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頻繁降價背後 是特斯拉不懂消費者 還是我們不懂特斯拉
還記得最開始接觸特斯拉這個品牌的時候,它完全不是以一個「豪華」為標簽,出現在我眼前的存在。
堪比一線超跑的加速成績、先鋒的設計語言、充滿科技感的配置以及不到80萬元的售價,在五、六年前特斯拉ModelS初次出現在國內時,曾經被譽為「最沒有架子」的進口車型。畢竟以我們此前對於進口車的認知來說,長ModelS這樣的不賣個一兩百萬感覺都對不起觀眾。
其實擎哥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並沒有選擇一個明確站隊的「姿態」。因為在經濟學課本里,很多模型會有個假設:市場中的各方都是理性人;然而,真實的市場里,有頭腦發熱的沖動者,有小肚雞腸的交易者,有急著下班回家想敷衍過去的客服,以及為了搶占市場而不顧後果的品牌。
我們當然可以站在任何一個角度去譴責其中任何一方,但這些所有的矛盾組合在一起,才是市場經濟所帶來的魅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特斯拉這次降價,是否有隱瞞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說起電動汽車,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特斯拉。特斯拉也算是高端品牌,在去年,特斯拉有一次大降價,當許多車主購買之後,都在吐槽特斯拉的質量大打折扣。不管是汽車的外皮,有的連一些主要部件都出現了問題。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關注特斯拉的價格,也是在降價。很多想買車的人就開始心動了,但是去年這件事發生後,很多人也開始猶豫。那麼特斯拉這次降價是否存在隱瞞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呢?下面小編來說說我的看法!
很多家庭買車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都怕買了之後存在問題,更怕在購買時存在欺騙行為。特斯拉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我想一定也不會再出類似的事情。那你們覺得是這樣嗎?
③ 我替特斯拉回應你們:降價你們就鬧騰,你們都希望漲價唄
特斯拉車主們又雙叒叕開始搞動作了,還是司空見慣對特斯拉降價的不滿意。
寶馬X5目前最低配降至56萬左右,相比於當年動輒百萬入手寶馬X5的消費者,今天入手寶馬X5是對市場的一種友好態度,但也不見當年百萬入手寶馬X5的車主出來拉大旗表示自己的不滿。
要說最應該出來的,我覺得應該是奧迪Q7,當年Q7什麼價,今天的Q7什麼價兒?
畢竟,當年選擇特斯拉的是你,不滿意特斯拉的也是你。
再者說了,這次特斯拉降價不過是幾萬元,這與豪華品牌動輒十萬、數十萬的降價幅度對比根本不算什麼,還有一點,去年雷克薩斯ES漲價被人噴,今天特斯拉降價也被人噴,你說讓車企漲價還是降價呢?
其實我是堅持降價的觀點,降價才會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產品,如果車企堅持不降價,得利的根本不會是消費者,你想想奧迪Q7如果今天還能賣到100多萬,市場會是受益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國產特斯拉降價引維權 車主上門送韭菜怒稱「被清庫存」
中國網汽車1月7日訊今日下午,特斯拉即將舉行國產Model3首批車主交付暨ModelY項目啟動儀式。此前,特斯拉已於1月3日正式宣布國產Model3降價,補貼後低至30萬元以內,而這一刺激消費市場的行為同樣也對部分老車主形成了刺激。只是特斯拉店裡,不僅有拉橫幅的,還有送韭菜的。要表達的意思大抵是:第一批用戶都成了被割的韭菜。
據悉,目前國產版Model3已有30%零部件國產化,預計2020年7月車身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80%,2020年底達到100%。這也意味著隨著特斯拉供應鏈逐步實現本土化,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降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特斯拉突然降價,是否存在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近年來電動汽車開始興起,因為電動汽車更加環保,深受人們的喜愛,說起電動汽車,相信很多人都對特斯拉有所了解,畢竟特斯拉也算是電動汽車裡面的高端品牌,近來由於電動汽車的大促銷,特斯拉這個高端品牌也有一次大降價,但是很多人買了之後就後悔了,之所以降價其實是因為特斯拉的質量變得不再和從前一樣好了,尤其是汽車的車皮質量更是大打折扣,還有就是其他的部件也都出現了問題,現在很多人開始關注特斯拉的價格,只要這個高端品牌開始降價,那麼想買特斯拉的人就要仔細斟酌了,因為在質量問題這件事上被很多人詬病了,在每次的降價期間特斯拉Model3的起步價基本都是25萬左右,這讓很多人開始懷疑,特斯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縮減了成本,這就有點誤導消費者了,消費者在買之前應該仔細斟酌一下了。
一、特斯拉旨在打開中國市場
對於這次事件特斯拉副總裁也及時作出了回應,說是不存在任何隱瞞欺騙消費者的情況,也沒有所謂的誤導消費者,我們旨在打開中國的市場,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特斯拉品牌。
⑥ 特斯拉頻繁降價惹爭議,特斯拉如何保證已購車主的利益
“特斯拉頻繁降價”這樣的情況在出現之後也是引發了網友們的一系列憤怒了,畢竟對於這樣的情況其實更多的也是一個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了,就拿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物品購買為例,在自己剛買之後就掉價你心裡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感受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更多的也是一個對別人不公平的行為了,對於這樣的事件是我們都不希望看到發生於自己身邊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其實更歲的也應該去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了,只有真正的讓消費者買的放心才是一個對自己商品銷售業績的最好提升,因為在很多的時候對於這樣問題在發生也是讓我們都為之困擾,從而選擇不去購買,誰也不希望在這樣一個對消費者不存在合理對待的態度下去進行,不是嗎?
⑦ 特斯拉此次降價,是否有車主要求退車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虧本的買賣正常人應該都不會去做,所以,應該很少有人主動去協商。大概在10月1日的時候,特斯拉中國官方網站正式宣布,中國製造的Model3標准耐力升級版的補貼價格為249,900元,中國製造的Model3長耐力輪驅動版的補貼價格大概為309,900元,高性能版本的價格保持不變,大概為419,800元,這個價格實際上比7月22日的時候。
銷售人員經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催促他們去取車,事實上,我已經得知了,一些車主經歷了昨天提車,今天降價的噩夢,因為我本人也是其中一員,其次,特斯拉命令式的溝通,更讓顧客他們更加憤怒,然而,老車主很苦惱,他們決心維護自己的權利。
關於特斯拉此次降價是否有車主要求退車的問題,就分析到這里為止。
⑧ 頻繁降價引發車主集體訴訟,特斯拉一邊應訴一邊繼續降價
繼本月國產Model 3標准版直接降價1萬元之後,5月14日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變相降價2萬元。
5月14日,有外媒放出風聲,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價格將下調2萬元。下午17點20分,特斯拉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消息,表示在7月22號補貼過渡期結束後,國產Model 3 長續航後輪驅動版售價將保持為人民幣34.405萬元,即消費者到手價不變。
「7月22日之後補貼就沒了,價格本應該漲的。」特斯拉相關人士告訴出行一客,而現在價格保持不變,相當於降價。目前Model 3長續航版可享受的補貼金額為2.25萬元,扣除補貼後的到手價為34.405萬元。特斯拉宣布在7月22日補貼過渡期結束後Model 3依舊維持原價,則意味著廠家自掏腰包貼了2萬元的補貼錢。
根據國家最新公布的《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的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Model 3長續航版不在其列,未達到該要求的車輛即日起至2020年7月22日過渡期期間仍可享受原有補貼。
因此,外媒報道的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價格將下調2萬元,指的是補貼前價格退坡,這和特斯拉官方微博宣稱的7月22日之後到手價保持不變,可以理解為同一件事。
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
業內人士告訴出行一客,廠家自己貼錢,以保證補貼減少後消費者到手價不變,這樣的變相降價比較常見,是廠家的一種促銷手段。
「熱衷」調價的特斯拉,在給自己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引來了車主的「集體訴訟」。據上海法院訴訟服務網顯示,5月和6月間,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將以被告身份面臨十多起買賣合同訴訟,其中6月9日單日就要應訴5起。
出行一客撥通了其中一樁訴訟的原告公司的電話,獲悉該公司連同多位自然人車主集體因為降價而起訴特斯拉。「我們公司是去年70多萬買了一輛進口特斯拉,因為稅率變化很快就降價了,所以我們和其他車主發起了集體訴訟,主要訴求就是要退差價。」
據上述人士所說,包括該公司在內的多位特斯拉車主已組成集體訴訟小組,並有專人負責訴訟方面的執行事務。
這次的官宣價格能撐多久?
每個月都在調價的Model 3
2018年7月,馬斯克公開表示,美國工廠已經實現每周5000輛Model 3的產能目標,當時距離Model 3在全球交付剛過去一年。
完成產能爬坡的Model 3,此後的價格再沒有「安分」過。
根據出行一客統計,Model 3的售價變動有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2018年7月(美國工廠完成每周5000輛Model 3產能目標)、 2019年6月(國產Model 3開始預售)、2020年1月(國產Model 3向普通用戶正式交付)。
據出行一客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底,Model 3價格調整6次,平均每兩個月調整一次,其中以降價為主,全系車型最高降幅曾超40萬;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Model 3價格調整了6次,平均1個半月調整一次,4次為官方降價,全系車型最高降幅3.35萬元。
而在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國產Model 3價格已經經歷了先漲後降的兩次調整。4月23日,國家發布新能源最新補貼政策,國產Model 3標准版和長續航版的兩款車型由於價格均超過30萬,後續無法享受原有補貼金額,政策發布第二天,兩款車型的到手價分別上調4500元和5000元。5月1日,特斯拉中國再次調價,將國產Model 3標准版售價下調到30萬以內以享受補貼,由此到手價也回落為27.155萬元。
從整體趨勢來看,Model 3一直在降價。目前國產Model 3標准版到手價已經比最初進口同型號降低10萬余元,對比國產同型號最初售價也降低了5.6萬余元。而Model 3長續航版到手價34.405萬,比最初進口同型號降低7.5萬余元。
2019年以來,特斯拉在中國遇到數十起買賣合同糾紛,多因為價格變動引發消費者不滿而被起訴,但訴訟結果多以消費者敗訴告終。
2018年8月,消費者盧某支付115萬元購買了ModelX100D,並於當年9月進行了交付。7個月後,該款車型售價為794000,降價幅度為30餘萬元,故消費者盧某要求返還差價款。最終法院認為特斯拉公司的降價屬於市場行為,不屬於價格欺詐,最終駁回了盧某的請求。
因汽車降價引起糾紛的不止特斯拉一家車企。早在2004年,浙江在線發布名為《首例汽車降價糾紛案判決 消費者賠償要求被駁回》的報道,消費者李先生購買海南馬自達轎車未滿一個月,售價下調了一萬多元。因此李先生將該4S店告上法庭,要求返還差價。最終法院駁回了李先生的訴訟請求。
就在過去的2019年7月,小鵬汽車也遇到了同樣的「麻煩」。小鵬G3 2020款正式上市,相比老款除了售價更低,續航里程也提高了。對此,一些老款車主提出了希望能免費升級為520公里續航版本等要求。但是網上的意見遲遲得不到解決,一些老款車主便線下前往北上廣等地的小鵬門店進行維權,線上則建立了相關網頁,記錄維權過程。
對於消費者要求賠償差價屢遭敗訴一事,河南通參律師事務所李可飛律師向出行一客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車輛價格本就是不斷波動的,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其次,企業擁有自主定價權。第三,購車時並未約定降價返還差價。所以現在以降價為由要求返還差價沒有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
為何一邊應訴一邊降價?
對於本次特斯拉官宣的補貼退坡後售價保持不變一事,不少網友評論表示再等等,「你不買,我不買,價格還能降2萬」。一位待提車的Model 3長續航版車主表示,暫時不考慮提車。
5月14日特斯拉官宣變相降價後,出行一客聯系了特斯拉上海虹橋店,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現在預訂Model 3 長續航版,六月底七月初就能提車。
一位在特斯拉上海臨港超級工廠的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為3000多輛每周,後期還會更高。重慶新光天地門店的銷售人員也告訴出行一客,後續產能也要根據訂單情況,「之前是一班倒,現在有可能兩班倒,訂單量提升的話甚至三班倒。」
對於特斯拉的不斷調價,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王昊曾給出的解釋是:「特斯拉的降價是因為公司在產品生產規模的擴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我們願意把在成本上的下降作為對用戶回饋。」
生產成本的降低取決於供應鏈的不斷本土化,目前國產Model 3 供應鏈本土化程度為30%。
特斯拉曾公開表示,一季度上海工廠的Model 3成本已經比美國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工廠要低,並且仍存在進一步降低的空間。特斯拉目前只有上海和加州兩座整車組裝工廠。
不過,供應鏈本土化程度不足的現狀,曾一度使得特斯拉上海工廠經歷短暫停工。據36氪報道,在五一假期結束後,特斯拉上海工廠並未在5月6號如期開工,多位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至少一部分原因是海外零部件供應問題。
門店直營也是價格頻繁變動的原因之一。特斯拉採用門店直營的一個好處是沒有中間經銷商賺差價,價格透明,但這也使得成本直接體現在終端價格上。而採用經銷商模式的車企則不同,小幅度的價格調整可以由經銷商承擔。
除了供應鏈和門店直營,關稅、國家政策、銷售業績等因素也是其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
2019年6月之前,中國市場的特斯拉主要依靠進口,定價受關稅和中美貿易影響較大。隨著特斯拉國產化,新能源相關補貼政策的出台也對特斯拉售價造成一定波動。
銷售業績方面,國產Model 3第一季度銷量為17394台,位列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第一名,其中3月單月銷量超1萬台。目前,官方還未公布4月份銷量,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產Model 3的4月份銷量為3635台,降幅高達64%。。
「我們一般都是看季度數就可以了,有時候有(季末)沖銷量的情況。」面對三四月份的銷量差異,除了受疫情影響外,特斯拉上海工廠內部人士向出行一客給出了另一種解釋。除此之外,隨著Model 3 長續航版的推出,有相當一部分標准版訂單轉成了長續航版,這也是3月銷量減少的原因之一。(責編/楊佩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特斯拉突然宣布降價導致已購買的車主組織維權,你怎麼看
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因為現在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它是現在推出的這些產品呢,它所存在的競爭優勢已經逐漸不太明顯了,所以以降價的方式來提高銷售量是很多車企的做法,但是對於已經買過的車主來說,這就是對他們權利的侵害,所以他們必須得要維權。
⑩ 特斯拉價格再次大跳水,高價買特斯拉的網友能維權嗎
客觀的來說是可以維權的,畢竟這是消費者的權利,但是維權之後特斯拉對消費者能不能有實質性的賠償那就不一定了,因為車輛大幅降價,有的時候真的不是一個公司能夠左右的。
一:商品降價,跳水屬於市場常態。學過經濟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在如今這個風雲變幻的市場里,某個產品出現高開低走的價格售賣狀況可以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例子,就是前一天我花20萬購買的某一個大件,等過了一個星期之後,它的市場價格可能只有15萬。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我們廣大的消費者,當我們需斥巨資購買生活中的大件時,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看看這個商品的市場前景,切不可盲目跟風,聽信身邊人的“彩虹屁”,不經調查隨意出手。不然特斯拉跳水這種事情將會再一次發生在我們的身上,到這時可能哭都找不到地方,維權更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