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申請人責任

專利申請人責任

發布時間:2021-02-08 16:57:21

專利申請人、權利人的區別

專利申請人是指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專利申請請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授予專利權的自然人或法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有權申請專利。有權申請專利的自然人或法人是: ①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其合法權利繼承人。所謂合法權利繼承人,是指由於發明人去世,由其合法繼承人繼承專利申請權。 ②職務發明創造所屬的法人單位。對於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單位。 ③合法受讓人。指非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或者職務發明所屬的單位自願將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有償或無償地轉讓給予的人或單位。 ④共同申請人。共同申請人是指共同申請專利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單位或者單位與單位。共同申請人中,如果事先有合同約定的,按合同約定的辦理。 專利申請權的受讓人或繼承人在提出專利申請時,應提交受讓或者繼承的證明文件。 申請人是個人時,應當使用本人真實姓名,不得使用筆名或假名。申請人是單位的,應當使用正式全稱。 專利權人 專利權人是依法享有專利權的人,也就是專利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在專利有效期內,專利權人可以對專利權實行轉讓,同時專利權還可以繼承。因此,專利權可以變更。當發生權利變更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將新專利權人的姓名或名稱講行登記並在專利公報上公告,而不重新寫在專利證書上。

⑵ 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是什麼

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是什麼,在專利的申請的主體中有專利權人、專利申請人和專利發明人等。下面小編具體講講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是什麼。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一、什麼是專利權人專利權人是專利權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統稱。即專利申請被批准時,被授予專利權的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既可以是單位也可以是個人。二、什麼是專利申請人對某項發明創造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享有專利申請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說,專利申請權人就是有資格就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專利沒授權前的申請人叫專利申請人。三、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是什麼1、專利權人與專利申請權人具有一致性:專利申請權是產生專利權的基礎,專利申請權人提出的專利申請獲得批准後,該專利申請權人就成為專利權人人。2、專利權人與專利申請權人是有嚴格區分的:(1)專利申請權是一種獨立的財產權,是一種具有相對性的請求權,特定主體就某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申請權,並不能排斥他人就同樣主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換言之,對同一主題的發明創造,有資格提出專利申請的主體可能是多方,但獲得批准從而成為專利權人的則可能是其中的一方。(2)繼受專利權人常常並不是專利申請權人。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是什麼,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⑶ 侵犯他人發明專利,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一、專利侵權後果
1、專利侵權將受到民事制裁。依照專利法的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擅自以生產經營為目的侵犯專利權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請求停止侵權行為,並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受到的損失賠償額確定。事實上,專利權人不僅可以要求賠償經濟損失,而且可以要求採取措施恢復專利權人的商業信譽。
2、專利侵權行為將受到行政處罰。依照專利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泄露國家秘密、弄虛作假等行為均屬侵權行為,給予行政處分。
3、專利侵權將受到刑事制裁。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一般會受到民事制裁,但有時也需要刑事制裁。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侵權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專利侵權必須承擔的責任
1、制止侵權:主要是指侵權人根據專利行政部門的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應當立即停止實施專利侵權行為。
2、損失賠償:主要是指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所獲得的利益確定;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所獲得的利益不能確定的,可以根據專利許可費的倍數確定。
3、消除影響:主要是指侵權人實施侵權行為,損害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侵權人應當採取適當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侵權行為,消除對專利產品的不利影響。否則他將承擔法律責任。
看完本文,想必大家對專利侵權需要承擔的後果有所了解,相信以後大家會更加重視專利權。如果您也有作品需要進行專利申請,可以通過一品知識產權實現。申請專利找一品,可靠又放心!

⑷ 專利權人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專利權人需要履行哪些義務?專利權人不僅依法享有各項權利,同時,還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專利權人不依法履行相應的義務,他就要承擔應有的法律後果。下面有八戒知識產權小編告訴大家專利權人依法承擔的義務主要有:專利權人需要履行哪些義務1、實施發明創造專利的義務國家授予發明創造專利權的目的之一是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專利法保護專利權對其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依法享有的獨占的實施權,但是,如果專利權人取得專利權後便將其發明創造束之高閣,不付諸實施,而任何第三人又不能自由地將這樣的發明創造付諸實施,那麼就可能會出現由專利權人壟斷其發明創造,使國家授予專利權的目的無法實現,這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製造專利產品,使用專利方法是實現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的必經途徑,所以專利權人應努力履行這一義務。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人有自己在中國製造其專利產品,使用其專利方法的義務。為了履行這一義務,專利權人就必須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地在中國內實施,可以專利權人自己實施,也可以由專利權人許可他人在中國境內實施。實施的方式通常有:製造專利產品;使用專利產品;銷售專利產品;使用專利方法;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發明創造。2、繳納專利年費的義務專利權人發明創造獲得專利權後,應繳納年費,這是世界各國專利制度的普遍作法。據說這種做法在歐洲中世紀英國國王授予專利特許權時就已經存在。專利權人應當自被授予專利權的當年開始繳納年費。但是對繳納專利年費的做法,各國規定得不一致。有的規定自申請日起繳納,有的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或者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繳納,有的規定自申請日或者專利權授予之日起幾年後開始繳納。我國專利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專利權人應當自被授予專利權的當年開始繳納年費。年費一般是預先繳納,申請人辦理登記手續時,除應當繳納專利登記費用外,還應當繳納授權當年的年費。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七條和第八十八條規定;授權當年已繳納維持費的不再繳納當年的年費;期限屆滿未繳納當年年費和上述其它費用的,視為未辦理登記手續。以後的年費應當在前一年度期限屆滿前一個月內預先繳納。未按時繳納第二年以後的年費,或者繳納的年費數額不足的,專利局將通知申請人在應當繳納年費期限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補繳,同時繳納金額為年費25%滯納金;期限屆滿未繳納的,自應當繳納年費期限屆滿之日起,其專利權終止。上述6個月的期間也叫寬限期或者優惠期。當專利權人沒有按期繳納年費是因為自己不能控制或者不得已的原因而引起時,可以在這個期限內補繳。補繳時應當同時繳納滯納金,這是對專利權人的經濟督促。繳納年費是專利權的義務,專利權人不履行該義務,其專利權將終止。專利權人同他人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後,有義務保證被許可人在無法律障礙情況下享受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所規定的一切權利,因此專利權人仍要按期繳納年費,以保證專利權不提前失效。當專利權人不按期繳納年費,可能導致專利權失效時,應當與被許可人協商,被許可人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提出要求受讓專利權,或者代專利權人繳納年費。3、保證充分公開專利內容的義務專利權人應當在說明書把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內容專利法的要求、詳細、清楚而確切地加以闡明,以使同行業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實施,這也是專利權人應當盡的一項義務。我國專利法規定,對不充分公開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其他人有權提請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為無效。

⑸ 專利申請人是什麼

積特知抄識產權:專利襲申請人是什麼?
專利申請人是向專利局提出就某一發明或設計取得專利請求的當事人。各國均規定,並非任何人都可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中國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人應具備兩個條件:
(1)具有專利權利能力的公民或法人;
(2)具有專利申請的申請權。享有申請權的民事主體一旦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後,便在專利申請和審査階段享受權利並承擔義務,並有可能在將來成為專利權人。

⑹ 專利申請代理人的職責

您的問題比較普遍,
按照行業通常的規則和做法,代理都是代理到專利結案為止,如果需要繼續讓代辦的回公司代繳年費或幫忙監視,是需要額外付出費用的,一般價格是100元/件年。
另外,滯納金是專利局根據專利相關法律來收取的,按答照年費的5%收取,半年內每月遞增,超過的需要辦理恢復專利權手續。

⑺ 專利申請人就一定是專利權人嗎

一項專利申抄請經過專利審查程序後,如果沒有發現有被駁回的理由,即該項專利申請滿足了授予專利權的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專利局將依法授予專利,申請程序中的專利申請人即為授權後的專利權人。當然,專利權人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在專利保護期內,專利權被依法轉讓、繼承或者贈予,專利權即轉移於繼受人所有,繼受人就是專利權人,但不是專利申請人。

⑻ 專利申請人類型有哪些

專利的申請時對我在專利權的一種保護,如果別人沒有經過你的允許,擅自用你的專利的話,是會付出一定的處罰責任的。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專利申請人類型有哪些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專利申請人類型有哪些專利申請人的分類如下:1.原始申請人和繼受申請人原始申請人是指在發明創造完成之後,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約定,直接享有專利申請權利的人,如非職務發明創造人個人、職務發明創造的單位等。繼受申請人是依法從原始申請人那裡獲得專利申請權的人,如專利申請人將申請專利的權利轉讓給他人,那麼合同的受讓人則為繼受專利申請人。2.先申請人與後申請人先申請人和後申請人是針對多個專利申請人而作的劃分,這種劃分的基礎條件是:同時存在兩個或以上的獨立申請人,先後就相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而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就同嘲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個申請人專利權。於是,有的國家專利法採用先發明原則,依法將專利權授予先發明人;有的國家專利法採用先申請原則,依法將專利權授予先申請人。採用先發明原則可以保證最早發明人獲得專利權,但是,在確定誰先發明時容易發生舉證困難,也不利於促使發明人盡快提出申請並公布其發明。而採用先申請原則,簡便易行,避免了誰是最先發明人的爭論,減少了法律糾紛,還可以促使發明人盡早提出專利申請,促使新技術早日公開,推動技術的進步。因此,鑒於先申請原則的優勢,我國專利法採用了先申請原則。具體而言,先申請原則是指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依法授予最先申請人專利權,後申請人即使實際上是先發明創造人也不能獲得專利權。那麼,如何確定誰先申請?以申請日為准。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如果專利申請文件是直接送達的,以國家知識產權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如果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而無論是直接申請或郵寄申請,如果申請人提出優先權請求的,則按照優先權的原則確定申請日,即通過優先權的適用,依法將申請日提前。3.外國申請人和本國申請人這種分類方法是以申請人的國籍為標准進行劃分的。任何中國公民和單位依法都可以提出專利申請,而外國人(單位或者個人)在我國申請專利時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按照國際慣例和《巴黎公約》的原則,在中國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外國其他組織享有國民待遇,即與本國公民一樣有權申請專利。而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外國其他組織,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則可依照《專利法}在我國申請專利:一是外國人的所屬國與我國簽訂的雙邊協議規定互相給予對方國民以專利保護的;二是外國人的所屬國與我國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互相給予對方國民以專利保護的;三是盡管外國人所屬國與我國既沒有簽訂雙邊協議,又沒有共同加人國際條約,但對方在專利法中規定或者在實踐中依照互惠原則給我國國民以專利保護的。

⑼ 專利申請人

發明人應當填寫對發明創造做出實質性貢獻的人,僅僅提供物質幫助的人專不是發明人。如果你們屬共同發明的,只是付出勞動多少不同,那麼大家都是發明人。而「專利申請人」在本專利授權後就會稱為「專利權人」,即是享有本專利權利的人,可以自己生產專利產品,也可以轉讓。因而通俗點說,「專利申請人」在專利授權後得到的利益更多,是更重要的權利。所以建議您不必太過於關注誰是第一發明人,而應該關注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在「專利申請人」一欄。希望對您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專利申請人責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