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申請百度斷開侵權鏈接

申請百度斷開侵權鏈接

發布時間:2021-08-11 07:01:32

『壹』 百度賬號申訴成功後沒有及時打開鏈接 再次申請多次都失敗 怎麼辦

你先用找回密碼的方式找回試試,找回方法:
打開網路知道,在右上角點「登錄」,再點「忘記密碼」,然後按照上面的提示一步一步填寫,只要你填寫的資料是正確的,就能通過你注冊網路時留下的郵箱,找回你的密碼。
如果你設置了網路與手機或郵箱綁定,也可以通過綁定找回密碼。

如果這種方法找不回,你再聯系一下網路官方試試還有沒有其它解決辦法。
聯系方式:
1 去」知道意見社吧「反饋,就在這個問題的下方點」反饋建議「,就可以向網路反饋問題了;
http://tieba..com/f?kw=%D6%AA%B5%C0%D2%E2%BC%FB%C9%E7
2 找家族成員反饋,如小佑,他是網路官方的,你反饋的問題,他會處理的。
你可以給他發網路私信,也可以通過網路HI發消息聯系他。

『貳』 為什麼法院判決百度MP3提供鏈接並不違法,其法律依據是什麼

「避抄風港」原則是指在發生著作權侵權襲案件時,當ISP(網路服務提供商)只提供空間服務,並不製作網頁內容,如果ISP被告知侵權,則有刪除的義務,否則就被視為侵權。如果侵權內容既不在ISP的伺服器上存儲,又沒有被告知哪些內容應該刪除,則ISP不承擔侵權責任。 後來避風港原則也被應用在搜索引擎、網路存儲、在線圖書館等方面。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網路服務提供者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如在接到權利人通知書後立即斷開與侵權作品的鏈接,則不承擔賠償責任。」
提供鏈接並不犯法,但你提供下載,緩存的服務,網友能下載下來,那就肯定不行。

『叄』 最高院新發布的《網路侵權司法解釋》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該司法解釋主要有七大「看點」:
1、看點一:搜索不及時屏蔽,難逃追責:
為了最大限度規避法律責任,「避風港」規則應該是網路等網路服務提供者最常且最愛引用的規則。以搜索為例,在很多糾紛中,網路都聲稱對使用搜索技術自動形成的搜索結果不承擔責任。
在過往很多的訴訟中,這也是網路等平台多次成功免責的「重要法寶」。而其理由無非有二:一是「技術自動」,二是「主觀不知曉」,說到底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主觀上無「故意」或無「過錯」。而「故意」或「過錯」通常是追究民事侵權責任或刑事責任關鍵點。
但根據最高院最新發布的《規定》,網路等搜索平台想要繼續憑此免責就沒那麼容易了。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6條的規定,網路用戶利用網路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路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路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但在實踐中,網路等搜索平台屏蔽或斷開鏈接是否「及時」,卻很難拿捏。對此,最高院《規定》第6條指出,是否「及時」當根據網路服務的性質、有效通知的形式和准確程度,網路信息侵害權益的類型和程度等因素綜合判斷。
其中,所謂有效通知,只要具備三點即可:申請真實(通知人的姓名和聯系方式)、要求明確(要求採取必要措施的網路地址或者足以准確定位侵權內容的相關信息)、說明理由(通知人要求刪除相關信息的理由)。
對於網路等搜索平台,只要收到被侵權人上述通知,即應對相關內容或信息採取刪除、屏蔽或斷開鏈接。換句話說,網路等搜索平台只需對申請刪帖的申請進行形式審核,符合「有效通知」要求就應該採取相應措施。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豈不是意味著可以隨意刪帖了?事實上,對於惡意刪帖,《規定》也做了制度安排,惡意申請刪帖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最高院《規定》第7條指出,因通知人的通知導致網路服務提供者錯誤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措施,被採取措施的網路用戶可請求通知人承擔侵權責任。
簡單說,以後網民或企業發現網上或搜索中有涉嫌侵權只要「有效通知」了網站或搜索,網站或搜索即應及時予以刪除,如果刪除不及時,網民或企業可以起訴網站或搜索承擔賠償責任,基本「一訴一個准」。
2、看點二:用戶侵權網站也會當被告
在過往很多訴訟或糾紛中,網站對於其注冊用戶或其他類型用戶的發帖行為均主張不承擔責任。具體到個案中,很多被侵權人因為無法確定注冊用戶的身份信息,使得其合法權益無法得到及時維護。
今後,「用戶發帖,與網站無關」將不會那麼簡單。僅在起訴受理環節,網站也被納入了被告范圍。換句話說,網站對於用戶,不論是注冊用戶,還是匿名用戶,不能再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來對待了。
根據最高院《規定》第3條指出,被侵權人起訴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僅起訴網路用戶,網路用戶請求追加涉嫌侵權的網路服務提供者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3、看點三:自媒體人轉發信息要謹慎
在微信等社會化媒體或自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隨手轉發的可能是「正能量」,也可能是「毒葯」。
很多隨手轉發的用戶,不論是普通網民,還是網路大V,都抱著「又不是我說的」、「我發出來恰是為了辟謠」的心態,對各類聳人聽聞的信息予以轉發,很多大V還會對一些信息進行編輯再加工然後予以發布。
這類信息一旦包含「官員外逃」、「公司詐騙」等關鍵詞,特別容易成為大V爭相轉發的信息,也極易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信息。
而事實上,很多此類信息都是一些人別有用心杜撰的,其目的是為了給當事人施壓謀取不當利益。當然,這其中,也可能有另外一種可能,即不良網站伺機「敲詐」當事人。
今後,不論是普通網民,還是網路大V,對於可能涉嫌侵犯他人合作權益的信息,要謹慎轉發,否則將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其中,網路大V的注意義務要高於普通用戶。
根據最高院《規定》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認定網路用戶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及其程度時,會綜合考慮三點:傳播范圍(轉載主體所承擔的與其性質、影響范圍相適應的注意義務)、辨別能力(所轉載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權益的明顯程度)和主觀傾向(對所轉載信息是否作出實質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標題,導致其與內容嚴重不符以及誤導公眾的可能性)。
4、看點四:網路水軍要承擔連帶責任
「五毛黨」是網上對網路水軍的另一稱謂,這些人或ID對於發布的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從不考慮,只要委託人支付相應的費用,就按照委託人的意圖或要求發布指定的信息。
在實踐中,網路水軍或五毛黨發布的信息通常都是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對此,最高院《規定》第15條規定,僱傭、組織、教唆或者幫助他人發布、轉發網路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權益,被侵權人請求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簡單說,從委託人到受託人,網路水軍的組織者、實施者都需要為自己的不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5、看點五:惡意發布差評要承擔責任
評價體系本來是督促經營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但是,評價體系被人惡意利用後,也成為一些人敲詐勒索經營者的工具。
在各大購物網站上,活躍著很多「職業差評師」,這些人以惡意發布差評要挾買家滿足其不合理的要求,今後,這些「職業差評師」可能要面臨失業的風險了。
最高院《規定》第11條規定,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採取誹謗、詆毀等手段,損害公眾對經營主體的信賴,降低其產品或者服務的社會評價,經營主體請求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6、看點六:「人肉搜索」不能無底線
「表叔」、「房嬸」陸續被繩之以法應該是「人肉搜索」正面價值的最大體現。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無底線的「人肉搜索」也日漸成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大殺器」。
在「人肉搜索」中,參與搜索查找、信息披露的並非只有一個網民。也恰恰是因為眾人參與,一些用戶熱衷於追求「刺激感」而忽略了「理性」,被「人肉搜索」的當事人的各類隱私信息則被無情暴曬在大眾面前,接受「圍觀」。
最高院《規定》第12條規定,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利用網路公開自然人基因信息、病歷資料、健康檢查資料、犯罪記錄、家庭住址、私人活動等個人隱私和其他個人信息,造成他人損害,被侵權人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7、看點七:「刪帖收費」法律不保護
誠如前述,由於很多網站或搜索不能及時響應被侵權人的「刪除、屏蔽、斷開鏈接」要求,很多被侵權人只能被迫選擇「付費刪帖」,進而催生了一門「生意」。
被侵權人為了快速「刪帖」及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為此額外支付出去的費用有多少流入了個人囊中,又多少計入了網站或搜索的「技術服務費」,相信很多人都難說清楚。
另外,是不是已經有一大批所謂的正規網站把「付費刪帖」當成了主營業務在運轉?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如果有網站真是這么乾的話,那就要給他們提個醒了:趕緊收手吧。
根據最高院《規定》第14條的規定,被侵權人與構成侵權的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達成一方支付報酬,另一方提供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服務的協議,人民法院應認定為無效。
簡單說,如果被侵權人為了能讓涉嫌侵權的信息予以「刪除、屏蔽、斷開鏈接」,主動或被動給網站或搜索支付了不菲的費用,那麼,現在你有機會讓他們「如數奉還」了。
「協議無效」將意味著網站或搜索因「刪帖」收取的費用將變成「不當得利」,根據法律規定,被侵權人不僅可以要求網站或搜索予以全額返還,還可以要求網站或搜索承擔相應的「利息損失」。
必須看到,在網路日益發達的今天,網路侵權變得相當的簡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發布的 《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堪稱正當其時,誠如最高人民法院發言人孫軍工所言:「該司法解釋「對於規范網路行為、建立良好的網路秩序,具有重要的意義」。

『肆』 有個資料顯示「此鏈接分享內容可能因為涉及侵權、色情、反動、低俗等信息,無法訪問!」

有網友說改名字後再分享就可以啦

『伍』 我的百度網盤分享鏈接被舉報了,怎麼申訴

把文件名改一下就好。。應該是文件名裡面有違禁的信息

『陸』 怎麼在百度上申請鏈接

直接復制鏈接粘貼到提問或回答里即可。
但也不是所有鏈接都能加。
網路為了攔截廣告,現在把很多正常的網址都給屏蔽了。
現在就連網路,網路貼吧里的很多鏈接都發不出來。
所以,在提問或回答里最好不要發鏈接。
如果一定要發鏈接才能說清楚問題,可以通過網路私信或網路HI發。

『柒』 關於百度侵權問題

你好,這個問題由原創回答團團員為你解答
知道你的回答或者提問怎麼辦?
你去專「我的回答」屬的版塊,左邊有小空格小方塊,點擊打鉤可以隱藏你回答的問題,
你的提問,只有你可以看見。這不像網路的貼吧,按用戶名搜索就全都看得見。

『捌』 要求刪除或斷開鏈接侵權網路內容的通知怎麼發送

1,可以通知發布誹謗信息的網站、論壇的管理人員對相關文章進行刪除、斷開鏈接的處理。
2,如果網站、論壇是轉載的,可以詢問轉載出處,要求文章最初發布對文章進行刪除,要求最初發布網站進行刪除文章、斷開鏈接的處理。
3,對於相關文章發布網站、論壇,轉載網站、論壇,未及時進行處理對被害人造成名譽、精神、物質方面的損失,可以向網站、論壇伺服器所在地或者其公司注冊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審理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相關規定:
第二條 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終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第三條 原告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起訴網路用戶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僅起訴網路用戶,網路用戶請求追加涉嫌侵權的網路服務提供者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原告僅起訴網路服務提供者,網路服務提供者請求追加可以確定的網路用戶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希望能夠幫到你,望~~,謝謝。

閱讀全文

與申請百度斷開侵權鏈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