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已經出台了,誰有這個細則的全文,小弟在此拜求啊!
可以在網路里搜啊!我就給你直接貼上吧!
《 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
彩電8年至10年;電熱水器8年;電冰箱12年至16年;電飯煲10年;空調器8年至10年;煤氣灶8年;洗衣機8年;電吹風4年;個人電腦6年;微波爐10年;電風扇10年;吸塵器8年
本報訊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審批出台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以下簡稱《細則》)近日推出,彩電、冰箱、洗衣機等日常使用家電的使用年限首次有了明確規定,市民使用時可參考選擇。
據悉,《細則》規定的家電「退休」年齡,對家電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其中包括廠家要對其生產的家電標明安全使用期限,並規定安全使用期限從消費者購買之日計起。在廠商標明的安全期限內,消費者正常使用家電產品時發生安全事故,所有責任都將由廠商承擔。
記者昨天在解放碑家電賣場看到,從彩電、洗衣機到電吹風等家電產品,多數均未明確標明使用年限。促銷員對此回答也很含糊,以空調為例,不同品牌促銷員回答的使用年限有三四年的差距。
重慶市家電維修協會相關人士認為,超齡家電不僅耗電而且危險,通常高齡家電的耗電量要超過原耗電量的40%。《細則》有利於界定在安全年限內出現安全事故時的廠家責任,這也是企業向消費者作出的安全承諾。當然,家電過了「壽限」出現安全事故,廠家將不再承擔責任,因此消費者要時刻關注家電的安全使用年限。
維修專業人士介紹,《細則》規定的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可供參考,消費者還需結合實際使用情況考慮。比如,有的地方存在酸雨現象,可能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另外有的家庭電視每天長時間開啟,其壽命也相對較短。
據了解,目前,各家電賣場均對「超齡」家電實行回收,市民也可將「超齡」家電賣給廢品回收站。
「超齡」家電識別特徵
彩電:顯像管電視,當出現圖像不清晰、畫面顫抖等情況,就意味著相關元器件出現老化,同時輻射也會增大,一旦遇到碰撞、驟冷、驟熱等情況,都能引起顯像管爆炸。(平板電視出現時間較短,不涉及超齡問題)
冰箱:出現製冷劑泄漏,運轉聲音過大,甚至運轉時發生較嚴重顫抖,同時耗電量比以前大增等,都是「超齡」化的特徵。據悉,一台使用10年後的冰箱,耗電量將變成最初使用時的2倍。
洗衣機:經常出現滲水、漏電等毛病,消費者可考慮換機。
空調:一開機就直噴塵土,吹出的風摻雜著一陣霉味,有的甚至流出黑黑的臟水,這些都在提醒主人:該空調可能已經到使用極限了。
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參考
彩色電視機8~10年
電熱水器8年
空調器8~10年
電熨斗9年
電子鍾8年
電熱毯8年
電飯煲10年
電冰箱12~16年
個人電腦6年
電風扇10年
燃氣灶8年
洗衣機8年
電吹風4年
微波爐10年
電動剃須刀4年
吸塵器8年
注意!家電也有「保質期」
消費警示
四川省消委會針對家電超期服役發布消費警示「看看生產日期,看看保質期」這是眾多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養成的良好習慣。然而,在家用電器消費方面,很多人則抱著「新三年,舊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的觀念。殊不知,超期服役的家電卻會給人們的安全、健康帶來隱患。
為此,四川省消委會日前發出消費警示:警惕家電超期服役。
調查
家電超期現象較嚴重
今年初,四川省消委會對全省居民家庭消費狀況及預期的調查顯示,被抽樣調查的10個市(州)、48個縣(市、區)、144個城鎮社區、182個鄉(鎮)的5167個居民家庭中,家電超期服役現象均比較嚴重,其中電視機超期服役率達40.1%,特別是國家已明令禁止生產與銷售使用的直排式燃氣熱水器仍有8.7%的家庭還在繼續使用。
誤區
消費者認為家電是「永久牌」
調查發現,許多消費者包括家電促銷員對家電的「安全使用期限」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一部分消費者碰到過或聽說過舊家電引發安全事故,但常誤以為是質量問題,認為超期家電與安全事故是沒多大聯系的。
「對超期家電的不了解,一方面與消費者自身消費知識、安全意識、消費習慣有關,另一方面,則是部分生產企業對家電安全使用期確未明示。」省消委會秘書長劉亞兵表示,一些經營者在銷售時對家電有效期避而不談,卻大打價格、性能、服務牌,常以「終生保修」、「免費更換」的促銷名頭吸引消費者眼球,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費者誤認為家用電器是「永久牌」的,只要能用就不會「退休」。
那麼,超期服役的家電有哪些危害?劉亞兵指出,安全隱患是超期家電的主要危害之一。由於家電的主要原材料是鋼材、塑料、銅管、鋁箔等,工作日久,一些部件老化、銹蝕,就會增加其漏電、燃燒甚至爆炸的可能性。因此,有人形象地把超期家電比喻成「不定時炸彈」。
此外,鉛、汞、氟是許多家用電器的必用材料,超期服役很有可能使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外泄,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告誡
企業應主動履行告知義務
針對家電超期服役帶來的隱患,四川省消委會提出:加強社會宣傳引導,家電經營者、行業協會等有關部門應加強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的宣傳工作,幫助消費者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企業應主動履行告知義務,應主動標明家電安全使用期限;消費者要更新消費觀念,認真檢查並及時更換超期家電。
小知識
家電安全使用參考年限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規定,家電安全使用參考年限為:彩電8—10年、電熱水器8年、電冰箱12—16年、電飯煲10年、空調器8—10年、煤氣灶8年、洗衣機8年、電吹風4年、個人電腦6年、微波爐10年、電風扇10年、吸塵器8年。
『貳』 超期服役什麼意思
武器裝備都是有使用年限的,超期服役是指超過使用年限繼續服役.
『叄』 家用電器有沒有保質期限
家電也有「保質期」 許多人認為使用老家電省錢節約,殊不知,超期服役的老家電有諸多隱患,有的甚至會引發爆炸、火災等事故。據伍先生說,他家原來的一台電視機就曾經發生過爆炸,幸好家人離得遠沒有造成傷害。伍先生至今仍心有餘悸:「看來家電也是有保質期的。」 一家電商場的負責人解釋,目前我國對家用電器的報廢年限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很多家電產品沒有註明安全使用期限,導致家電使用壽命這一點被消費者忽視。這位負責人說,家用電器屬於耐用消費品行列,像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一些大件家電,一般都有10至15年的壽命,電風扇、熱水器等一些小家電也有10年左右的壽命。比如,電視機老化後受到震動、沖擊、碰撞、驟冷、驟熱以及電視機內塵埃污垢過多或電線短路造成局部過熱,都能引起顯像管爆炸;冰箱太老舊,裡面保鮮和殺菌的功能已經退化,可能導致食物串味、不能保鮮,同時,製冷劑也會外漏,污染環境,危害健康;舊的洗衣機會經常出現滲水等小毛病,嚴重時還會漏電。老化的家用電器還會產生耗電量增加或者漏電等問題。 專家建議,人們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及時更換過期老家電,如果經濟能力不允許,那麼使用舊家電的時候最好細心一點,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情況發生。
『肆』 超期服役新政策
2017年對70年代才退役超期服役老兵,那麼就是依法予以退休安置。如果早就退役的70年代老兵,你=民政部門沒有任何的待遇,而且一直是這樣;市場經濟時期還有八一的座談會,今天就是殘疾軍人、烈屬也沒有這樣的座談的。
不過民政部門對於在農村的、城市的、沒有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退役老兵,年滿60周歲後發放生活補助:補助標准為每服一年義務兵役(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每人每月發給25元(以前是每月20元,2016年10月1日起25元)。國家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適當提高標准。
具體演算法為:補貼=25元×服役年限(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算)
『伍』 家用電器使用年限一般是多久
使用年限8年左右電視的電器元件若是用久了,容易造成失效、絕緣性能下降、打火、燃燒等現象。再加上灰塵、污垢的長期堆積,機體的絕緣性能和阻燃性能也會大大降低,因此更容易導致燃燒、觸電。電器元件的日漸老化,還會造成圖像不清晰、畫面顫抖等現象。提醒電視與牆要保留一定距離,否則熱氣容易散不出來。最好不要在電視機上堆放雜物,這樣容易堵塞電視機的散熱孔,使電視機裡面的熱空氣不能向外排出。最好每半年清理一下電視機外部的灰塵。插座面板上最好安裝防濺水盒或塑料擋板,能有效防止因油污、水汽侵入引起的短路。有小孩的家庭,為了防止兒童用手指觸摸或金屬物捅插座孔眼,則要選用帶保險擋片的安全插座。
『陸』 家電要不要按壽命年限報廢
冰箱彩電等各類家電產品一旦發生質量事故投訴,尤其是因之引發的人身傷害事故爭議,產品是否屬於超期服役的確定事關重大,好在近來各類家電乃至小家電的判廢年限屢見報端,比照方便有章可循。
由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審批出台的《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以下簡稱《通則》)已開始實施,與此相關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也同時推出。據悉,該《通則》規定了家電「退休」年齡,對家電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等方面作了詳細規定。生產廠家要對其生產的家電標明安全使用期限,並規定安全使用期限從消費者購買之日計起。在廠商標明的安全期限內,消費者正常使用家電產品時發生安全事故,所有責任都將由廠商承擔。
家電產品屬於大件耐用消費品,消費者在購買使用時大多有「用到不能用才換」的心理。不過,專家提醒消費者所有的家電都有安全使用壽命,這同食品有安全保質期一樣。超過保質期,就應該報廢,否則就會增加安全隱患。
據從事多年家電維修工作的專業人士介紹,當電視機超過安全使用壽命,隨著電器元件的老化,電視就會發生圖像不清晰、顫抖等故障,電視的輻射也會增大。老化的電視機受到震動、沖擊、碰撞、驟冷、驟熱以及電視機內積塵污垢過多或電線短路造成局部過熱,都能引起顯像管爆炸;過於老舊的冰箱,則會保鮮和殺菌的功能退化,導致食物串味、不能保鮮,同時,製冷劑也會泄漏,污染環境,危害健康;超齡洗衣機會經常出現滲水等小毛病,嚴重時還會漏電。
除了安全隱患外,超過安全使用期限的家電產品也會更加耗電。一般高齡家電的耗電量要超過原耗電量的40%。就拿一台電冰箱來說,冰箱在使用10年後,它的耗電量將變成最初使用時的2倍。
安全年限標准與家電普遍實行的質量「三包」期限不同,「三包」一般就規定整機不低於1年,主要部件不低於3年的包修期,而安全年限則是家電的正常使用壽命。據記者了解,目前家電企業大多對產品的使用壽命諱莫如深,生怕明示後,壽命過短會引起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懷疑,而壽命過長企業自身將背負更長時間的責任,所以乾脆不標注。如此一來,作為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形成對家電使用壽命的正確認識。而且《細則》的出台雖然能改變廠家不標注的現象,但是,對於人們觀念的改變卻似乎有點勢單力薄,從大家傳統的消費觀念來說,物盡其用是最節儉的持家之道。
《細則》中規定,在廠商所標明的安全期限內,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所有的責任將由廠商承擔。但是與此同時,安全使用年限的標注還意味著如在安全使用年限之後出現問題,生產廠家將不再對產品質量負責,也不承擔維修責任。因此,消費者要增強對家電使用壽命的認識,時刻關注自己家電的「安全保質期」。
按目前國際通行的標准,常用家電的正常使用年限為:彩色電視機8~10年;空調10~15年;電熱水器12年;電暖爐18年;電熱毯8年;電飯煲10年;電冰箱13~16年;錄像機7年;個人電腦6年;電風扇16年;野外燒烤爐6年;煤氣爐16年;洗衣機12年;電話錄音系統5年;電吹風4年;微波爐11年;電動剃須刀4年;油煙機7年。
家轎使用年限:6年以前2年一審,6年到10年是一年一審,10年到15年是一年兩審,15年後一年4審,直到變成廢鐵
按照現行汽車報廢標准,9座以下非營運車,其中包括家庭用車一般在15年,超過15年需每年檢驗2次,超過20年,每年檢驗4次,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准。
『柒』 家裡的老舊家電,多長時間就要更換呢
天氣逐漸炎熱起來
小夥伴們都開始在家裡開啟了「夏眠」模式
『捌』 各種家電也有保質期嗎它們是多少年啊
家電也有「保質期」 許多人認為使用老家電省錢節約,殊不知,超期服役的老家電有諸多隱患,有的甚至會引發爆炸、火災等事故。據伍先生說,他家原來的一台電視機就曾經發生過爆炸,幸好家人離得遠沒有造成傷害。伍先生至今仍心有餘悸:「看來家電也是有保質期的。」 一家電商場的負責人解釋,目前我國對家用電器的報廢年限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很多家電產品沒有註明安全使用期限,導致家電使用壽命這一點被消費者忽視。這位負責人說,家用電器屬於耐用消費品行列,像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一些大件家電,一般都有10至15年的壽命,電風扇、熱水器等一些小家電也有10年左右的壽命。比如,電視機老化後受到震動、沖擊、碰撞、驟冷、驟熱以及電視機內塵埃污垢過多或電線短路造成局部過熱,都能引起顯像管爆炸;冰箱太老舊,裡面保鮮和殺菌的功能已經退化,可能導致食物串味、不能保鮮,同時,製冷劑也會外漏,污染環境,危害健康;舊的洗衣機會經常出現滲水等小毛病,嚴重時還會漏電。老化的家用電器還會產生耗電量增加或者漏電等問題。 專家建議,人們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及時更換過期老家電,如果經濟能力不允許,那麼使用舊家電的時候最好細心一點,避免不必要的意外情況發生。
『玖』 家用電器生產日期超過一年算庫存商品嗎
家用電器沒有庫存,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等領用庫存商品,應按其成本轉賬。
庫存商品明細賬應按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如有存放在本企業所屬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送交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以及已發出尚未辦理托收手續的商品,都應單獨設置明細賬進行核算。庫存商品明細賬一般採用數量金額式。
商品入庫前,根據國內公司發貨信息表核對商品信息,經核對無誤後,經辦人填制《商品驗收入庫單》,註明商品信息(商品廠家,商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金額、入庫時間等)一式三聯,由經辦人、財務、經理共同簽字認可,商品入庫。
銷售人員辦理出庫手續,憑銷售發票、商品出庫單,領取商品出庫。銷售發票註明商品銷售信息(客戶信息,商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價、金額等),由經辦人簽字。銷售發票第一聯交由銷售人員留底,第四聯交保管員登記,第二、三聯交財務記賬,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