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地名可以注冊商標嗎
你好。根據復我國《制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這就使得地名作為商標受到了相當的法律限制。
地名不能作商標是因為生產者常常要在商品上標明商品的產地,當用地名作商標時,往往使人搞不清其為商標還是產地名稱,因而不具有顯著性。另外,本地企業用外地地名作商標時,還可能使消費者對商品的產地產生誤認,給消費者帶來較多的不便。因此,雖然《商標法》在修改前未禁止地名作商標,但商標局卻早在1983年6月開始就要求不要將地名作為商標申請注冊了,1988年1月30日修改後的《商標法實施細則》更是對此予以明確。所以《商標法》在修改時將地名納入了商標的禁用范圍。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㈡ 法律規定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域不可作為商標注冊。請問是否包含縣名,一個縣的名稱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這個問題要分成多種情況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是商標僅由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構成。
依據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原則上不可以作為商標使用。但是如果這個地名有強於地名的其他含義,則可以注冊並使用,再但是無論是否有第二含義,在現行商標法(2001年第二次修正)施行前已經注冊的商標仍有效,可以繼續使用。歸納一下這種情況:原則禁止,存在例外,法不溯及既往。
第二種情況,商標包含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
這又分為兩個不同情形:
一是地名獨立於商標主體(顯著)部分,並且是真實表述,不會導致對商品產地、品質等特徵構成錯誤認知,則可以注冊。並且同上,如果商標注冊早於這版商標法(2001年第二次修正),那就仍有效,可以繼續使用。
二是商標主體(顯著)部分包含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根據商標法第十條第十條第一款第8項、第二款,第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原則上不可以作為商標使用,但是有如下幾種例外可以注冊使用:
1、這個地名有強於地名的其他含義,
2、作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的組成部分,
3、商標申請人以自己的全稱注冊但其全稱中包含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名稱的,
4、地名與其他文字結合整體具有顯著特徵的,
5、現行商標法(2001年第二次修正)施行前已經注冊的商標仍有效,可以繼續使用。
㈢ 商標一律不能含有地名嗎
你好。
根據商標法第十條的規定,縣級以上的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注冊申請.但是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的部分除外.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包括縣級的縣、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地級的市、自治州、地區、盟;省級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兩個特別行政區即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本條中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名包括全稱、簡稱以及縣級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著名的旅遊城市的拼音形式。只是商標申請要明白的是縣級或者是以上的行政區劃名不能用來注冊,縣級以下的行政區劃名稱是完全可以搶注拿來申請商標的.
本款中的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是指我國公眾知曉的我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地名。地名包括全稱、簡稱、外文名稱和通用的中文譯名。
(一)含有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名的商標的審查
商標由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構成,或者含有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判定為與我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相同。
例如:
皖(Wan) 新疆紅 台中精機 深圳久大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可以用來申請:
1.地名具有其他含義且該含義強於地名含義的。
例如:
黃山 怒江 洪湖 鼓樓
2.商標由地名和其他文字構成而在整體上具有顯著特徵,不會使公眾發生商品產地誤認的可以用來申請商標。
例如:
津門海誓: 指定使用商品:化妝品
杭州灣: 指定使用商品:榨菜
上海灘: 指定使用商品:白酒
3.申請人名稱含有地名,申請人以其全稱作為商標申請注冊的。
例如:
長谷川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指定使用商品:茶、調味品
(申請人是:長谷川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指定使用商品:膠紙帶
(申請人:香港置地有限公司)
北京飯店: 指定使用服務:餐館、旅館
(申請人是:北京飯店)
4.商標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的簡稱組成,不會使公眾發生商品產地等特點誤認的。
例如:
豫晉: 指定使用商品:肥料
但容易使消費者對其指定商品的產地或者服務內容等特點發生誤認的,判定為具有不良影響,適用《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的規定予以駁回。
例如:
青藏: 指定使用服務:觀光旅遊
5.商標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著名的旅遊城市以外的地名的拼音形式構成,且不會使公眾發生商品產地誤認的可以用來申請。
例如:
TAI XING及圖形: 指定使用商品:傳動裝置(機器)
(TAI XING與江蘇省泰興市的拼音相同)
XIANG HE及圖形: 指定使用商品:自行車
(「XIANG HE」與河北香河縣的拼音相同)
(二)含有公眾知曉外國地名的商標的審查
商標由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構成,或者含有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的,判定為與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相同。
例如:
加州紅
(美國加州)指定使用商品:啤酒、礦泉水
柏林及BAILIN
(德國首都柏林)指定使用商品:啤酒
華沙貴族及Varsaw Burgrave
(波蘭首都華沙)指定使用商品:鞋
但商標由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和其他文字構成,整體具有其他含義且使用在其指定商品上不會使公眾發生商品產地誤認的除外可以用來申請。
例如:
LONDON FOG: 指定使用商品:公文包、傘
(英文含義為倫敦霧,為一種自然現象)
(三)商標由本條以外的公眾熟知的我國地名構成或者含有此類地名,使用在其指定的商品上,容易使公眾發生商品產地誤認的,判定為具有不良影響,適用《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的規定予以駁回。
例如:
嫩江及NEN JIANG: 指定使用商品:大米、玉米(磨過的)
但指定使用商品與其指示的地點或者地域沒有特定聯系,不會使公眾發生商品產地誤認的除外。
例如:
北戴河長勝及拼音: 指定使用商品:摩托車、自行車、遊艇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㈣ 請問想以地名注冊商標有什麼規定,具體怎麼注冊
根據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內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容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這就使得地名作為商標受到了相當的法律限制。
地名不能作商標是因為生產者常常要在商品上標明商品的產地,當用地名作商標時,往往使人搞不清其為商標還是產地名稱,因而不具有顯著性。另外,本地企業用外地地名作商標時,還可能使消費者對商品的產地產生誤認,給消費者帶來較多的不便。因此,雖然《商標法》在修改前未禁止地名作商標,但商標局卻早在1983年6月開始就要求不要將地名作為商標申請注冊了,1988年1月30日修改後的《商標法實施細則》更是對此予以明確。所以《商標法》在修改時將地名納入了商標的禁用范圍。
㈤ 地名能不能注冊商標
《商標法》第十條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㈥ 地名可以注冊商標嗎
不可以,相關法律依據
《商標法》
第十條 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一)同中回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答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志、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
(八)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㈦ 地名能否作為商標注冊
根據商標法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1、商標法規定,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一)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勛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 (八)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圖片標致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於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2、但下列標志,如未經過使用而取得顯著特徵並便於識別的,不得作為商標注冊: (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 (二)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 (三)缺乏顯著特徵的。3、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禁止使用: 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㈧ 商標中帶有地名能不能注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條第八款規定: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版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權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因此商標中的地名如果符合上述情況則不能注冊。
(8)地名不能商標注冊擴展閱讀:
注冊商標不得有下列標志
(一)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志、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
㈨ 地名能否作為商標注冊
根據商標法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1、商標法規定,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一)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勛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築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誇大宣傳並帶有欺騙性的;
(八)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圖片標致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經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標志。
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於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2、但下列標志,如未經過使用而取得顯著特徵並便於識別的,不得作為商標注冊:
(一)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的;
(二)僅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的;
(三)缺乏顯著特徵的。3、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禁止使用:
就相同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未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復制、摹仿或者翻譯他人已經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誤導公眾,致使該馳名商標注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