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建築物倒塌侵權案例

建築物倒塌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10 19:41:19

㈠ 建築物倒塌致人傷害的,應由誰承擔責任

法律規定:「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掛落造成他人傷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從該規定中可以明確看出,高空落物造成損害是要負賠償責任的,即使不是故意的,也要承擔責任。
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自己要注意或者提醒你的家人,在擱置或懸掛物體時,要考慮懸置物體對他人的生命財產有沒有不利影響。對懸置以久的物體要進行安全檢查,一旦發現事故隱患,應當立即採取措施加以排除,以免給他人造成傷害。
在學校,要特別注意校舍的安全問題,如發生牆體、校舍倒塌砸死學生的,能夠證明是建築質量問題,由建築單位承擔責任,但學校明知有倒塌的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事故發生的,有關人員也要負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

㈡ 建築物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監理單位有沒有責任

這個問題要分析建築物倒塌的原因是什麼,建築物倒塌的責任是誰!

㈢ 建築物致人損害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6條規定:下列情形,適用民法通則第126條的規定,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擔賠償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1)道路、橋梁、隧道等人工建造的構築物因維護、管理瑕疵致人損害的;(2)堆放物品滾落、滑落或者堆放物倒塌致人損害的;(3)樹木傾倒、折斷或者果實墜落致人損害的。前款第(1)項情形,因設計、施工缺陷造成損害的,由所有人、管理人與設計、施工者承擔連帶責任。 該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 1.須有建築物或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或構築物、堆放物等致人損害的行為。所謂建築物包括與土地相連的各類人造設施,如房屋、橋梁、碼頭、隧道、廣告牌、電線桿等。擱置物、懸掛物是與建築物相連的位於高處的附屬物,如陽台上的花盆、懸掛於窗外的空調等。因這些物件的倒塌、脫落或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適用建築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 2.存在損害事實。建築物及其附屬物給他人造成了人身或財產損失。 3.建築物致害行為與損害事實間有因果關系。即損害後果是由建築物的倒塌、脫落或墜落造成的。 4.建築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有過錯。建築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同樣適用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即一旦發生建築物致人損害的後果,便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有過錯,除非所有人或管理人自己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否則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建築物等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應該是對該建築物進行直接控制、管理,並負責有妥善維護義務的人。一般而言,建築物的所有人是最直接的對建築物進行管理支配的人,是該侵權行為的責任主體。但是當建築物的所有人與實際佔有、管理人不一致時,就要具體分析責任人。

㈣ 堆放物倒塌致人損害的,該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曲某來和段某是自鄰居,曲某住3樓,段某住4樓,曲某由於家裡東西多,就將一些家裡不常用的東西堆在3樓和4樓之間的樓道上,日積月累,東西越堆越多,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為此段某多次向曲某反映,但曲某一直置之不理。終於有一次,在段某上樓的時候,堆放的東西突然倒塌將段某砸傷。段某找曲某理論,但曲某認為這是段某自己不小心造成的,與其無關。那麼,段某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法律關於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損害責任的規定。

在這則案例中,曲某對堆放物沒有盡到管理的義務,對段某的受傷存在過錯,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八條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損害,堆放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㈤ 樓房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誰來承擔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86 條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㈥ 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該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寧某家附近正在蓋新的住宅小區,一天寧某吃完飯後外出散步,突版然下起了大雨,權寧某就跑到工地的圍牆下避雨,不料圍牆突然倒塌,將寧某壓在下面,寧某受了傷,所幸沒有生命危險。寧某傷愈後找到工地理論,要求工地賠償相關損失,但工地認為這是天災,不同意賠償。寧某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牆被雨水弄倒塌,自然是質量不好,工地上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要對寧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六條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㈦ 施工建築物侵權能否列施工單位為被告。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回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八十六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因其他責任人的原因,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其他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

㈧ 拜託大家幫我找找有關建築物因結構性問題而引發坍塌的事例

記得電視上看到過一個新加坡的一個大樓倒塌事件解析。
我搜索了以下。就是1971年新加坡新世界旅館的瞬間倒塌。

引用: http://www.natgeo.com.cn/newsshow.php?id=105

然而一個周六的早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阻礙了整個地區的運轉。一棟6層樓高的旅館在不到60秒內徹底倒塌。這場災難造成了33人死亡、17人被活活困在數千噸重的鋼筋、混凝土和玻璃渣下面。這是新加坡歷史上最嚴重、也最令調查人員困惑不解的倒塌事件。現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將幫助我們准確揭示這場悲劇的起因。災難不會無故發生,它是在一段時間內、由一連串決定性事件構成的。「重返危機現場」,將為您揭開致命時刻的真相。

這個只有紐約市大小的國家、卻擁有三百多萬人口。市區中心,高大的建築物直插雲霄。這是建築師們努力運用有限空間創造的傑作。畢竟,這里的許多土地都來自填海和開墾沼澤。歐文路上,有一座建於1971年的新世界酒店。這幢建築物很普通:36根鋼筋水泥柱支撐著6層混凝土結構。

在令人恐怖的1分鍾內,整個新世界酒店崩塌了,重達幾千噸的鋼筋水泥雨點般地向人們砸下來。這座曾被視為當地地標的大廈,如今只剩下了大堆的瓦礫。四處彌漫的煙塵從幾英里外都能看到。6層樓高的建築物頃刻間被摧毀、變成了一座混凝土的墳墓。

在新加坡這樣的城市裡,這場災難成了所有人的噩夢。類似的樓房在當地隨處可見,而且,小島上還有許多更高的建築。為此,調查人員必須盡快查明新世界酒店倒塌的原因。
6層樓高的鋼筋水泥建築,到底是如何在60秒內倒塌的?

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可以肯定的是,新世界酒店的倒塌不是因為爆炸或者施工質量差;也不是因為沼澤地帶¼或者地鐵隧道。

通過回顧災難當天的所有經過、再加上事後展開的深入調查,我們終於可以揭示新世界酒店倒塌的真正原因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使得大樓在完工之後的整整15年裡、一直處於災難邊緣。制圖員只顧考慮「活動負載」,卻忘了「固定負載」。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一個低級的錯誤。制圖員的計算完全是大錯特錯,以致於如26號和32號這樣的重要支柱、根本無法承受大樓的自身重量。即使沒有那些附加的「活動負載」,例如空調設備、耐用的彩釉磁磚,以及銀行的保險庫¼15年來,支撐大樓的許多支柱也早已瀕臨支撐的極限了。所有支柱幾乎都早已經被破壞,在坍塌的邊緣支撐了15年。
這場悲劇讓人們吸取了教訓。新加坡全面修改了建築工程的規章制度,以確保由建築師計算的所有「固定負載」和「活動負載」、還要經過一次獨立審核。世界上其它許多國家也採用了這項重要的附加安全措施。和許多城市一樣,新加坡的建築物仍在越蓋越高。幸運的是,無論是在新加坡還是其它國家,建築物倒塌事件已越來越少。但當災難發生時,普通民眾表現出的高尚品格和勇氣、仍然令人贊嘆。

閱讀全文

與建築物倒塌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