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知局對商標代理惡意搶注商標行為會採取什麼措施
會注銷其搶注並沒收非法所得。
2. 強生的商標爭奪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美國強生公司著名商標「ONETOUCH」被裁定予以撤銷。 強生公司再次陷入危機之中。
「如果30天之內不上訴,強生的血糖產品只能下架。」桂林中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輝」)負責人李中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中輝公布了來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評審委」)的裁定書。根據該裁定,國內血糖儀市場最大供應商美國強生公司著名商標「ONETOUCH」被裁定予以撤銷。
一位熟悉強生的行業人士表示,在國內日益擴大的血糖監測市場上,強生以超過30%的份額居於第一,年銷售額近10億元人民幣。如果強生產品倉促更換商標,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有可能被奮起直追的國內廠家如三諾生物、怡成、魚躍醫療等填補。
「由於公司龐大,機制不靈活,強生在國內血糖檢測領域的傳統優勢地位早已是強弩之末,而在OTC(非處方葯)市場上被國內廠商超越看來是遲早的事。」上述人士表示。 根據商標評審委出具的這份裁定書,中輝方面於2011年12月19日對強生公司的「ONETOUCH」商標(注冊號3384889)提出爭議申請,要求撤銷該商標,理由是「ONETOUCH」與「ONE TOUCH」僅僅只差一個空格,而「One touch」這一詞彙直接表示商品的使用方法、操作功能等特點,屬於不正當注冊。
商標評審委在裁決中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撤銷此商標。
「強生的『ONETOUCH』商標於2004年7月在國內獲得注冊,從那時到現在,強生因為這一商標獲利至少10億元人民幣,我們可以舉報它違法獲利並要求它對我們的損失進行賠償。」桂林中輝此案的代理律師黃雲中說。
一位醫療器械銷售負責人介紹,在國內血糖監測市場,外資兩大巨頭強生和羅氏公司占據著市場份額頭兩名的明顯優勢,合計份額超過60%,在全球市場上,強生、羅氏、雅培和羅氏公司的產品占據前四位。
來自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2010年的統計已經超過9300萬人,佔世界第一位。據行業人士估計,國內血糖監測市場規模在25億元到40億元之間,作為這一市場的最大生產商,強生年銷售額大約10億元。
因為商標被撤銷而失去中國這一龐大市場,強生顯然不會善罷甘休。強生醫療器械媒體事務經理蔣柯表示,強生已經為此發表了聲明,聲明中稱:「強生公司對於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的爭議裁定結果表示非常失望,強生公司將依據法律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請行政訴訟,請求撤銷前述裁定,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
「公司的相關法律程序正在啟動中,我們會按照30天有效期的規定按時向法院提起訴訟,中輝的辯護律師黃雲中以其個人名義,於2011年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強生公司『ONETOUCH』商標的申請,其惡意是非常明顯的。」蔣柯說。
根據雙方公開的資料,強生公司於2002年11月27日向國家商標局提出「ONETOUCH」的商標注冊申請,於2004年7月21日獲批。中輝認為,該公司早在2000年就已經研發成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電發血糖試紙,並於12月20日發布《血糖檢測試紙片企業標准》,這一時間不僅早於爭議商標申請日,還早於被申請人在美國申請注冊時聲稱的最早商業使用時間(2001年1月15日)。
「我們『ONETOUC謠言不予置評。」
強生公司在國內的業務分三大塊,排名第一的就是醫療器械業務,第二是制葯業務,第三是包括化妝品在內的消費品業務。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強生全球銷售額672億美元,超越輝瑞成為全球醫葯業最大企業,而強生的穩豪型血糖儀是2012年美國零售渠道銷量最大的家用血糖儀。 強生已經明確表示將與中輝再上法庭,官司要打到最後。有業內人士認為,強生如果盡全力反撲,官司結果怎樣仍然還存在未知。
兩家公司的恩怨始於2007年前。
桂林中輝於2002年2月28日取得了血糖試紙的注冊許可證,根據該許可證的內容,中輝可以合法生產配用於包括美國強生ONE TOUCH系列血糖儀在內的血糖試紙。
當時,強生的血糖檢測產品在國內市場正大放光彩。由於血糖儀一般只能使用同一廠家生產的試紙,強生的血糖試紙雖然貴,仍然供不應求。而中輝生產的試紙被批准可以配用於強生ONE TOUCH系列血糖儀,價格比強生的試紙便宜很多,這無異於抄了強生的「後路」。
「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配用於強生血糖儀的試紙生產企業。」李中說,當時公司的局面非常好,「產品供不應求,員工如果不走關系,都不可能招聘進企業。」
雖然中輝年銷售額最高峰時也只有3000萬元,與全球銷售幾百億美元的強生遠非一個量級,但是中輝給強生帶來的沖擊卻遠遠超過了「千萬元」的量級。
2006年強生將中輝告上了美國法院。原因是2006年10月,強生在市場上發現大量假冒強生品牌的血糖試紙,這些試紙上印著「ONE TOUCH」,與強生商標的區別就是多一個空格,但是這些試紙導致血糖檢測數值出現重大偏差,對使用者生命造成危險。強生認為假冒廠商便是中國桂林的中輝公司。
2007年3月,強生以「中輝公司與他人共謀,假冒其注冊商標、假冒其血糖試紙」為由,將中輝公司告上了紐約東區法院,索賠金額不少於5000萬美元。
2007年強生先後向公安部和桂林市公安局舉報中輝公司生產的血糖試紙侵犯商標權,要求公安機關作為刑事犯罪案件立案偵查。2007年10月22日桂林市公安局對於該案件立案偵查,2008年7月,桂林市公安機關對包括中輝公司總經理在內的7名中輝員工進行了刑事拘留。
因為被起訴,桂林中輝業績受到重創,總經理姚崇德在關押釋放後病死,有的骨幹員工因精神問題失去工作能力。但是,該案件前前後後經歷了多次開庭,卻一直未能做出判決,直到2013年12月商標評審委員會才給出了上述裁定。
「強生不服上訴,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如果被判成立,那麼強生商標無效,說我們商標侵權就無從談起,但如果法院判決評審委員會裁定不成立,那麼就是說ONETOUCH不是醫學專業詞彙,和ONE TOUCH不是一個意思,那麼說我們侵權就是無稽之談,必須賠償給我們造成的損失,無論怎樣,強生都需要給我們一個說法。」黃雲中說。
3. 惡意爭奪商標
這屬於商標侵權了,就得利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商標。
第一步就得要注意對證專據的收集
第二步屬對證據進行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應該到專業的代理機構進行咨詢。專業人士會對案件進行初步的分析,並會對細節問題提供專業建議,有利於更好的辦理案件。
第三步,製作投訴書或起訴書
還有更多想了解的請登錄 www.shewentm.com
4. 華為陷商標爭奪戰,究竟是怎麼回事
主要是華為和合作公司交流的時候,把自己產品的名稱提前透露了,結果在自己申請商標的前一個月,合作方先行申請了商標,現在華為正在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申請駁回對方的商標注冊。事情的發展是從2017年開始的,2017年華為發布了HiAI生態平台,該平台主要為用戶提供人工智慧技術,目前已經有四千多家合作廠商加入,平台的日活躍用戶達到了1億人次,其商業前景十分可觀。但就在華為申請HiAI商標時,發現一個月前,該商標已經被注冊了,所以華為無法擁有這個HiAI的商標。
而華為公司並不接受這個裁定,再次上訴,認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對亮風台HiAI商標使用權的保留,與華為公司業務發生高度重合,可能會影響到華為的品牌,所以希望完全取消亮風台關於此商標的使用權。目前訴訟剛剛開始,還沒有判決,不過專家表示,完全拿回這個商標可能比較困難,華為可能只能拿到一部分行業的使用權。
5. 王老吉商標爭奪戰
我只想說如果當時鴻道集團有量自己做品牌做涼茶,自己牌子早出名了,也不會有王老吉什麼事。現在搞得商標沒了,自己苦心弄其的名牌效應還要被廣葯搶去。值錢的究竟是王老吉三個字還是加多寶的苦心經營和相當正確的投資發展眼光?大家心裡清楚。
要不然為什麼廣葯一勝訴,就開始模仿加多寶的紅罐生產王老吉,味道也和自己原來的綠盒不同而改向加多寶的偏甜?
加多寶輸得不冤,這次只是一個教訓,誠信經商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加多寶能東山再起。
反觀廣葯,收賄的是你自己的人,品牌是別人做起來的。就搞個人坐牢,打個官司,就想坐享其成?
反正我是支持加多寶的,人家加多寶地震捐上億你所謂的民族品牌在哪裡?
現在打了官司才想著樹立企業形象不嫌太晚了嗎?
廣葯還打著王老吉名頭做八寶粥什麼的,這經營理念看著我就笑趴了。
承加多寶把王老吉做起來了,現在敢喊口號一年做多少億,怎麼不見你之前自己有什麼成效?
有本事不生產紅罐就靠自己的綠盒把王老吉做起來啊?
你現在開始生產紅罐不就擺明了欺負很多老百姓不知道此紅罐非彼紅罐?
反正我說,怕上火和加多寶,涼茶就喝加多寶。
6. 王老吉商標爭奪
焦點:品牌價值1080元
資料顯示,1997年起到2000年,廣葯集團與香港鴻道集團先後兩次簽訂了「王老吉」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允許鴻道集團生產銷售紅罐王老吉至2010年5月2日。後鴻道集團又將該商標授權子公司加多寶集團。在2002年至2003年間,鴻道集團又與廣葯集團先後簽署了《「王老吉」商標許可補充協議》和《關於「王老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兩個補充協議,將商標租賃期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
然而隨著雙方矛盾的升級,一些「內幕」得以公開:一是廣葯集團原副董事長李益民曾收受香港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巨額賄賂,使得兩個補充協議的合法性出現疑問;二是王老吉商標被「賤租」,從2000年至2011年,商標使用費年租金僅從450萬元增加到506萬元,即使到2020年,也只有537萬元,而由加多寶集團經營的紅罐王老吉2011年銷售額達到160多億元;同時,「王老吉」的品牌價值評估也高達1080億元。
上2段可以看出,補簽協議是在在「2002年至2003年間」。而所謂的「賤租」,則是「2011年」銷售額達到160多億元。
那我們來計算一下,2011年紅罐160億+綠罐20億=180億/1080億元品牌價值,銷售量是品牌價值的1/6.
那簽訂協議的2002~2003年的銷售如何,以此推算其品牌價值多少呢?
2002年的紅罐銷售1億多元,2003年紅罐猛增至銷售6億多元,也就是協議續簽後的同期,2003年廣告上投入1個多億。
所以2003年品牌價值約10億元,2003猛增至約40億元,此後一路上升至1080億元。
一位廣葯集團的員工在博客中寫道:「當初李益民受賄簽了王老吉商標的出租合同,難道這樣的合同不該取消嗎?但如果王老吉品牌沒有給香港人經營,難道還會有現在王老吉涼茶每年幾十億元的銷售嗎?」
7. 商標爭奪大戰升級到底是誰的「紅牛」
繼涼茶行業的知名商標戰後,國內功能飲料品類的開創者和長期霸主「紅牛」的商標戰升級。
中國紅牛首次回應糾紛
「華彬集團從未關閉過合作的大門。希望最終有一個雙方認可的結果,盡快妥善解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華彬投資(中國)有限公司8月21日在發給記者的聲明中稱,雙方間的糾紛有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審理和判決,公司不再進行回應。這也是華彬集團首次就商標權續約一事正式表態。
關於「紅牛商標使用權」授權許可,華彬集團方面稱,「一直以積極促成合作的態度和泰國天絲方面溝通。」
但對於雙方在分紅管理、授權許可、競爭禁止等相關層面的事實和糾紛,華彬方面稱,公司已按相關程序積極應訴,有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審理和判決,公司不再進行回應。華彬方面表示,中國紅牛相關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仍在正常有序地進行中。
8. 名人名地商標爭奪戰是占理還是為利
名勝故里之爭,親抄兄弟何須「明襲算賬」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遊區正在如火如荼開展稻草藝術節,用稻草編成各種藝術形象,生動地展示當地的農耕文化。據旅遊區管理方人員介紹,舉辦這場藝術盛宴的目的之一,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杏花村」品牌知名度。姓名商標具有商標的區別作用。但公眾人物的姓名作商標則涉及是否違背商標法的禁用條款:是否易造成產源誤認,是否易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影響等相關問題。當代公眾人物則因他們的言行舉動而引起社會關注,牽動社會輿論,產生社會影響。公眾人物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承擔著當今的社會責任,理所當然會引起更高的社會關注,產生更強的社會影響。
9. 王老吉加多寶商標爭奪
市場就是這樣。加多寶當初買的是王老吉的商標,商標的背後有的是百年涼茶品牌的信譽。但是做大做強的還是加多寶。現在的困難對於加多寶來說是一時的,有如此精湛的營銷團隊,勢必會創造出再一個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