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是什麼專利權共有的產生方式是什麼
專利抄權共有的法律特徵是什麼?專利權共有的產生方式是什麼?專利權共有的產生方式是什麼? 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表現是怎麼的很多人都不是很理解,專利權共有是指一項獲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由兩個以上的單位、個人或者單位與個人共同所有。那麼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是什麼?專利權共有的產生方式是什麼?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四大點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一:多主體性,即專利權的主體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個人或單位與個人組成;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二:客體單一性,即共有的專利權是同一發明創造,而且這一標的具有不可分割性;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三:權利處分上的協同性,即在處分該專利權時一般需要全體共有人協商一致;專利權共有的法律特徵四:可以是共同共有,也可以是按份共有。
2. 專利權共有的情形有哪些,專利權共有人怎樣行使權利
一、專利權共有的情形有哪些
在實踐中,共有專利權一般是由於下列情況之一而產生:
1.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完成一項發明創造,共同發明人成為共同專利權人。
2.兩個以上單位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一項發明創造,成為共同專利權人。
3.提供研究經費的人(或單位)與發明人共同成為專利權人。
4.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經協商確定兩個以上的單位或者個人共同申請專利,並成為專利權共有人。
5.一個專利權人死亡後由兩個以上有權繼承的人共同繼承,成為共同專利權人。
6.單位與一個以上的個人依技術開發合同作出的發明創造,依雙方關於技術成果權屬的約定,申請專利後,專利權歸單位和個人之間共有。
歸納起來,共有專利權的產生形式主要有三種,即依合同產生,依協商產生,依實際合作關系產生。除此之外,還有的是通過繼承、轉讓等形式產生。
二、專利權共有人怎樣行使權利
各共有人可以按份共有,也可以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是指兩個以上共有人對共有專利權或專利申請不分份額、平等地共同享有所有權。
按份共有一般根據合同產生,是指兩個以上共有人按照他們在做出發明創造中的貢獻或者按照預先確定的比例,對共有的專利權或專利申請享受權利、承擔義務。
無論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共有人對共有的專利權共同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體現出共有人的意志。凡辦理涉及共有權利的手續,如提出專利申請、委託專利申請、委託專利代理、轉讓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撤回專利申請和放棄專利權等,均應當由全體共有人在文件上簽字和蓋章,並由全體共有人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
3. 專利權共有人的專利權如何行使,行使規則是什麼
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專共屬有人可以單獨實施或者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否則,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4. 專利權共有是什麼
專利權共有是什麼?專利權共有有什麼特徵?專利權共有需要依合同的約定產生的回共有答,兩人以上共同完成一項發明創造。專利權共有一、專利權共有是什麼?專利權共有是指一項獲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由兩個以上的單位、個人或者單位與個人共同所有。二、專利權共有有什麼特徵?1、多主體性,即專利權的主體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個人或單位與個人組成;2、客體單一性,即共有的專利權是同一發明創造,而且這一標的具有不可分割性;3、權利處分上的協同性,即在處分該專利權時一般需要全體共有人協商一致;4、可以是共同共有,也可以是按份共有。專利權共有是什麼?專利權共有有什麼特徵?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5. 專利使用的風險有哪些
廠家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合作,涉及專利法時候,應根據以下不同情況,協商處理; 第一,由對方提供專利權的技術進行合作時,雙方應訂立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所謂專利技術實施許可,是專利權人在保留專利權的前提下將專利技術的實施權轉讓他人,允許他人在一定范圍內製造,使用和銷售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的一個合作活動.因此,在利用對方專利技術時,一定要注意對方專利權的有效性,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的期限應該於專利權的有效期限相一致。同時還應注意對方允許使用專利技術的范圍,對方授權我方使用專利技術時,還同意他人使用專利,自已還保留專利使用權的,稱為普通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對方授權我方使用專利技術時,不同意他人使用專利,自已還保留專利使用權的,稱為獨家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對方授權我方使用專利技術時,第三人與對方都不能使用專利的,稱為獨占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在獨占專利技術實施許可情況下,對方收取的專利許可費最高,在普通專利技術實施許可情況下,對方收取的專利許可費最低。 第二,由雙方共同開發專利技術進行合作時,應由雙方訂立專利技術開發合同,用合同來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在專利技術開發合同中應要明確規定技術成果的分享,雙方經過共同努力,開發了新技術,在新技術申請專利過程中,雙方要明確由誰名義申請專利權以及在專利申請期間,新技術的使用權和收益權的分配等問題。專利權取得以後,雙方就專利權共享也要達成協議。由於新技術的開發受到種種條件的限制,常常出現失敗或者反復。因此,雙方在共同開發專利技術合同中,還要對技術風險分擔問題進行明確規定。有四種風險屬於合理的技術風險;A雙方開發的技術已由第三人向專利局申請了專利;B任何一方中負責技術開發的技術人員失去開發能力,如死亡,出國等;C雙方在共同開發中,碰到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D在開發過程中,發現開發的項目違反科學原理,使開發無法進行等等。在出現技術風險以後,雙方要按照合同規定承擔經濟損失和責任。總之,技術成果分享和技術風險分擔問題是共同開發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6. 專利權共有產生的情況有哪些
專利權共有產生的情況有哪些?在實踐中,共有專利權一般是由於下列情況之一而產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專利權共有產生的情況專利權共有產生的情況有哪些?1、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完成一項發明創造,共同發明人成為共同專利權人。2、兩個以上單位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一項發明創造,成為共同專利權人。3、提供研究經費的人(或單位)與發明人共同成為專利權人。4、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經協商確定兩個以上的單位或者個人共同申請專利,並成為專利權共有人。5、一個專利權人死亡後由兩個以上有權繼承的人共同繼承,成為共同專利權人。6、單位與一個以上的個人依技術開發合同作出的發明創造,依雙方關於技術成果權屬的約定,申請專利後,專利權歸單位和個人之間共有。歸納起來,共有專利權的產生形式主要有三種,即依合同產生,依協商產生,依實際合作關系產生。除此之外,還有的是通過繼承、轉讓等形式產生。專利權共有產生的情況有哪些?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7. 專利權共有可以採取哪種形式,怎樣減少專利權共有風險
一、專利權共有可以採取哪種形式
1.依合同的約定產生的共有《專利法》第8條規定: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2.協商共有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兩個單位或者個人分別就相同的發明創造在同一天申請專利的,由雙方協商解決申請人問題。協商的結果往往可能是雙方成為共同申請人,當專利獲得批准時,雙方就成為共同專利權人。
3.因實際合作研究行為形成的共有當事人之間在共同研究一項發明創造過程中沒有協議,在完成發明後,對於這種雖無合同關系但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共同發明關系而產生的發明創造,在確認其權利歸屬時,可以參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依據當事人之間合作行為產生發明創造的事實確認專利權共有。
二、怎樣減少專利權共有風險
專利權共有風險的防範對策
1、盡量避免專利權共有。鑒於共有專利權存在上述如此多的風險,本文認為應盡量避免專利權的共有,即在共同研究中通過合同約定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由參與共同研究的一方當事人所享有,並由該方當事人給予其他共同研究方合理的經濟補償;在委託研究、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進行的研究中,盡量避免約定共有;在專利權的繼受取得中,例如,受讓、繼承、贈與以及承繼等,盡量避免專利權共有。
2、賦予一方共有人享有獨占實施權,其他共有方僅分享獨占許可實施費。如果當事人不得不共有專利權,則應當通過合同約定由某一方享有獨占實施權並由其決定是否對該專利權進行分許可,約定獨占許可實施費的數額並由其承擔專利權維持及司法行政保護的義務。基於獨占實施權的性質,分許可費應視為獨占實施權人的收入,非其他共有方所能分享。
3、約定共有專利權實施、許可實施、轉讓、保護的具體措施。如果當事人不得不共有專利權,且又不能簽訂獨占實施協議,則應當通過合同就下列事項達成一致:
其一,明確限定自主實施共有專利權的范圍或確定實施共有專利權的實施方給予其他未實施方合理的補償標准,避免實施共有專利權時在獲取利益方面顯失公平;
其二,約定任一共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得阻止共有專利權的許可實施和轉讓,因個別共有人個人利益的原因,在徵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後可不轉讓和許可實施,但必須支付合理的補償;
其三,約定任一共有人提起專利權侵權訴訟後,其他共有人作為共同原告自動加入到訴訟中來,共同支付訴訟成本,共同承擔訴訟風險,共享訴訟收益,除非該共有人明確放棄其在該訴訟中的實體權利。
其四,啟動專利權行政保護時,其他共有人應自動加入,並共擔風險、共享收益,除非該共有人明確放棄其在該行政處理中的權利和以該行政處理結果為基礎的訴訟利益;
其五,當專利權被宣告無效時,其他共有人也應自動加入,並共擔風險、共享收益,除非該共有專利權人明確放棄其共有專利權。
8. 專利權共有時應遵循的行使規則是什麼,應注意什麼問題
專利權作為無形財產權,其具有不同於物權所有權的特點,在權利共有時,應遵循其特殊的權利行使規則。
但我國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均未對此進行規定,因此,在專利法修改時,應當增加此方面的內容。專利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其客體為無形的技術信息,可以為多個主體共享,其使用不會發生像有體物那樣的磨損或損壞。
盡管Trips協議明確知識產權為私權,但是知識產權的確具有社會性。任何專利技術的創造,均不是專利權人苦思冥想出來的,其必須藉助已有的社會現有技術,通過專利權人的智力勞動而創造出來的,故專利權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其不同於一般有體物的物權,物權為純粹的個人私權,一般不具有社會性。專利權的這種社會性體現在專利法第一條「有利於發明創造的推廣應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立法宗旨中,也體現在專利強制許可、法定許可等制度中。故在專利權共有時,其權利行使規則應有別於物權共有的權利行使規則。這種區別在我國知識產權立法中已有體現。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在《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十條中規定:「合作開發的軟體不能分割使用的,其著作權由各合作開發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權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開發者。」這種區別並非我國知識產權立法特色,在美國,美國版權法規定,合作作品的每一位作者均是版權的共有人,可以單獨利用或許可他人利用作品,不必獲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但收益應共同分配。
在確定專利權權利共有的行使規則時應注意:
1.專利權共有時的權利行使規則應不同於物權共有行使規則。
2.同為知識產權的著作權、專利權,在權利共有時的權利行使規則並無本質差異,從立法的協調性考慮,應保持一致。
3.在權利行使規則中要充分體現專利法鼓勵專利技術的推廣應用宗旨,同時也不得損害共有人的利益。
9. 專利權共有有什麼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的《專利法》,專利權共有會產生如下法律後果:
1. 專利權的行使為約定優先。即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的共有人對權利的行使採取優先遵循約定的方式,法律對共有人之間處分專利共有權利不加以過多的干涉,尊重權利人行使權利的自由。
2. 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共有人單獨行使權利的方式僅限於單獨實施和以普通許可方式許可他人實施專利。但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的,收取的使用費應當在共有人之間分配。《專利法》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的產生是共有人共同創造的結果,每一個共有人均為此付出了代價,理應允許單獨實施專利,也應允許共有人許可他人實施專利,但許可實施僅應限於普通許可,因為如果是獨占或排他許可,則排除了其他共有人實施專利或許可實施專利的權利,這對其他共有人顯然不公平。另外,對於普通許可他人實施的情況下,由於共有人之一並未付出任何人力、物力、財力而只是利用共有的發明創造收取使用費,這應當被視為是共有人的共同利益,因此應當將收取的使用費在共有人之間分配。
3. 除單獨實施或以普通許可方式實施專利外,行使共有的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這是保障共有人權利的主要措施。單獨實施或以普通許可的方式實施專利,均不會對專利權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害,相反是在充分有效的利用專利技術創造經濟價值。但是,如果對專利權進行放棄、轉讓、獨占許可、提起侵權訴訟等行為,則會對其他共有人的利益產生實質性影響,此時行使專利權應當取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