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主投訴什麼問題
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受人矚目,而一個來自中國的新回能源汽車品牌更是答在這個舞台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2015年,憑借61722輛的銷量成績成功登頂全球銷量排行榜首位,說到這里也許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個新能源汽車品牌了,那就是...
❷ 怎麼樣舉報新能源騙補舉報有獎勵嗎
騙取國家補貼屬於詐騙性質,可以到公安機關舉報即可,舉報時應有相關證據提供最好。
❸ 7成新能源車主購車後表示有問題,維權之路除了3.15還能怎麼走
「每一年的315都是一面照妖鏡」
央視315晚會在所有人的關注下落下帷幕,眾多汽車口的公關人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則顯得有些失望,比起有毒的辣條,汽車劣質產品對消費者的傷害,則對於關心的人來說更加切身。
雖然2018年的車市遇冷,不過全年2371萬輛乘用車的銷量仍然使得中國在乘用車領域有了一個不錯的突破,同時需特別強調的是,在這2371萬輛乘用車用車銷量中,新能源汽車貢獻了100.8萬台,同比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總量上升了29.7%,因此2018年國內車市的寒冷並沒有影響到新能源汽車的熱度持續上升。
而據中汽協披露的數據顯示,僅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了5.92萬輛和5.29萬輛,同比增長50.9%和53.6%。
然而,旺盛的新能源市場背後卻藏著值得全行業深思的問題。
調查顯示,近7成車主表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後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其中續航能力、電池可靠度、質量隱患等問題都成了消費者在使用期間遇到的問題。
電動車虛假續航里程是最大的詬病所在。在前不久,有媒體自發成立了聯盟,反對汽車廠家以等速續航作為宣傳標准,要求廠家以真實工況續航里程標注,拒絕誤導不知情的消費者。
同時電池的早衰現象也十分嚴重。相關數據顯示,57.1%的新能源車車主表示能感受到動力電池的明顯衰減,35.7%的車主表示有衰減但不明顯,只有7.1%的車主表示沒有感受到動力電池的衰減。
作為電動車核心的「三電」系統也不那麼讓消費者省心,三電」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其工作的穩定性也直接決定了車輛的使用感受。42.8%的電動車曾出現過三電故障,只有28%的車輛未出現過問題。換句話說,三之分二的電動車都會在質保期內出現或大或小。
❹ 新能源汽車騙人入錢,然後不還,要找哪個部門投訴
最普遍的介紹:欠錢問題
特點是什麼:不還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民法
其它含義:法院起訴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要回被騙欠款。有證據被騙,公安報案。
❺ 中國電力舉報電話是多少
電力監管投訴舉報電話:12398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版對你有所權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❻ 我北汽新能源汽車半年不能上牌怎樣投訴
你先看看為什麼不能上牌,購買的時候怎麼不問清楚,這樣才能知道找哪個部門去解決問題。要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投訴。
❼ 天津綠德新能源汽車投訴電話
天津綠的新能源汽車投訴電話,你可以打114轉投訴電話,也可以打消費者熱線還投訴。
❽ 我是在網上加盟新能源燃料油的被騙了,想投訴
市面上做新能源的公司很多有,叫新能油,氫能油,醇基油,環保油,甲醇油,生物醇油,其實都是甲醇勾兌的油,現在甲醇屬於危化品,易燃易爆,受國家管控。重要的是選擇做實體的公司,有自己的終端客戶使用,如果只是賣技術賣設備,後期沒有人指導,遇見問題也很難做起來,現在市場比較混亂,也並不是弄個配方就能做的,建議大家多實地考察,不要盲目選擇,這是實業者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遇到騙子公司就走法律程序投訴,要不然找記者曝光他,不要讓他在騙人
❾ 新能源汽車企業違法騙補怎麼投訴
可以向企業注冊所在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投訴舉報。
《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二、落實推廣應用主體責任
(三)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強推廣應用監督檢查。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並通過該平台對新能源車輛(私人購買乘用車可視情況適當放寬)推廣應用等情況進行日常監管。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或省級有關部門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核查、抽查。
三、建立懲罰機制
(一)對違規謀補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補的企業,追回違反規定謀取、騙取的有關資金,沒收違法所得,並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相關企業和人員予以罰款等處罰,涉嫌犯罪的交由司法機關查處。同時,依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對不配合推廣信息核查,以及相關部門核查抽查認定虛假銷售、產品配置和技術狀態與《公告》《目錄》不一致、上傳數據與實際不符、車輛獲得補貼後閑置等行為,將視情節嚴重程度,採取扣減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或產品《公告》等處罰措施。對在應用中存在安全隱患、發生安全事故的產品,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採取停止生產、責令立即改正、暫停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理處罰措施。
❿ 新能源汽車騙人入錢,然後不還,要找哪個部門投訴,才能要回來
你好,找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不得就直接法院起訴,不過得有證據,保留好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