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標侵權被起訴,工商已經處罰
商標侵權行為處罰規定
第一條
為公正、合理實施對商標侵權行為的行政處罰,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對商標侵權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的規定。
第三條
對商標侵權行為,應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第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非法經營額2倍罰款。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
第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銷售貨值1倍或者庫存貨值50%罰款,部分銷售、部分庫存的,分別計算後相加。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的,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的;
(二)銷售不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
(三)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四)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五)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第六條
有第四條行為,但使用於商品交易文書、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處罰標准為:
(一)案件發生後能積極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案件發生後無改正措施的,處以三萬元以上四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已經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或給權利人帶來重大損害的,處以五萬元以上六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條
有第五條行為,但使用於商品交易文書、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的,處罰標准為:
(一)案件發生後能積極改正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案件發生後無改正措施的,處以二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已經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或給權利人帶來重大損害的,處以四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罰款的基本標准上增加罰款比例,從重處罰:
(一)隱瞞有關事實,提供虛假材料的,增加30%的罰款額;
(二)商標侵權違法行為受到處罰後,再次實施的,增加20%的罰款額;
(三)拒絕監督檢查,採用暴力或者非暴力手段阻礙執法人員進入其經營場所或者其他違法行為實施地,搶奪與違法行為有關的財物、資料等,採用暴力手段的,增加40%的罰款額;為採用暴力手段的,增加30%的罰款額;
(四)採取銷毀或者隱匿進銷票據、記假帳等手段,逃避監督檢查的,增加20%的罰款額;
(五)明知或應知屬商標侵權仍進行生產或銷售的,
增加30%的罰款額;
(六)侵犯國家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專用權的,
增加30%的罰款額;
(七)無正當理由不按《詢問通知書》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接受詢問的,增加10%的罰款額;拒不接受詢問,阻撓調查的,增加20%的罰款額;
(八)
不履行法定義務,經告知後仍然拒不提供有關帳冊、協議、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和其他資料的,增加20%的罰款額;
(九)其他從重處罰的情形。有上述情形兩個以上的,增加的罰款額合並計算。
第九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罰款的基本標准上減小罰款幅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一)對工商機關的檢查積極配合,在規定的時間內,接受詢問,如實回答問題,並提供有關帳冊、協議、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和其他資料的,下調20%;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下調20%;
(三)在工商機關發現之前,已經採取措施主動消除違法行為後果,下調30%;
(四)違法行為一年以後被發現的,下調20%;
(五)在工商機關未掌握其違法線索前主動交代違法行為事實,並提供有關材料,下調30%;
(六)其他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
有上述情形兩個以上的,下調比例合並計算,但合並計算的下調比例不得超過60%。
第十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予罰款
(一)非故意造成侵權,案件發生前已經主動改正的;
(二)非故意造成侵權,且非法經營額在500元以下的;
(三)非故意造成侵權,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且侵權事項明顯輕微的;
(四)其他不予罰款的情形。
第十一條
商標侵權行為涉嫌犯罪的,應及時移送。
第十二條
分局需適用第八條(九)項、第九條(六)項、第十條(四)項的,報市局法規處決定。
第十三條
需要突破本標准下限的,由辦案機關的案件審查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
第十四條
罰款計算公式為:罰款的基本標准額+從重處罰的罰款額(即:基本標准額×增加罰款的比例)-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下調額(即:基本標准額×下調的比例)。
第十五條
本規定「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第十六條
本規定由市局法規處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規定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Ⅱ 侵權商品的商標所有人 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
在商標權侵權糾紛中常常涉及到關於侵權商品的商標所有人,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那麼這種情形是否構成商標權的侵犯呢?
案情簡介:侵權商品的商標所有人,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
曹某擁有一項名稱為「門鎖面板及把手(H7296G)」的外觀設計專利(以下簡稱涉案專利)。2009年10月22日,曹某以獨占實施許可的方式許可A公司使用涉案專利。A公司在天津市河西區建德固五金商行公證購買了型號為C902L—B3L的鎖具一套。該鎖具的外包裝盒上標示涉案商標。該涉案商標的所有人是B公司。據此,A公司認為被訴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相近似,B公司作為被訴侵權產品的生產者,以盈利為目的,經營被訴侵權產品,造成其巨額經濟損失,故請求法院判令B公司停止侵權、賠償其經濟損失。
法院判決:構成侵權
法院認為,被訴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屬於同類產品,兩者的外觀設計相近似,因此被訴侵權產品落入了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涉案商標是由B公司申請,並獲核准注冊,表明B公司是該商標專用權人。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自然人可以作為主體申請商標注冊,故B公司提出汪元平因作為自然人無法注冊商標故由B公司代為注冊的抗辯與法律規定不符。B公司作為商標所有人未能說明該商標的使用狀況,也未抗辯並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存在他人冒用該商標的情況,雖然其不具有鎖具製造的經營資質,但不影響法院依法認定B公司在被訴侵權產品上使用了涉案商標。B公司作為專業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應具備較豐富的商標管理維護專業知識,對其注冊的商標使用、管理具有較高的謹慎注意義務,負有保證商標使用合法的職責。B公司將自有商標標注於被訴侵權產品之上,具有向社會公眾表明商品來源、提供品質保證的效用。商標本身識別商品來源的功能決定了商標是開拓市場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工具,藉助商標吸引消費者選擇該商品,逐步樹立商品聲譽,從而獲得利益,因此B公司對於被訴侵權產品的銷售後果享有利益。綜上,B公司將涉案商標標示於被訴侵權產品,應認定具有被訴侵權產品製造者的身份。故判令B公司停止生產被訴侵權產品的行為,並賠償A公司的經濟損失。
律師說法:如何認定知識產權代理公司的製造者身份
商標是識別商品來源的重要標志,商標的實際價值也在於區分商品的來源,故應當推定商標所有人與被訴侵權產品的實際製造者是共同行為人,從而直接承擔賠償責任或承擔連帶責任。商標所有人負有正確使用商標和合法使用商標的法定義務,其不僅擁有防止他人混淆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權利,而且也負有防止因標示其商標而損害他人利益的義務。商標所有人具有比社會公眾更多關注其商標使用情況的法定義務,為此在商標所有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被控產品及其標識是他人假冒其名義生產的情況下,應當承擔責任。商標所有人能在包括被控侵權產品在內的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中享有最終利益,也應對其商標使用的後果負責。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產品侵權案件的受害人能否以產品的商標所有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的批復》,應當推定被訴侵權產品外包裝上所標示商標的所有人B公司是被訴侵權產品的製造者。
Ⅲ 商標侵權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商標侵權 工商已經處罰 現在被侵權公司發律師函是什麼情況
工商處罰和商標注冊抄人發襲律師函,是兩個概念。工商行政處罰,是工商局常規的行政管理,發現你或你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而採取的制止行為,這代表工商局有所為,對市場進行了監督與管理。但工商局,不代表法律,對商標注冊人的侵權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因為工商局的罰款而結束。商標注冊人發律師函,主要就是告知你已經侵犯商標注冊人權利,最終向你追索你在侵犯他人商標權利的時候,給商標注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為此,在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律師函的內容的時候,你只能關注商標侵權的事件中,律師函要表達的內容。但你在不進行再次侵權行為的前提下,你可以不用理會律師函。等他們找到你的時候,再說具體要求,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請一個對商標侵權案件精通的律師,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總之,對於商標侵權案件來說,少說多看,以免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商標注冊人的律師或法務團隊採集到對你不利的證據。
Ⅳ 商標侵權,被商標所有公司給告了,我該怎麼辦
首先,要先確認自己是否真的構成侵權了?
根據商標侵權的認定標准進行判斷。
商標侵權有四種,一種是偽造他人商標,
一種是在相同或近似產品上注冊使用與他人商標產生近似的商標,
第三是將他人產品的商標毀掉,再貼上自己的商標進行銷售。
第四是銷售有他人提供的有侵權行為的產品。
如果構成侵權,建議及時咨詢或委託律師擔任辯護人,可依法委託律師要求核實真實的貨物金額,收集有利的證據材料,依法辯護,爭取從輕、減輕處罰的最好結果。侵犯注冊商標罪的量刑重在涉案數額,具體還需要根據案情做出判斷。
如果不是真正的侵權,那麼需要准備的東西很多。
需要搜集相關證據,如使用的商標的受理通知書或者商標注冊證。
商標的宣傳或者廣告的資料,貨物進出的發票等,都准備好。
(4)商標侵權被商標所有公司給告了擴展閱讀:
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
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
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行為人銷售明知或應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商標專用權被侵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Ⅳ 商標侵權工商已經處罰過,又被廠家起訴
當然可以,工商處罰是你觸犯法規,商家告你是因為你侵犯了人家的合法權益,比如銷量內啊什麼的因容為你銷售誤導消費者給商家造成損失,因為在先你已經被工商處罰,所以你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基本成立了,這個官司你基本上是輸了,關鍵是在賠償上要盡量降低,再有就是你們需要一個自己的商標,做自己的商品,有這方面意向可以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