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上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

上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11 07:05:12

㈠ 有沒有什麼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案例啊

本文系二手房律師靳雙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安全,本文當事人姓名均使用化名。

案件介紹:
2014年1月22日,石茵以王利雪代理人身份與高萊德簽訂《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高萊德將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的訴爭房屋出賣給王利雪,房屋價格為160萬元,房屋裝飾裝修及配套設施設備等作價為79萬元,買受人可以在簽訂本合同的同時支付定金20萬元。買受人未按照補充協議約定的時間付款的,按照下列方式處理:逾期超過15日後,出賣人有權解除合同。出賣人解除合同的,買受人應當自解除合同通知送達之日起15日內按照累計的逾期應付款的2%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並由出賣人退還買受人全部已付款。
2014年1月22日,石茵、高萊德及中介公司三方又簽訂《補充協議》,約定:第一條:甲乙雙方同意,交易房屋價款及傢具家電、裝飾裝修和配套設施作價總計為人民幣239萬元整,此價格為甲方凈得價,不含稅。第二條:1、乙方於2014年3月5日向甲方支付定金人民幣20萬元整;2、甲方應於2014年3月28日前向該房屋的原貸款機構提交一次性還清剩餘貸款的申請,且甲方最遲應於2014年3月28日前辦理完畢解除抵押登記手續。3、乙方應在2014年3月28日前,將扣除定金外的剩餘房款一次性全額以資金監管的方式支付甲方。第四條:3、乙方若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構成根本違約,且甲方有權以書面通知的方式解除房屋買賣合同。……(3)逾期履行本補充協議第二條約定的義務超過十五日的。乙方出現上述根本違約情形之一的,乙方應在違約行為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以相當於該房屋總價款的20%向甲方支付違約金;乙方向甲方已支付的全部款項沖抵違約金,多退少補;丙方收取乙方的費用不予退還。第五條:如本協議與《買賣合同》、《居間服務合同》、《過戶、按揭代理合同》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協議為准。
2014年2月20日,高萊德(甲方)、米紅(丁方)、王利雪及其代理人石茵(乙方)三方簽訂《變更協議書》,約定:就訴爭房屋所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以及《補充協議》項下的乙方的權利義務全部轉讓於丁方。
上述協議簽訂後,高萊德於2014年3月9日向收到定金20萬元。高萊德於2014年4月2日還清房屋貸款,解除房屋抵押。
2014年5月11日,原告高萊德因米紅未按約履行支付房款的義務,通過鏈家地產公司向米紅轉送達《解除商品房買賣合同通知書》,要求解除合同。後訴至法院,要求解除與王利雪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解除與王利雪、米紅簽訂的《變更協議書》。判令米紅向高萊德支付違約金47800元。

審判結果:
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
一、解除高萊德與王利雪簽訂的《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
二、解除原被告三方簽訂的《補充協議》;
三、解除原被告三方簽訂的《變更協議書》;
四、被告米紅於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高萊德支付違約金二十七萬八千元。

房地產律師靳雙權案件點評:
本案中,由於被告米紅、石茵經法院傳喚未到庭,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視為放棄了答辯和質證的權利。根據原告提供的委託書,及被告中介公司提供的戶口本、結婚證等物,法院經查驗後認定石茵對王利雪具有代理權,因而對其代簽的合同效力予以確認。本案中原被告三方簽訂了一份《變更協議書》,其內容符合法律規定,轉讓行為有效,因此米紅應當依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現原告履行了自己的合同義務,但米紅並未履行支付房款的義務,且已經超過了15天的合同約定,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因此米紅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因此法院判決米紅支付違約金是爭取的。
本案中由於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接觸通知書已經送達被告米紅,因此法院在審理後認定解除合同的條件已經成就,因此判決解除雙方所簽訂的合同,亦於法有據,因此,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綜上,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㈡ 房屋買賣糾紛案例

這是小王跟小張的糾紛,小王得拿出足夠的證明材料來證明房子是他的,不然產權認定只能由登記的名字來

㈢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您好來,該糾紛案的答案如下源:
問題1答案:案例中合同分為兩個部分,即主合同和從合同。
主合同是房屋買賣合同,B為善意第三人(即該第三人不知道法律關系雙方的真實情況,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經辦理了登記的權利人),主合同有效。從合同為銀行貸款合同,存在惡意串通欺詐,可以主張無效,但是要打官司則需要做好相應的訴訟策略。
問題2答案:善意第三人取得所以不能支持違約金。
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或不動產的佔有人,不法將動產或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後,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或不動產時出於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對該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以後,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佔有人)賠償損失。
問題3答案:房屋所有權應該歸B,通過法院判決,宣誓登記後,再進行產權登記。

㈣ 一個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1,房產交易的法定過程是交易雙方必須到房產交易中心進行登記並產生房產證,房產證上的名字就是房產所有人。由此,你的房產交易過程不合法,由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2,你目前的情況只能通過法律手段將付給老王的錢款追回。
3,你們的交易過程和除你們雙方以外的人沒有關系,因此,不存在由第三方承擔。

㈤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主要有:當事人簽訂的預購書購房意向書等協議已版經具備了擬購房屋的基本狀況權、價款數額、價款支付方式等合同主要內容的,可以認定為房屋買賣合同,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因可歸責於當事人一方的原因致使房屋買賣合同未能訂立,預約協議約定有定金條款的,應當適用定金罰則;沒有約定定金條款,或者定金處罰數額不足以彌補守約方實際損失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守約方因此所受到的信賴利益損失。守約方要求賠償合同履行的可得利益損失的,一般不予支持。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一般會採取訴訟的渠道解決

㈥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解答

1 簽訂的合同均有效。合同一經簽訂即生效,但房屋所有權的轉移是以登記為要件。這個就是版所謂的物權分離的概念。權
2 根據物權法,房屋所有權的轉移以登記為生效要件。該案中,甲已與丁進行了過戶登記,因此丁享有房屋的所有權。
3 本題中還涉及一個問題,及夫妻共有財產的處分問題。對於任意第三方來講,除了知道夫妻的一方的處分行為沒有經過另一方同意時,其他情況下一般都認為是善意的第三人,因此和夫妻一方簽訂的合同都有效。

㈦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常見案例 看看都需要注意什麼

1、銀行的抵押權如沒有進行登記,抵押合同無效;如進行了登記,則銀行有優先回受償權。
2、銀行抵押權未登記答的情況下,購房人購買房屋也存在登記與否的問題,登記了,購房人獲得房屋產權,後續的抵押權無法設立;若無登記,則後續抵押有可能獲得登記並取得抵押權,購房人利益必將難以保障。銀行抵押權合法登記情況下,購房人顯然無法順利獲得房屋產權,而後續抵押權人的抵押權仍有可能成立。
3、如購房人合法取得房屋產權,另外一人是不能從原產權人手裡獲得抵押權的,除非其抵押合同未登記或購房人未取得房屋產權。

㈧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常見案例有哪些

1、銀行的抵押權如沒有進行登記,抵押合同無效;如進行了登記,則銀行有優先受償權。專
2、銀行抵押屬權未登記的情況下,購房人購買房屋也存在登記與否的問題,登記了,購房人獲得房屋產權,後續的抵押權無法設立;若無登記,則後續抵押有可能獲得登記並取得抵押權,購房人利益必將難以保障。銀行抵押權合法登記情況下,購房人顯然無法順利獲得房屋產權,而後續抵押權人的抵押權仍有可能成立。
3、如購房人合法取得房屋產權,另外一人是不能從原產權人手裡獲得抵押權的,除非其抵押合同未登記或購房人未取得房屋產權。

㈨ 什麼是房屋買賣合同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分析

【案例1】房屋面積差異的處理

王某2012年購買了一處商品房,面積89.5平方米,王某按89.5平方米交了房款,2013年9月交房後,王某找專業人士進行測繪發現房屋面積只有80.5平方米,現在王某應該怎麼樣主張他的權利?

答:北京盈科(沈陽)律師事務所夏輝律師意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司法解釋》第14條規定的處理原則,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 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介個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不予支持;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於支持。買受人決定不退房的話,實際面積大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 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為此,本案中,面積誤差比已超過3%,並且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王某可以主張解除購房合同,並要求開發商承擔違約責任,王某如果不想退房,可以要求開發商按照上述規定返還購房款。

【案例2】代人買賣房,合同有無效?

2008年4月,李某通過中介購房,並與徐某簽訂定金合同,交了10000元定金,後以徐某非產權人受欺詐為由主張撤銷合同並返還定金。

答:北京盈科(沈陽)律師事務所夏輝律師意見:徐某以自己的名義所實施的代理行為不違反《合同法》第403條「關於"隱名代理」之規定,無論徐某對相對人披露被代理人的具體情況在實施該代理行為前後,均不影響其委託代理關系成立。即若受託人徐某因委託人原因對第三人張某不履行合同義務時,張某可直接選定委託人主張其相應的合同權利。為此,本案李某認為徐某故意隱瞞爭議房屋權屬狀況,且在未披露其與房屋產權人就該套房屋存在代理關系情況下即以自己作為出賣方與張某訂約,該行為已對李某構成欺詐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故案涉合同應認定有效。李某要求撤銷合同並返還所付定金缺乏法律和事實依據,不應支持。

閱讀全文

與上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