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利法中享有出租權的主體
出租權的權利主體是指依法對作品享有出租權的權利人,即作品的創作者和作品的傳播者,它包括兩類:一類是普通主體,即享有真正版權的人,包括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另一類是特殊主體,一般是指傳播作品的鄰接權人。
我國新著作權法第10條(7)規定:「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所謂「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的創作的作品」,按新《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4條(11)的規定「是指攝制在一定介質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並且藉助適當裝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的作品」:新著作權法第41條(1)規定:「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並獲得報酬的權利」,所謂「錄音作品」,按新《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5條(2)的規定「是指任何對表演的聲音和其他聲音的錄製品」;所謂「錄像作品」,按新《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5條(3)的規定「是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的創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無伴音的連續相關形象、圖像的錄製品」。新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此,從法理上講,我國出租權權利主體屬版權人中的電影作品的作者、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的作者、計算機軟體的作者和鄰接權人中的錄音錄像製品製作人。
『貳』 出租專利權計入哪個科目
從營業稅角度講,專利權的出租屬於「服務業」稅目,專利權的出售屬於「轉讓無形資產」稅目,但他們的營業稅稅率都是5%。
『叄』 專利權出租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公司的專利權出租取得的收入應該計入其它業務收入,具體的會計分錄如下:借:銀行存款;貸:其它業務收入。攤銷出租的專利權:借:管理費用;貸:其它業務成本。
(3)出租非專利權計入擴展閱讀:
專利權(Patent 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於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排他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
(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
(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專利權屬於財產權,專利轉讓是指專利權人作為轉讓方,將其發明創造專利的所有權或將持有權移轉受讓方,受讓方支付約定價款所訂立的合同。通過專利權轉讓合同取得專利權的當事人,即成為新的合法專利權人,同樣也可以與他人訂立專利轉讓合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包括專利申請權轉讓。
使用權,是指所有人以自主的意思運用或利用其物的法律可能性。大陸法民法中所有權的權能之一。作為所有權權能的使用權具有最廣泛的概括性,所有人可以在法定限度內依任何目的和方式使用其物。他物權人依特定目的和方式運用或利用他人之物的法律可能性。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專利權出租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肆』 為什麼專利技術出租收入就計入收入,而專利技術出售收入就計入營業外收入呢
「專利技術出租」屬於讓渡資產使用權,根據規定,讓渡資產使用權產生的收入應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相應成本結轉至「其他業務成本」。
「專利技術出售」無形資產轉讓,屬於「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或損失」,所以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所以收入和利得是有區別的: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看出,二者最終均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的增加,並都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這是二者的相同之處。二者的區別在於,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而利得是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這是二者的本質區別,在判斷一項交易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到底屬於收入還是屬於利得時,這一點是非常關鍵的判斷依據。
定義中的「日常活動」,是指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活動。這里的理解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二是與經常性活動相關的活動。比如,工業企業製造並銷售產品、商品流通企業銷售商品、保險公司簽發保單、咨詢公司提供咨詢服務、軟體企業為客戶開發軟體、安裝公司提供安裝服務、商業銀行對外貸款、租賃公司出租資產等,均屬於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由此產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構成收入。而工業企業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則屬於與經常性活動相關的活動,由此產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也構成收入。
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活動,不是企業為完成其經營目標所從事的經常性活動,也不屬於與經常性活動相關的活動,由此產生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不構成收入,應當確認為營業外收入,這也構成企業的利得。利得又進一步可分為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是指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相對應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是指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根據上述定義,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接受損贈、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所產生的利得屬於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如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份額而增加或減少的資本公積。
『伍』 專利權出租所獲得的租金收入交增值稅嗎
專利權出租所獲得的租金收入交營業稅。
根據稅法規定,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回和使用權的行為按5%的稅率答徵收營業稅,本稅目的征稅范圍(《營業稅稅目注釋》第八條)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凡沒有在征稅范圍中列舉的其他無形資產的轉讓,暫不按本稅目征稅。
『陸』 出租一項專利權3500元,增值稅6%,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3710
貸: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10
其他業務收入 3500
『柒』 出租無形資產和出售無形資產所取的收益應計入哪個會計分錄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應當將取得的價款與該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及應交稅費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相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累計攤銷
營業外支出(借方差額)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貸方差額)
對於出租無形資產的價值攤銷最常見的會計處理方法是:企業出租無形資產時,取得租金按《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的規定予以確認,記入其他業務收入;同時按配比原則,對發生的與轉讓有關的各種費用記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7)出租非專利權計入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提供無所有權技術的行為,不按本稅目征稅。
(五)轉讓著作權: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圖形著作(如畫冊、影集)、音像著作(如電影母片、錄像帶母帶)。
(六)轉讓商譽:商譽的使用權的行為。
公司所持有的發電上網指標不屬於上述應徵收營業稅的無形資產范圍,不用繳納營業稅。同時也不屬於增值稅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不用繳納增值稅。
『捌』 工業企業出租專利權收入記入什麼科目
出租專利權收抄入記入: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賬戶:
1、賬戶性質:損益類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企業出主營業務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如出售材料、固定資產出租等。
3、賬戶結構:貸方記增加,登記取得的其他業務收入;借方記減少,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數額;期末結轉後無余額。
4、明細賬戶:按其他業務收入的種類設置明細賬。
『玖』 出租非專利技術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非專利技術屬於無形資產。
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借記其他業務成本、貸記累計攤銷,租金收入貸記其他業務收入,借記銀行存款。
非專利技術是指不為外界所知的、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已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各種技術和經驗。
如獨特的設計、造型、配方、計算公式、軟體包、製造工藝等工藝訣竅、技術秘密等。企業無形資產的一種。非專利技術與專利權一樣,能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在未來歲月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與專利權不同的是:非專利技術沒有在專利機關登記注冊,依靠保密手段進行壟斷。
(9)出租非專利權計入擴展閱讀
為明確會計科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理解會計科目的性質和作用,進而更加科學規范的設置會計科目,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必要對會計科目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對會計科目進行分類的標准主要有三個:一是會計科目核算的歸屬分類;二是會計科目核算信息的詳略程度;三是會計科目的經濟用途。
(一)按其歸屬的會計要素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6、損益類科目:分為收入性科目和費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科目。費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費用」等科目。
按照會計科目的經濟內容進行分類,遵循了會計要素的基本特徵,它將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分門別類的進行歸集,清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拾』 出租專利技術是否是收入
出租專利技術是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專利技術出租收入是無形資產使用權許可,屬於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投資收益、利息收入、捐贈收入、固定資產租賃收入、收取的違約金等各種雜項收入。
投資收益是指事業單位向除附屬單位以外其他單位投資而取得的收益。但不包括附屬單位上繳的收入。投資收益通常包括兩部分,一是投資期間分得的利息或紅利;二是出售或收回投資時形成的買賣差價或收回價值與最初投資價值的差額,該差異為正數時,即為收益;為負數時,即為損失。
利息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因在銀行存款或與其他單位或企業的資金往來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它不包括事業單位在各種債券投資上的利息收入,如國庫券利息收入,金融債券的利息收入等,這些利息收入應列為事業單位的投資收益。
捐贈收入是指事業單位以外的單位或個人(包括內部職工)無償贈送給事業單位的未限定用途的財物,包括實物或現金。限定用途的捐贈財物應在撥入專款中單獨反映。
固定資產租賃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將閑置的固定資產出租給其他單位或團體使用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收取的違約金是指依據有關合同或契約,事業單位對違反合同或契約條款的單位、企業或個人收取的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