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勞動糾紛或者仲裁中,要求的雙倍工資
1、雙培工資是指再支付一份工資,如按月已經取得,則可以再主張2000元,餐補不算。
2、第二個問題,是按照實際工資支付,即1750元。
B. 申請仲裁後,工資能拿到嗎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非法拖欠或者剋扣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依法申請勞動仲裁後,如果勞動者提供的證據清晰、充分,勞動者勝訴的幾率很大,勞動者可以依法獲得合法的工資。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准備的材料及程序:
一、受理事項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二、應提交的材料
(一)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一式兩份,內容包括:
1、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聯系電話。
2、用人單位的名稱、單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
3、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4、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5、致送單位名稱。
(二)遞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的同時,向勞動仲裁委員會遞交下列材料:
1、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2、勞動關系相關證明;其它證明材料。
3、申請人系用人單位的,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4、有委託代理人的,提交授權委託書。委託代理人系律師的提交律師事務所公函;代理人系公民的,提交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
三、受理和仲裁程序
(一)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及相關證據;
(二)申請書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員會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自做出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並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說明理由,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四)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仲裁庭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五)當事人接到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回申請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裁決。
(六)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並將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發生法律效力。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七)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八)仲裁庭做出裁決前,申請人撤回仲裁申請的,仲裁庭經審查後,認為其撤回申請成立的,向雙方當事人發出《准予撤回申請決定書》;但被申請人提出反申請的,不影響反申請的審理。
C. 通過勞動仲裁真的能拿回工資嗎
勞動爭議仲裁只是解決勞動糾紛的一種方式,如果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職工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但是,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後,是否能拿回用人單位拖欠的工資,還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1、單位是否能在勞動爭議仲裁中進行調解,如果不能調解的,則還要看職工所提供的證據能不支持自己的仲裁請求。如果證據不符合要求的,職工就有可能敗訴。
2、如果職工勞動仲裁,或仲裁後通過法院訴訟也勝訴的,還要看單位是否能自覺履行,如果不自覺履行的,則職工可向法院申請執行。
但是,申請法院執行的,也並不一定表示法院能執行到所拖欠的工資,如果存在單位無履行能力等特殊情況的,仍有可能無法拿回工資。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D. 勞動仲裁,工資糾紛
可以!打卡記錄,排班表都能證明!
可以從不給簽合同(試用期要有試用期合同)、不交保險、不發工資三個方面申請仲裁!
E. 仲裁賠償工資的標准
請勞動仲裁要按規定交納仲裁費。關於仲裁費要掌握以下幾點:
(1)仲裁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處理費兩個部分。受理費由仲裁申請人預交;處理費包括差旅費、勘驗費、鑒定費、證人誤工誤餐費、文書表冊印刷費等實際開支,由雙方當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申訴書副本1日內預交。
(2)經仲裁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仲裁費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如果生活困難無力支付仲裁費,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減免或緩交。仲裁委員會應根據申請人的實際情況,依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的規定,對勞動者繳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減、免、緩交。
勞動仲裁費收取原則?
我國勞動仲裁費用的收取原則有:
一、低廉原則
二、預交原則
三、敗訴方或無益方承擔仲裁費用的原則
四、比例承擔原則
勞動仲裁收費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第二條 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勞動仲裁機構繳納仲裁費。仲裁費包括受理費和處理費。
第三條 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費收費標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每件50元。
第四條 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費收費標准:
(一)沒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每件300元。(二)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按下列標准累加收費:1.爭議金額在1萬元以內(含1萬元)的案件,每件500元;2.爭議金額超過1萬元至5萬元(含5萬元)的部分,按3%收費;3.爭議金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部分,按2%收費;4.爭議金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1%收費。
第五條 勞動爭議案件的爭議金額以申訴人請求的數額為准;請求的數額與實際爭議金額不一致的,以實際爭議金額為准。
第六條 申訴人增加仲裁請求、被訴人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相關仲裁請求的,案件處理費按不同的請求分別計算收取。
第七條 案件受理費由申訴人在收到仲裁委員會的受理通知後五日內預交,逾期不交的,按撤訴處理。
案件處理費由當事人雙方在收到仲裁委員會的通知後五日內預付,預付金額按第四條規定的標准由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員會視案情而定。
第八條 申請勞動仲裁的當事人遇有下列特殊情況,除交納仲裁處理費和受理費外,還應當負擔下列費用:
(一)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自行收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異地調查取證申請,或仲裁委員會認為確有必要異地調查取證所發生的辦案人員差旅費用;(二)當事人依法申請復制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仲裁文書的實際費用;(三)當事人申請第三方進行鑒定、勘驗、翻譯、公告的費用;(四)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出庭的交通費、食宿費和誤工補貼等費用。
查悅社保APP是主要面向已經繳納社保、公積金的人群,提供社保查詢、應用和公積金功能的平台。用戶在綁定社保卡和公積金賬戶後,即可隨時查詢社保公積金賬戶余額及及繳費狀態。同時結合個人社保信息和社保政策推送個人定製的應用方案,幫助社保、公積金用戶去了解和應用社保福利
F. 勞動仲裁管工資糾紛嗎
管。
勞動仲裁受理以下勞動爭議糾紛: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工資糾紛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