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比較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不同點
1,分類不同,英美法系分普通法和衡平發,大陸法系分公法私法
2,法官在訴訟中的地位不同,英美法系奉行當事人主義,法官是中立者,大陸法系國家,法官佔主導地位、
3 法律淵源不同,英美法系國家包括判例法,大陸法系國家不包括
4,法律編撰形式不同,大陸法系國家採用法典的形式,英美法系國家不然。
1、大陸法系的特點:(1)全面繼承羅馬法:吸收了許多羅馬私法的原則、制度,如賦予某些人的集合體以特定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有權的絕對性,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某人享有他人所有物的某些權利;侵權行為與契約制度;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結合制度等。還接受了羅馬法學家的整套技術方法,如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人法、物法、訴訟法的私法體系,物權與債權的分類,所有與佔有、使用、收益權地役權以及思維、推理的方式。(2)實行法典化,法律規范的抽象化概括化。(3)明確立法與司法的分工,強調制定法的權威,一般不承認法官的造法功能。(4)法學在推動法律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法學創立了法典編纂和立法的理論基礎,如自然法理論、分權學說、民族國家理論等,使法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由法學家來完成。
2、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是以英國自中世紀以來的法律,特別是以普通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首先起源於11世紀諾曼人入侵英國後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現的普通法。
英美法系包括英國法系和美國法系。英國法系採取不成文憲法制和單一制,法院設有"司法審查權"。美國法系採用成文憲法制和聯邦制,法院有通過具體案件確定是否符合憲法的"司法審查權",公民權利主要通過憲法規定。
英美法系的范圍,除英國(不包括蘇格蘭)、美國外,主要是曾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緬甸、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地區也屬於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特點:(1)以英國為中心,英國普通法為基礎;(2)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遵循先例;(3)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向後看"的思維習慣;(4)在法律發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5)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性;(6)注重程序的"訴訟中心主義"。
參考資料:http://dis.njtu.e.cn/bjtu/wlkj/10038/course/exercise/4.htm
②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比較
1、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主要是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為主;英美法系則是以判例法為正式的法律淵源。
2、法律結構方面不同。大陸法系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對某一法律部門所包含的規范習慣以用法典的形式作統一的系統規定,法典構成了法律體系結構的主幹。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傾向法典的形式,一般以單行法的形式對某一問題作專門的規定。
3、適用法律技術方面不一樣。大陸法系的法官在判案時除確定事實外,首先要考慮的市有關制定法是如何規定的,判例不能作為判案的法律依據,所以法官只能使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在審理案件時,首先要考慮以前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件事實加以比較,然後從以前案例中找出可以使用與本案的法律規則,作為本案的法律依據,另外,還可以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
4、訴訟程序不同。大陸法系的訴訟程序中,突出法官的職能,以法官為重心,具有糾問式的特點,一般由法官和陪審員組成法庭審判案件。在英美法系的訴訟程序中,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法官只是雙方爭論的「仲裁人」而不能參加爭論,與這種抗辯式程序同時存在的是陪審團制度,陪審團主要負責做出事實上的結論和法律上的基本結論(如有罪或無罪),法官負責做出法律上的具體結論。
5、法律分類不同。大陸基本分類是公法和私法。英美則是衡平法與普通法。
③ 我國侵權責任法與英美法系侵權責任法的差異是什麼
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④ 什麼是英美法系什麼是大陸法系是比較兩大法系之間的異同
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是西方社會存在兩大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羅馬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
兩者的區別:
(一)從法律淵源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具有制定法的傳統,制定法為其主要法律淵源,判例一般不被作為正式法律淵源(除行政案件外),對法院審判無約束力;而英美法系具有判例傳統,判例法為其正式法律淵源,即上級法院的判例對下級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有約束力。
(二)從法律結構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基本結構在公法和私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傳統意義上的公法指憲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訴訟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結構是在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類基礎上建立的。從歷史上看,普通法代表立法機關(協會)的法律,衡平法主要代表審判機關(法官)的法律(判例法),衡平法是對普通法的補充規則。
(三)
從法典編纂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一些基本法律一般採用系統的法典形式。而英美法系一般不傾向法典形式,其制定法一般是單行的法律和法規。當代英美法系雖然學習借鑒了大陸法系制定法傳統,但也大都是對其判例的匯集和修訂。
(四)
從訴訟程序傳統來看,兩大法系也存在一些傳統的差別,如大陸法系傾向於職權主義,即法官在訴訟中起積極的作用,英美法系傾向於當事人主義,即控辯雙方對抗式辯論,法官的作用是消極中立的。
(五)
從法律適用傳統來看,大陸法系的法官在確定事實以後首先考慮制定法的規定,而且十分重視法律解釋,以求制定法的完整性和適用性;英美法系法官在確定事實之後,首先考慮的是以往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與判例加以比較,從中找到本案的法律規則或原則,這種判例運用方法又稱為「區別技術」。
(六)
從職業教育傳統來看,大陸法系在律師和法官的職業教育方面突出法學理論,所以大陸法系自古羅馬以來就有「法學家法」的稱號;而英美法系的職業教育注重處理案件的實際能力,比如律師的職業教育主要通過協會進行,被稱為「師徒關系」式的教育。
⑤ 比較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差異
目前,世界各國沿用的法律體系基本上可分為二類: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中國內地採用的是大陸法系。大陸法系又稱羅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或羅馬日耳曼法系,是承襲古羅馬法的傳統,仿照《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的樣式而建立起來的法律制度。歐洲大陸上的法、德、意、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和拉丁美洲、亞洲的許多國家的法律都屬於大陸法系。香港和英聯邦國家採用的是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稱英國法系、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
兩大法系的主要差異有:
第一,法律淵源不同。大陸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淵源包括立法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以及本車參加的國際條約,但不包括司法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構成的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法律結構不同。大陸法系承襲古代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飲食的規范做統一的系統規定,法典構成了法律體系結構的主幹。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習慣用單行法的形式對某一類問題做專門的規定,因而,其法律體系在結構上是以單行法和判例法為主幹而發燕尾服起來的。
第三,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大陸法系強調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規定來審判案件,法官對成文法的解釋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
第四,訴訟程序不同。大陸法系的訴訟程序以法官為重心,突出法官職能,具有糾問程序的特點,而且,多由法官和陪審員共同組成法庭來審判案件。英美法系的訴訟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辯護人和代理人為重心,法官只是雙方爭論的「仲裁人」而不能參與爭論,與這種對抗式(也稱抗辯式)程序同時存在的是陪審團制度,陪審團主要負責做出事實上的結論和法律上的基本結論(如有罪或無罪),法官負責做出法律上的具體結論,即判決。
此外,兩大法系在法律分類、法律術語、法學教育、司法人員錄用和司法體制等方面,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區別:
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
定義
大陸法系強調成文法作用,結構上強調系統化、條理化、法典化和邏輯性,並將全部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
也稱普通法系,基於以往判決的判例上逐步形成的一種在全國普遍通用的法律,分為普通法和衡平法兩部分。
形成 西歐 英國
主要代表 法國和德國 英國和美國
其他代表國家和地區 瑞士、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日本、整個拉丁美洲、非洲近東一些國家、美國路易斯安納州、加拿大魁北克省。
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愛爾蘭、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我國香港地區等
⑥ 試比較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不同點。以合同法為例
1000字的 怎麼還沒人回答呢??
⑦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比較
1、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 是指以古羅馬法、特別是以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為傳統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由於該法系的影響范圍主要是在歐洲大陸國家,特別是法國和德國,所以又稱為大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主要法律的表現形式均為法典,又稱為法典法系。 (1)屬於這一法系的除了歐洲大陸國家外,還有曾是法國、德國、葡萄牙、荷蘭等國殖民地的國家及因其他原因受其影響的國家。例如,在非洲有衣索比亞、南非、辛巴威等;在亞洲有日本、泰國、土耳其等; (2)此外還包括某些英美法系國家內的部分地區,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美國的路易斯安那州,英國的蘇格蘭等。 2、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普通法系是指以英國中世紀的法律、特別是以普通法為基礎和傳統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由於主要淵源於英國普通法,又被稱為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以判例法為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又稱為判例法系;由於在現代是由英國法與美國法兩大分支構成,又稱英美法系。 這一法系的范圍,除了英國(蘇格蘭外)以外,主要是曾為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加拿大、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地區等。 3、民法法系與普通法系有許多共同之處,例如在經濟基礎、階級本質上是相同的,都重視法治等。 4、二者的區別: (1)在法律思維方式方面 民法法系屬於演繹型思維, 普通法系屬於歸納式思維,注重類比推理 (2)在法的淵源方面 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淵源只是制定法,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淵源。 (3)在法律的分類方面 民法法系國家一般都將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作為法律分類的基礎, 普通法系則是以普通法與衡平法為法的基本分類。 (4)在訴訟程序方面 民法法系與教會法程序接近,屬於糾問制訴訟, 普通法系則採用對抗制訴訟程序。 (5)在法典編纂方面 民法法系的主要發展階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別是近代以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法典編纂活動。 普通法系在都鐸王朝時期曾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立法活動,近代以來制定法的數量也在增加,但從總體上看,不傾向進行系統的法典編纂。 (6)另外 兩大法系在法院體系、法律概念、法律適用技術及法律觀念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差別。
⑧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這兩大法系有何聯系和區別
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都是資本主義類型的法律,在經濟基礎、階級本質、法律基本原則方面是一致的,但由於不同的歷史傳統的影響,在法律形式和法律運行方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從宏觀方面來看,兩大法系的主要區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法律淵源的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以制定法首先是法典的方式存在,正式的法律淵源是指立法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行政法規,只有它們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法院的判例不是法律淵源。在英美法系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法律淵源,而且,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判例法與制定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判例法是具體訴訟案件的結果,而制定法是立法機關或其他有權制定法律、法規的機關對一般情況所作的規定;制定法是以比較精確的條文化的形式出現的,而判例法是一個判決中所含有的法律原則和規則,這些原則和規則,有的可能表達得相當清楚,但一般來說並非如此。判例法的基礎是 "遵從先例"原則,這個原則的要求是,上級法院的判決,甚至本法院以前審理類似案件的判決中所包含的法律原則和規則,具有約束力。例如,在英國,上議院的判決對其他一切法院均有約束力;上訴法院的判決,對除上議院以外的所有法院,包括上訴法院本身,均有約束力;高等法院一個法官的判決,下級法院必須遵從。在實踐中,美國沒有英國嚴格。就制定法而言,大陸法系沿襲羅馬法的傳統,習慣於用法典的形式對某一法律部門所包含的規范做統·---的系統的規定,法典成為法律的主要形式。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制定法往往是以單行法的形式對某--類問題做專門的規定。
第二,法律結構的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律結構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公法和私法是法律的基本分類。公法和私法劃分的理論依據是私人自治,其主要含義是:個人享有財產和締結合同的絕對權利,國家的活動僅限於保障這些權利並充任私人之間糾紛的裁決人,而不應干預個人的自由。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分別代表了兩個不同的主體 國家和個人。構成私法關系的是彼此平等的法律主體,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民法和商法屬於典型的私法。公法關系是國家機關之間或國家機關和個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權力服從關系而不是平等關系。憲法、行政法、刑法等屬於公法,程序法一般也被認為是公法。英美法系國家在傳統上並沒有公法和私法之分,它的法律基
本分類是普通法和平衡法,這兩種法律包含的法律部門比較分散,很不明確"在英美法系國家,屬於私法性質的法律規范是在普通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普通法又是與民事訴訟的形式不可分的,因此英美法系沒有像大陸法系那樣稱為民法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茌調整私人財產關系等方面的法律,有合同法、財產法、侵權行為法、繼承法和婚姻家庭法等。但是,在大陸法系,民法是整個法律制度中最重要的法律部分。
第三,法官的許可權不同。在大陸法系國家,法官審理案件,除了案件事實外,首先必須考慮制定法的規定,根據制定法的規定來判決案件,法官對制定法的解釋也必須受制定法本身的嚴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適用法律而不能創造法律。《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官對於其審理的案件,不得用確立一般規則的方式進行判決。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制定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來審理案件。在審理案件時,法官首先考慮以前類似案件的判例,將本案的事實與以前案件的事實加以比較,然後從以前判例中概括出可以適用於本案的法律規則。而且,法官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運用法律解釋和法律推理的技術創造新的判例,從而,法官不僅在適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圍內創造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