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標異議的作用
商標局的實質審查工作,難以甄別出申請注冊商標損害他人除商標權而外的其他在先版權利和以不正權當手段搶先申請注冊他人使用在先並具 有一定知名度商標等情形。同時,對於法律的理解與適用以及審查准則的實施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狀況,在先商標權人也可能認為初步審定的商標侵犯了其權 利。通過異議程序,在先權利人以及在先人可以陳述自己反對被異議商標獲准注冊的事實與理由,阻止存在瑕疵的商標被核准注冊,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 益。另一方面,法律也賦予了被異議人進行答辯的權利,被異議人通過答辯也可以針對異議理由進行反駁並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盡可能讓自己申請的商標獲准注冊。
參考資料:先風知識產權集團
⑵ 商標異議的理由主要有哪些
商標異議——是商標在初步申請的時候,商標局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對初步審定、予以公告的商標提出異議的,商標局應當聽取異議人和被異議人陳述事實和理由,經調查核實後,做出裁定。 商標爭議——是指已經注冊的商標,該商標經核准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有違反《商標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或者在先申請注冊的商標注冊人認為他人在後申請注冊的商標與其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的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商標異議與商標爭議的區別: 1.兩者實質不同:商標爭議實質是對注冊商標在先注冊人的一項特殊保護措施;商標異議實質是對初步審定的商標所進行的社會異議,包括在相同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上使用相同或近似注冊商標的所有人或在先申請人的異議。 2.兩者內容不同:爭議的內容是權利爭執;而異議的內容只是對初步審定的商標發生異議。 3.提出時間不同:爭議是在被爭議商標核准注冊,即發給商標注冊證一年內提出;而異議是在初步審定,即在《商標公告》上刊登三個月內提出。 4.申請主體不同:爭議人是特定的,即必須是在先注冊人;而異議人不是特定的,可以是任何機關、團體、企業或者個人,包括在先注冊人。 5.提出原因不同:爭議的提出必須是被爭議商標與爭議申請人的商標在相同或類似商品(或服務)上相同或近似;異議除上述原因外,還有違反《商標法》規定的禁用條款或其他規定等。 6.處理機構不同:商標爭議直接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商標異議向商標局提出。對商標局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十五日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 7.商標異議不用交納費用;而商標爭議應交納評審費。
⑶ 商標異議的定義
商標異議是《商標法》及其實施細則明確規定的,對初步審定商標公開徵求公眾意見的法律程序,其目的在於公正、公開進行商標確權工作,提高商標注冊審查質量。
商標異議的內容範圍很廣,既包括初步審定的商標與申請在先的商標相同或近似,也包括初步審定的商標違反了《商標法》的禁用條款或商標不具顯著性,還包括申請人不具備申請資格等。
提出商標異議的可以是任何人,即:既可以是商標注冊人,也可以是非商標注冊人,既可以是企業、事業單位,也可以是個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商標異議程序的設置,旨在加強社會公眾對商標審查工作的監督,減少審查工作的失誤,強化商標意識,給予注冊在先的商標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一次保護自身權益的機會,杜絕權利沖突後患的發生。異議人可以是注冊商標權人,商標注冊申請在先的申請人等利害關系人,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公民或法人。
異議的內容,主要有兩種:一是與已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二是認為該商標違反禁用條款。 一、保護商標在先注冊人的利益;
二、保護商標初步審查人的在先申請權;
三、避免注冊商標申請人獲得不應得到的商標專用權。 當申請注冊的商標通過初步審定進入初審公告後的3個月異議期中,一旦被他人提出異議,則會啟動商標異議程序。該申請注冊的商標則成為被異議商標,即使是已經被刊發注冊公告的,該注冊公告無效(註:為了按時出版「商標公告書」,《商標注冊公告》往往會在異議期限滿前幾天排好印刷版,當他人的商標異議在異議期限截止的前幾天甚至是最後一天提出的,加上郵寄所需的途中時間,就會出現既被提異議又被「注冊公告」的情況)。申請人能否取得該商標的專用權,則取決於商標局對該商標的異議裁定。
商標局在受理商標異議申請後,會及時將異議人的「商標異議申請書」及異議理由和證據材料等的副本送交被異議人,限定被異議人在收到商標異議書等副本之日起30日內答辯,被異議人在限定期限內未作出書面答辯的,視為放棄答辯權利,異議程序照常進行。
⑷ 商標異議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現行《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內月內,在先權利人、容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
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或者任何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准注冊,發給商標注
冊證,並予公告。
商標異議申請的好處:
1、異議申請是防止自身商標被淡化、被弱化、被醜化以及被他人傍名牌的重要途徑。
2、異議申請是防止他人搶注,損害權利人商標、版權、字型大小等在先權利的重要途徑。
3、異議申請是商標法賦予社會公眾對即將授權商標表達自己主張的法定權利,當事人只有充分行使,才能維護自身利益。
4、異議申請是當事人阻止初審商標不能注冊的最佳途徑,由此可以阻止或延緩競爭者推出新產品(當然,我們不建議為了達到目的而惡意提出異議申請)。
⑸ 什麼是商標異議申請
你好,抄商標如果被提異議襲,申請人可以在受到異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商標局提異議答辯。申請人的商標如果被提異議,可以委託專業的代理機構提商標的異議答辯,代理機構可以根據異議人提出的異議理由進行一一辯駁,從而提高異議答辯的通過概率,確保能夠使申請人順利拿到注冊證書。
商標起名、商標設計、商標檢索、商標申請、變更、轉讓、續展、異議、侵權訴訟等,您還可以詢問我們:
⑹ 商標異議的重要性
商標局對於商標注冊申請進行的實質審查工作是一項將抽象的法律條款及審查准則應用於具體商標審查的實踐活動。這種實踐不可避免地受到以下三個方面的制約:
(1)在客觀方面,審查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判斷申請商標是否與他人在先注冊或者在先申請的商標(下稱在先商標)相沖突,即申請商標是否與在先商標構成了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商標。這一工作在技術上主要依賴商標注冊與管理自動化系統來進行。該自動化系統將所有的在先商標納入資料庫,審查員通過運行審查程序來檢索該資料庫,將申請商標與符合條件的在先商標進行比較,作出判斷。
但這種方式存在兩點缺陷:第一,資料庫記錄的信息可能存在差錯。因為建立資料庫是通過人工勞動完成的,該資料庫記錄了數百萬條的商標信息,存在差錯在所難免。第二,審查程序本身不可能檢索出所有的相同或近似商標。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情況極其復雜,盡管審查程序的設計盡可能全面地考慮了商標相同或近似的類型,但顯然無法窮盡。例如,對於字形相近的文字商標,現有的審查程序很難檢索出來。
(2)在主觀方面,由於審查員在專業范圍、知識面及工作經驗等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審查工作必然會受到主觀方面的因素影響。針對相同類型的個案,不同的審查員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判斷結果。
(3)商標局實質審查工作只根據商標注冊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來進行,一般只能就申請商標是否違反禁用條款、是否與在先商標相沖突作出判斷。至於那些申請注冊商標損害除在先商標權而外的其他在先權利以及以不正當手段搶先申請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等問題,難以通過實質審查工作來解決。
因此商標局的實質審查工作無法保證所有初步審定的商標都完全符合法律要求。換言之,確實有部分被初步審定並公告的商標是存在瑕疵的。通過商標異議程序就可以對被異議商標作進一步的審查,甄別出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商標,不予注冊。因此,商標異議是商標局實質審查工作的有效補充。 商標局的實質審查工作,難以甄別出申請注冊商標損害他人除商標權而外的其他在先權利和以不正當手段搶先申請注冊他人使用在先並具有一定知名度商標等情形。同時,對於法律的理解與適用以及審查准則的實施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狀況,在先商標權人也可能認為初步審定的商標侵犯了其權利。通過異議程序,在先權利人以及在先商標使用人可以陳述自己反對被異議商標獲准注冊的事實與理由,阻止存在瑕疵的商標被核准注冊,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法律也賦予了被異議人進行答辯的權利,被異議人通過答辯也可以針對異議理由進行反駁並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盡可能讓自己申請的商標獲准注冊。
⑺ 關於 商標 異議申請。。
⑻ 異議制度在商標注冊中有何意義
(一)保護商標權利人和其他在先權利人的利益
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是商標法的立法宗旨,商標局通過實質審查並依據《商標法》第28條、29條規定,駁回在後的商標注冊申請。但在先注冊商標和申請在先商標的權利人可能對商標局的審查結果存在不同意見,認為經商標局初步審定的在後商標侵犯了自己的權利。商標異議制度的設立為在先商標權利人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和保護自己的權利提供了程序保障。商標法還保護其他在先權利如著作權、名稱權、姓名權、肖像權、專利權等,在商標審查過程中難以判斷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侵犯他人在先權利。對於此類糾紛,只能通過商標異議程序加以解決。此外,商標異議制度在保護馳名商標、禁止搶注具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禁止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惡意注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保護消費者利益
通過對商標注冊申請的實質審查,盡量避免使用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出現,從而使消費者免於混淆。商標審查雖然也是以普通消費者的注意力為標准,但審查中的判斷只是一種可能性判斷,而非事實上的判斷。商標局認為不屬於類似的商品或者不近似的商標,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消費者可能認為構成類似商品或者近似商標。商標異議制度的設立就是給予消費者以表達自己主張的機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在市場上與其他商標相混淆。因此,商標法對商標異議申請人的資格沒有做出限制性規定,即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異議。
(三)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由於商標是使用在商品上的區分商品來源的標志,一經注冊和使用必然在社會上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避免因商標對社會公序良俗、社會公共道德等產生不良影響,《商標法》第10條規定,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注冊使用。但受商標審查員認知水平、知識結構等因素所限,在審查過程中可能出現有不良影響或者違反禁用條款的商標被初步審定並公告。商標異議制度為社會公眾反對此類商標注冊提供了機會,由商標局做出裁定,撤消對此類商標的初步審定,從而消除不良影響。正是從此種異議上說,商標異議制度的目的之一在於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四)有利於社會公眾對商標審查工作進行監督
商標注冊的審查制度由於受技術條件,審查員的經驗、學識、對商標近似認知程度的差異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誤審、漏審、錯審等現象。設立初步審定商標公告制度和商標異議制度,就是將商標審查的情況向社會公布,使行政權力接受社會監督,有助於提高工作質量,不斷完善商標注冊審查工作;通過公告制度和異議制度,商標局可以廣泛提取各方面的意見,及時糾正工作失誤或者不當之處,從而提高行政的公信力;異議制度有利於社會公眾對商標注冊審查工作進行監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體現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從善如流。
⑼ 商標只能在公告其提出異議有什麼意義
1、保護商標權來利人和源其他在先權利人的利益,在商標審查過程中難以判斷申請注冊的商標是否侵犯他人在先權利。對於此類糾紛,只能通過商標異議程序加以解決。
2、商標異議制度在保護馳名商標、禁止搶注具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禁止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惡意注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保護消費者利益,商標異議制度的設立就是給予消費者以表達自己主張的機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在市場上與其他商標相混淆。
4、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
5、有利於社會公眾對商標審查工作進行監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