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用平均年限法的計算計提折舊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內1-預計凈殘值容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附註:【例1】甲公司有一幢廠房,原價為5000000元,預計可使用2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率為2%。該廠房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如下:年折舊率=(1-2%)/20=4.9%
月折舊率=4.9%/12=0.41%
月折舊額=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採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其特點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B. 什麼是年限平均法,公式怎麼理解
年限平均法:
是指將應計折舊額平均分攤到預期使用的每一年的方法
特點:每期折舊額相等,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折舊
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
甲公司2021年7月購買了一台機器設備A,購買價125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5萬元,則
1、年折舊額 = (125-5)/10 = 12萬
2、月折舊額 = 12/12 = 1萬
3、年折舊率 = 12/125 = 9.6%
4、月折舊率 = 9.6%/12 = 0.8%
C. 固定資產的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該方法將油氣資產成本均衡地分攤到各會計期間。採用該方法計算的每期油氣資產折耗金額相等。企業採用的油氣資產折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工作量法是指按實際工作量計提固定資產折舊額的一種方法。一般是按固定資產所能工作的時數平均計算折舊額。實質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
工作量法的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
1、按照行駛里程計算折舊,其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里程折舊額=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總行駛進程
2、按工作小時計算折舊,其計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時折舊額=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工作總小時
3、按台班計算折舊的公式
每台班折舊額=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工作總台班數
工作量法的運用根據規定,企業專業車隊的客、貨運汽車、大型設備以及大型建築施工機械可採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由於各種專業設備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標,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駛里程折舊法和工作小時折舊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舊是一項變動的,而不是固定的費用,即假定資產價值的降低不是由於時間的推移,而是由於使用的緣故。
對於許多種資產來講,工作量法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別是在有形磨損比經濟折舊更為重要。
因而,如果某項資產在年度內沒有使用,就不應計列折舊費用,因為資產的服務價值並沒有降低。即使折舊是確定資產預期使用年限的一個重要因素,如其折舊是可以預見的,並且,資產的大概使用狀況是可以估計的,就可以使用以經營活動為依據的折舊方法,使用這種折舊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個服務單位分配投入價值,對服務價值降低的計量則是次要的。
工作量法舉例
某企業的運輸汽車1輛,原值為300000元,預計凈殘值率為4%,預計行使總里程為800000公里。該汽車採用工作量法計提折舊。某月該汽車行使6000公里。
該汽車的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和該月折舊額計算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300000×(1-4%)]/800000=0.36(元/公里)
該月折舊額=0.36×6000=2160(元)
D. 年限平均法怎麼算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回方法計算的每期折答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E. 平均年限法計算公式
月折舊額300000*0.95/5/12=4750元,為計提的折舊可以補提。
借:製造費用--折舊4750
貸:累計折舊4750
F. 怎樣用平均年限法的計算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方復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三、 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四、 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擴展文件; 《會計資料大全》
G. 年限平均法舉例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該方法將油氣資產成本均衡地分攤到各會計期間。採用該方法計算的每期油氣資產折耗金額相等。企業採用的油氣資產折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原價55000折舊10年殘肢率5%
年折舊率=(1-0.05)/10=9.5%
年折舊額=55000*9.5%=5225
月折舊額=5225/12=435.42
H. 平均年限法
答案是錯的,該進項稅額不得抵扣。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 [2008] 第538號 )2009月1月1日起購進的機器設備類固定資產或用於機器設備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的購進貨物或者勞務允許抵扣,但購進的屬於不動產的固定資產或用於不動產在建工程的購進貨物或者勞務不允許抵扣。同時,條例規定納稅人自用消費品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自用消費品,指納稅人自用的應征消費稅的遊艇、汽車、摩托車等。
本題中固定資產的原值應該是10000+1700+300=12000元
年限平均法下年折舊額=12000*(1-3%)/10=1164元
年限平均法下2008年折舊額(本月增加,本月不計提折舊)=1164*11/12=1067元
I.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
至預計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一般到最後兩年會出現,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額將預計凈殘值也計提成折舊或應計折舊未提完的情況。
所以最後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證預計凈殘值的准確不變。
舉例如下:
某醫院有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24000元。要求計算第三年的折舊額是多少?最後一年的折舊額是多少?
年折舊率=2/5=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繼續用雙倍余額,則接下來
第四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確的方法多計提了30144元,即使得預計凈殘值減少30144元,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