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黎公約規定注冊商標只有在連續多少年
《巴黎公約》規定凡在一個締約國申請注冊的商標,可以享受自初次專申請之日起為期屬6個月的優先權,即在這6個月的優先權期限內,如申請人再向其他成員國提出同樣的申請,其後來申請的日期可視同首次申請的日期。優先權的作用在於保護首次申請人,使他在向其他成員國提出同樣的注冊申請時,不致由於兩次申請日期的差異而被第三者鑽空子搶先申請注冊。發明、實用新型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的專利申請人從首次向成員國之一提出申請之日起,可以在一定期限內(發明和實用新型為12個月,工業品外觀設計為6個月)以同一發明向其他成員國提出申請,而以第一次申請的日期為以後提出申請的日期。其條件是,申請人必須在成員國之一完成了第一次合格的申請,而且第一次申請的內容與日後向其他成員國所提出的專利申請的內容必須完全相同。
⑵ 誰知道《巴黎公約》商標、專利的獨立性原則
《巴黎公約》第6條規定了商標獨立原則。該條第1款規定,「商標的申請和注冊條件,在本聯盟各國由其本國法律決定。」在這個前提下,同一商標在不同成員國所受的保護是獨立的。具體來說,公約規定的商標獨立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締約國不得以其他締約國的國民未在其原屬國申請、注冊或續展為理由予以拒絕,也不得使注冊無效。締約國在對其他締約國的國民的商標注冊申請進行審查時,應按照本國法律規定的條件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核准注冊,而不得以該商標未在申請人原屬國申請或未獲注冊或未續展為理由拒絕予以注冊。對於已獲准注冊的商標,如果所有人在原屬國的商標注冊失效或到期未續展,注冊國不得宣布該注冊無效。
第二,在一締約國內正式注冊的商標,與在其他締約國家注冊的商標,包括在原屬國注冊的商標在內,應認為是互相獨立的。這表明,各締約國只按照本國的法律保護本國核准注冊的商標,而不受同一商標在其他國家的保護狀況的影響。如果該商標在某個國家因某種理由被撤銷或失效,這種撤銷或失效的效力僅及於該國,而不對在其他國家的注冊產生任何影響。
商標的獨立性與專利的獨立性基本相同。但是,商標獨立性有一個重要的例外。《巴黎公約》第6條之五詳細規定了商標獨立性的例外。
《巴黎公約》第4條之二第1款規定,「本同盟成員國的國民向本同盟各成員國申請的專利與他在本同盟其他成員國或非本同盟成員國為同一發明所獲得的專利無關。」這就是通常所講的專利獨立性原則。
⑶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巴黎公約成員國的商標注冊申請人可以在中國享有優先權 A .申請人自
A .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巴黎公約成員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6 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內商品以同一商容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
C .申請人在中國政府主辦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商標,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 個月內,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
D .申請人在中國政府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商標,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 個月內,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
⑷ 通過加入巴黎公約申請國際商標和逐一國家申請的異同
你說的是馬德里申請吧,
馬德里申請時一次申請同時在100個國家進行注冊保護(馬德里協議和內締約方容),費用低,時間短。
逐一國家申請那麼相對來說時間長,費用高
兩者對比:馬德里申請相對於逐一國家申請來說,保護力度弱,因為申請過程中可能某些國家或者地區會以各種原因拒絕你的申請,當然,一旦產生知識產權糾紛,所出具的證明也沒有力度,個人建議;馬德里申請與逐一國家申請同時進行
⑸ 巴黎公約中商標權和專利權的獨立性原則是什麼
巴黎公約是指《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Paris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Instrial Property)簡稱《巴黎公約》,於1883年3月20日在巴黎締結的保護工業產權的國際公約,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管理下的條約之一。巴黎公約的調整對象即保護范圍是工業產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原則是指
(1)申請和注冊商標的條件,由每個成員國的本國法律決定,各自獨立。對成員國國民所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不能以申請人未在其本國申請、注冊或續展為由而加以拒絕或使其注冊失效。在一個成員國正式注冊的商標與在其它成員國--包括申請人所在國--注冊的商標無關。
(2)這就是說,商標在一成員國取得注冊之後,就獨立於原商標,即使原注冊國已將該商標予以撤銷,或因其未辦理續展手續而無效,但都不影響它在其它成員國所受到的保護。同一發明在不同國家所獲得的專利權彼此無關,即各成員國獨立地按本國的法律規定給予或拒絕、或撤銷、或終止某項發明專利權,不受其它成員國對該專利權處理的影響。
(3)這就是說,已經在一成員國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在另一成員國不一定能獲得;反之,在一成員國遭到拒絕的專利申請,在另一成員國則不一定遭到拒絕。
⑹ 《巴黎公約》
國民待遇原則是指在民事權利方面一個國家給予在其國境內的外國公民和企業與其國內公民、企業同等待遇,而非政治方面的待遇。
國民待遇原則是最惠國待遇原則的重要補充。在實現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平等待遇基礎上,世貿組織成員的商品或服務進入另一成員領土後,也應該享受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相同的待遇,這正是世貿組織非歧視貿易原則的重要體現。國民待遇原則嚴格講就是外國商品或服務與進口國國內商品或服務處於平等待遇的原則。
在世貿組織框架內,國民待遇原則在貨物貿易中包括三個主要內容:
第一,一成員不能以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進口產品徵收高於對本國相同產品所徵收的國內稅或其他延謾?
第二,在有關銷售、分銷、購買、運輸、分銷或使用的法規等方面,進口產品必須享受與同類國內產品相同的待遇。
第三,任何成員不能以直接或間接方法對產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有特定數量或比例的國內數量限制,或強制規定優先使用國內產品。如國產化要求、進口替代要求均被視為直接或間接對外國產品構成歧視,違反國民待遇規定。
第四,成員不得用國內稅、其他國內費用或定量規定等方式,為國內工業提供保護。
國民待遇原則在實施中還應特別注意三個重要方面:
其一,任何成員不能以某種產品不受關稅約束而本身又可對該產品徵收更高關稅為理由,對其徵收更高的國內稅。
其二,國民待遇必須在每宗進口產品案中都得到履行。因此,不能以某種產品獲得了其他方面更優惠的待遇,或該產品出口國的其他出口產品獲得了更為優惠的待遇為理由而對該產品實行歧視。
其三,當某種產品在一國內不同地區享有不同待遇時,其中最優惠的待遇應給予進口相同產品。
在貨物貿易中,世貿組織對國民待遇的實施也有例外規定:
首先,國民待遇義務不適用於政府采購。
其次,國民待遇義務並不禁止單獨支付給某種產品國內生產者的補貼。
第三,國民待遇原則並不禁止有關電影片的國內放映數量限制。
最後,世貿組織允許發展中國家自1995年1月1日起的5年中對使用國內產品進行補貼。對於最不發達國家,這一期限延長為8年。
由於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差異及其自身的復雜性,世貿組織對二者有關國民待遇的要求大有區別。服務貿易中國民待遇是以世貿組織成員間在平等基礎上通過談判方式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在不同行業中不同程度地履行國民待遇。
對於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領域的國民待遇,世貿組織規定每一成員向其他成員的國民就知識產權的保護提供的待遇不得低於其給予本國國民的待遇。同時允許各成員在涉及工業產權的保護領域中,凡有關司法行政程序、司法管轄權問題的法律都可聲明保留,不給予外國人以國民待遇,這也符合國際社會的通常做法。
⑺ 判斷:根據《巴黎公約》和我國商標法的規定,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也受到法律保護
中國商來標法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源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模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模仿或者翻譯他人以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希望徐律師給你有幫助.
⑻ 商標注冊優先權原則是怎樣的
優先權原則源於1883年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以下簡稱《巴黎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便於締約國國民在其本國提出專利或者商標申請後向其他締約國提出申請。在《巴黎公約》的第四條中規定,已經在本聯盟的一個國家正式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任何人或其權利繼承人,自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起6個月內,在其他國家就同一商標在相同商品上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享有優先權。我國於1984年11月14日加入《巴黎公約》,此後在《商標法》中也體現了優先權這一概念。在2014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商標法》中,第二十五條規定了有關「優先權」的內容。根據本條第一款內容,商標注冊申請人自其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標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申請人在國外第一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則稱為優先權日。受優先權保護的申請人,其商標注冊申請日期不受在我國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日期約束,而是以其優先權日期,也就是該商標在外國第一次提出注冊申請的日期為准。因此必然會出現申請日期在先卻敗給申請日期在後的情況。除此之外,在《商標法》第二十六條中還規定了另一種享有優先權的情況。商標在中國政府主辦的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該商品展出之日起6個月內,該商標的注冊申請人可以享有優先權。這是對商標在國際展覽會中的臨時保護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商標的優先權不是自動產生的,而是需要商標注冊申請人去主張的。要求優先權的申請人,必須在提出商標注冊申請時提出書面聲明,並在3個月之內提交相關證明文件,符合《商標法》第二十五條內容的優先權申請人,需要提交第一次提出的商標注冊申請文件的副本,符合《商標法》第二十六條在國際展覽會中首次使用的商標的優先權申請人,則需要提交展出其商品的展覽會名稱、在展出商品上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展出日期等證明文件,不按照規定提出書面聲明或逾期未提交證明文件的,則視為未要求優先權,不能享受優先權日期的保護。
⑼ 法國有效的注冊商標有三種途徑是
第一,直接向法國國家工業產權局申請注冊商標;
第二,向歐盟知識產權局專申請注冊屬歐盟商標;
第三,通過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體系,指定法國或歐盟為生效地區。
根據《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在中國首次提出商標注冊申請後6個月內,向法國國家工業產權局再次提出相同商標注冊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居住在法國之外的申請人,應當指定在法國境內的送達地址。
⑽ 《馬德里協議》與《商標注冊條約》《巴黎公約》的區別
相關資料:
商標國際馬德里協定
http://www.cypatent.com/cn/brand-madelixieding.htm
商標注冊條版約
http://ke..com/view/391076.htm
《巴黎公約權》
http://ke..com/view/275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