設方向和青島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因為作為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龍頭」城市,青島今後將需要大量理工類的高端人才。
2013年3月14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到山東大學調研工作。山東大學校長張榮在作情況介紹時透露了青島校區的學科布局,即以「存量調整為主、增量發展為輔」,規劃建設海洋科學與工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能源環境工程、信息科學技術和管理學科5大學科集群,以及個別基礎科學和人文社科學科方向。 徐顯明透露:「和山東大學的濟南和威海兩個校區相比,青島校區要凸顯高端性和國際性。不少國內外研究機構都有重大科研項目的中國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島校區,我們將打造東方高等研究中心。定位於理工科研究型校區的青島校區,其特色是側重為有山東地域優勢的海洋經濟、藍色產業服務,重點發展新興高新學科;另外,在青島校區本身的建設上,我們將會把校區打造成低碳、環保、生態的綠色校園。」
總招生規模不擴招
據了解,自2004年以來,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計劃基本維持在每年萬人以上,2010年及2011年校本部減招至6500人,威海校區為3500人。2012年,山東大學宣布對本部和威海校區一體化招生,本科招生規模仍維持在1萬人。
根據「攀越計劃」中的人才培養主要指標,2015年和2020年,山東大學本科招生規模均為1萬人。這一數字表明,在2020年前,山大本科生將穩定在1萬人的規模,不再擴招。同時,該校碩士生招生規模將從2015年的每年5500人上升至2020年的6500人;博士生招生規模由2015年時的1500人升至2020年時的2000人。 山東大學對該校「青島校區校園總體概念性規劃方案」進行公示。從規劃方案上看,青島校區面朝大海,並有一條大道從校園里延伸到大海中的碼頭上。校園內將建設博物館、圖書館、國際交流中心、劇院及國際宿舍區、行政中心、學生宿舍區、學院院落、運動中心、學生中心、購物中心等。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選址即墨市鰲山衛街道,佔地3000畝,第一期工程是山東大學的理工學院,計劃用地1300餘畝。青島校區將成為山大的第八校區,建成後可容納3萬名學生,山東大學也將成為全國在校生規模最大的大學。在此之前,山東大學已在濟南和威海有了校區,其中在濟南的校區被分割為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和興隆山校區,現有校區面積總和為5355畝。青島校區的土地為青島市政府以無償劃撥形式給予。
山大方面表示,不少國內外研究機構都有重大科研項目的中國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島校區,山東大學將打造東方高等研究中心,同時開設國際教育學院,聚集一流專家、一流院系、一流科研機構。其特色是側重為有山東地域優勢的海洋經濟、藍色產業服務,重點發展新興高新學科。
半島藍色經濟區是山東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區,而青島則是這一核心區的「龍頭」,同時青島在總部經濟、港口經濟方面的輻射能力也在逐步顯現。國內一些高校紛紛選擇將本部搬遷到青島,或是在青島設立分校和產學研基地。青島擁有學歷教育高校22所,其中包含兩所軍校,本科學歷高校達10所。
為建設一流大學,山東大學提出了「四大措施」,第一便是構築「濟南-青島-威海」的「山東大學系統」。這個系統的建設有助於山大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根據美國ESI統計,山東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5個學科進入了世界前100強。當一所大學有十幾個學科能夠進入世界前100強的時候,可以說就是世界一流大學。
青島校區還將會根據青島發展定位,設計一些支持區域經濟發展的學科,比如生物、金融、海洋海事研究等。具體的專業仍未確定,學校的學科設計委員會正在制定中。
山東大學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山東大學每年的招生計劃在1萬人左右,其中大約有3000多人在威海校區就讀。山東大學(威海)的錄取分數線都在山東省一本線以上,以2014年的錄取線為例,其中文科高出一本線43分,理科高出一本線61分。而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遷入青島後,知名度和招生情況都比過去好了許多,不少高校過去在重點本科線附近徘徊的專業分數線迅速攀升了十幾二十幾分,而許多二本專業分數也迅速逼近一本線,成為熱門專業。
發展藍圖
山東大學要在青島籌建新校區的消息從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傳出後就備受外界關注。據介紹,新校區選址在即墨鰲山衛街道,佔地面積為3000畝。
在此之前,山東大學已經在濟南和威海擁有了兩個校區,其中山東大學在濟南市的校區被分割為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和興隆山校區6個校園,現有校區面積總和為5355畝,青島校區的面積幾乎將是所有校區中面積最大的。
領導關懷
2012年3月17日上午,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奠基典禮在青島即墨市舉行。
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在奠基儀式上表示,把山東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是「十二五」期間山東省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建設,對於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希望山東大學努力搞好青島校區建設,按照把青島校區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研究基地、高新技術孵化轉化基地和高端國際交流學術基地」和「中國最美麗校園」的建設目標,為服務於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服務於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服務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示範區建設做出獨特貢獻。
青島市委書記李群表示,百年山大時隔54年再次回歸青島,印證了山東大學與青島這座城市的不解之緣。建設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有利於青島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拔尖創新人才,推動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有利於帶動和提升青島的人文品味和城市品質,從而更好地推動青島的發展。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表示,該校正著力構建「統分結合、優勢互補、各具特色、一體發展」的「山東大學系統」。青島校區的建設,將會使該系統變為現實。這是山東大學對中國高校辦學模式的創新性探索,將有助於拓展新的辦學空間,匯聚高層次優秀人才,推動學科更新換代,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項目位於青島即墨市鰲山灣畔,建設周期預計五年。奠基開工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項目一期工程將建起近3萬平方米的教學樓區,可容納近萬名新生入學,規劃建設成為我國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重要中心、國際文化融合和學術交流的高端平台、最能體現中國高校特點的標志性校園之一。
2013年4月3日下午,青島市市長張新起一行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現場進行工作調研。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廣正,山東大學常務副校長王琪瓏等一同調研。張新起對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建設的快速推進表示肯定,認為青島校區建設質量控制效果良好、現場規范有序、施工安全文明。他要求陪同考察的青島市各有關部門負責人,要提供各方面支持,幫助山東大學解決青島校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青島校區按計劃啟用創造良好的建設環境和條件。王琪瓏一同考察教學樓E區的現場施工進程,並介紹了青島校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建設分期實施的情況。青島市政府秘書長李眾民,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孫繼,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哲,市發改委主任朱培吉,市教育局局長徐劍波,市規劃局局長王亞軍,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即墨市委書記劉贊松,藍色矽谷核心區管委會主任韓守信,國信集團總經理王建輝以及鰲山衛街道辦事處有關負責人等陪同調研。山東大學發展規劃部部長、青島校區建設辦公室主任孔令棟參加調研並介紹了目前校區場地平整、臨時水電、教學樓E區施工建設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