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勞務報酬的納稅期限

勞務報酬的納稅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04 08:47:02

Ⅰ 關於勞務報酬所得稅征稅范圍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為企業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專計、咨屬詢、講學、新聞、廣播、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演出、表演、廣告、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報酬。個人擔任企業董事職務所取得的董事費收入,也屬於勞務報酬性質,按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區分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的基本標準是是否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勞務報酬所得是個人獨立從事某種技藝,獨立提供某種勞務而取得的報酬,他與支付報酬的單位不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而工資、薪金所得是個人非獨立勞動,從所在單位領取的報酬,他與支付報酬的單位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

Ⅱ 我國現行稅法規定的納稅期限有哪幾種形式

稅法關於納稅期限的規定形式: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2,納稅期限;3,繳庫期限。

比如,企業所得稅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15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5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一、增值稅納稅

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以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於小規模納稅人。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二、消費稅納稅

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1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

三、企業所得稅

⑴ 企業所得稅分月或者分季預繳。

⑵ 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⑶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⑷ 企業在報送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應當按照規定附送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有關資料。

⑸ 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自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當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企業應當在辦理注銷登記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稅務機關申報並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四、個人所得稅

(1)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期限。

⑴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⑵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合夥企業投資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分月預繳的,納稅人在每月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分季預繳的,納稅人在每個季度終了後15日內辦理納稅申報;納稅年度終了後,納稅人在3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

⑶ 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內辦理納稅申報;在1個納稅年度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每次取得所得後的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⑷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0日內向中國境內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⑸ 除以上規定的情形外,納稅人取得其他各項所得須申報納稅的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⑹ 納稅人不能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需要延期的,按照《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和《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辦理。

(2)代扣代繳申報期限。

⑴ 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代扣代收稅款憑證和包括每一納稅人姓名、單位、職務、收入、稅款等內容的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⑵ 扣繳義務人違反上述規定不報送或者報送虛假納稅資料的,一經查實,其未在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中反映的向個人支付的款項,在計算扣繳義務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作為成本費用扣除。

⑷ 扣繳義務人因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及其他有關資料的,經縣級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申報。

五、教育費附加

納稅人在申報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同時進行申報。

六、資源稅

納稅人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計算納稅。

納稅人以1個月為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稅款。

七、土地增值稅

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地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房地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稅務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土地增值稅。

八、房產稅

房產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九、車船稅

車船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車船管理部門核發的車船登記證書或者行駛證書所記載日期的當月。車船稅按年申報繳納。具體申報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十、煙葉稅

煙葉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收購煙葉的當天。納稅人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報納稅。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

十一、耕地佔用稅

獲准佔用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在收到土地管理部門的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耕地所在地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繳納耕地佔用稅。

十二、城鎮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繳納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對新徵用土地,依照下列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

(一)徵用的耕地,自批准徵用之日起滿1年時開始繳納土地使用稅;

(二)徵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徵用次月起繳納土地使用稅。

十三、印花稅

應納稅憑證應當於書立或者領受時貼花(申報繳納稅款)。同一種類應納稅憑證,需頻繁貼花的,應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按期匯總繳納印花稅。匯總繳納限期額由地方稅務機關確定,但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個月。

(2)勞務報酬的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申報期限的規定:

納稅申報期限的最後一天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限的最後一天。

一、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金融業營業稅的申報期限為1個季度。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二、企業所得稅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一)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5日內申報,4個月內匯算清繳。

(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0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匯算清繳。

三、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0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月份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四、其它各稅,分別按法定期限申報納稅。

Ⅲ 勞務費超過10萬應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勞務報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慶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關除20%的費用。其計算公式為: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800元

(2)每次收入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100000*(1-20%)*20%=16000(元)

(3)勞務報酬的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第十二條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第十三條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

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扣繳義務人未扣繳稅款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繳納稅款;稅務機關通知限期繳納的,納稅人應當按照期限繳納稅款。

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申報納稅。

非居民個人在中國境內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申報納稅。

納稅人因移居境外注銷中國戶籍的,應當在注銷中國戶籍前辦理稅款清算。

Ⅳ 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如何確

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納稅義務的起始時間,即納稅義務人取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征期終了日。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

(1)當實行按次計征時,每次取得所得的時間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2)當實行按月計征或分月預繳時,每一月份的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3)當實行按年計征時,納稅年度的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個人所得稅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徵收的一種稅。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個人應稅所得分為11個類別,以按次計征、按月計征和按年計征三種方式確定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一)按次計征個人所得稅


當實行按次計征時,每次取得所得的時間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實行按次計征的所得有:


1.屬於一次性收入的勞務報酬所得;


2.以每次出版、發表取得的收入為一次的稿酬所得;


3.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的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4.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5.以每次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的偶然所得。


(二)按月計征個人所得稅


當實行分月預繳時,每一月份的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按月計征個人所得稅的有:


1.財產租賃所得;


2.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的勞務報酬所得;


3.工資、薪金所得。


(三)按年計征個人所得稅


1.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


2.承包、承租經營所得。


當實行按年計征時,納稅年度的最後一日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Ⅳ 個人提供勞務獲得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勞務報酬所得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收入-800

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專,應納稅所得屬額=收入×(1-20%)

「注意」:每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收入×(1-20%)×稅率-速算扣除數

具體參照下表:

(5)勞務報酬的納稅期限擴展閱讀:

【案例說明】

某人年內共取得5次勞務報酬,分別為3000;10000;22000;30000;100000要求計算各次應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分析如下:

第一次:(3000-800)×20%=440元

第二次:10000×(1-20%)×20%=1600元

第三次:22000×(1-20%)×20%=3520元

第四次:20000×20%+[30000×(1-20%)-20000]×20%×1.5=5200元

第五次:20000×20%+30000×20%×1.5+[100000×(1-20%)-50000]×20%×2=25000元

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網路

Ⅵ 納稅期限的主要形式

納稅期限是指稅法規定的納稅人向國家繳納稅款的法定期限。
我國現行專稅制的納稅期限屬有三種形式:按期納稅、按次納稅和按年計征、分期預繳或繳納;個人所得稅中的勞務報酬所得等均採取按次納稅的辦法;房產稅實行按年計算、分期繳納。

(1)按期納稅
根據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通過確定納稅間隔期,實行按期納稅.按期納稅間隔期分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和1個月共6種.納稅人的具體納稅間隔期由其主管稅務機關核定.
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或15日內申報納稅;以其他間隔期為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稅款.
(2)按次納稅
根據納稅行為的發生次數確定納稅期限,如印花稅,車輛購置稅,耕地佔用稅等.
(3)按年計征,分期預繳
按規定的期限預繳稅款,年度結束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這是對按年度計算稅款的稅種,為了及時平衡地取得稅收收入而採取的一種納稅期限.分期預繳一般是按月或按季預繳.如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Ⅶ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期限和地點是怎樣規定的

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了個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一共有11個項目,納稅期限根據不同的納稅項目也有所不同,其中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的、利息、股息、財產租賃所的、財產轉讓所的、偶然所的以及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的,扣繳義務人或自行申報納稅人都應在個人取得應納稅收入後的次月七日內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的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由納稅義務人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投送納稅申報表。納稅義務人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承租經營所的的,應當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七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採取按年計算,分月預繳方式,納稅人須有在次月七日內到地方稅務機關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採取核定徵收率方式按月征稅的,年終不再進行匯算清繳。如遇納稅期限的最後一天是星期日或法定休假日,以休假日的次日為納稅期限的最後一日。2、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地點是怎樣規定的?個人所得稅,以取得應稅所得的個人為納稅義務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和自行申報納稅義務人在納稅地點上有所不同,扣繳義務人,應向所在地的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自行申報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向取得所的的當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納稅人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以及在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的所得須合並計算納稅的,可以由納稅義務人選擇一地的地方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Ⅷ 按照我國現行稅收政策,相關的納稅申報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我國現行稅種的納稅申報期限可以概括如下:
1、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的大小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人進口貨物的,應當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憑證的次日起7日內繳納稅款。
2、消費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的應納稅額的大小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10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個納稅期限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0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納稅人進口貨物的,應當自海關填發稅款繳納憑證的次日起7日內繳納稅款。
3、營業稅。營業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扣繳義務人的解繳稅款期限,比照前兩款的規定執行。銀行、財務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信用社等從事金融業的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1個季度,其他從事金融業的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1個月。保險業的納稅期限為1個月。

4、城建稅。由於城建稅是由納稅人在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及營業稅時同時繳納,所以其繳納期限與上述三稅的期限一致。
5、資源稅。納稅人的納稅期限為一日、三日、五日、十日、十五日或者一個月,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納稅的,可以按次計算納稅。納稅人以一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以一日、三日、五日、十日或者十五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五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一日起十日內申報納稅並結清上月稅款。扣繳義務人的解繳稅款期限,比照前兩款的規定執行。
6、車輛購置稅。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應當自購買之日起60日內申報納稅;進口自用應稅車輛的,應當自進口之日起60日內申報納稅;自產、受贈、獲獎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應稅車輛的,應當自取得之日起60日內申報納稅。其中的「購買之日」系指納稅人購車發票上上註明的銷售日期;「進口之日」系指納稅人報關進口的當天。車輛購置稅稅款應當一次繳清。
7、企業所得稅。繳納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者分季預繳。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納稅人應當在月份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報表和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四十五日內,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會計決算報表和所得稅申報表。
8、外商投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五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從事生產、經營的機構、場所應當在每次預繳所得稅的期限內,向當地稅務機關報送預繳所得稅申報表;年度終了後四個月內,報送年度所得稅申報表和會計決算報表。
9、個人所得稅。除特殊情況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應在取得應納稅所得或者代扣代收稅款的次月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所得並繳納稅款。具體規定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款,按月計征,由納稅人在次月7日內繳人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採掘業、遠洋運輸業、遠洋捕撈業等特定行業的納稅人,其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考慮其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自年度終了之日起30日內,合計全年工資、薪金所得,再按12個月平均並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多退少補。
(2)對於賬冊健全的個體工商戶,其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人在次月7日內申報預繳,年度終了後3個月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對賬冊不健全的個體工商戶,其生產、經營所得的應納稅款,由稅務機關依據《稅收徵收管理法》自行確定徵收方式。
(3)納稅人年終一次性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應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7日內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4)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等,按次計征。取得所得的納稅人應當在次月7日內將應納稅款繳人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5)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納稅所得,若在境外以納稅年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在所得來源國的納稅年度終了、結清稅款後的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若在取得境外所得時結清稅款的,或者在境外按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當在次年1月1日起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5)個人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其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納稅所得,若在境外以納稅年度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在所得來源國的納稅年度終了、結清稅款後的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若在取得境外所得時結清稅款的,或者在境外按所得來源國稅法規定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應當在次年1月1日起30日內,向中國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10、土地增值稅。納稅人應當自轉讓房產合同簽訂之日起7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11、房產稅。房產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12、城鎮土地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繳納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13、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按年徵收、分期繳納。納稅期限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14、契稅。納稅人應當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稅徵收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在契稅徵收機關核定的期限內繳納稅款。
原文鏈接:http://china.findlaw.cn/jingjifa/caishuifa/caishuijiufen/nssb/55027.html#p1

閱讀全文

與勞務報酬的納稅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培訓工作計劃 瀏覽:190
上海市與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757
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計劃 瀏覽:564
工程質量維修期限承諾 瀏覽:769
第四屆山東省知識產權新年論壇 瀏覽:176
房產證上沒有使用年限 瀏覽:867
誰創造了拼圖 瀏覽:998
簡單的土地轉讓協議書 瀏覽:708
南京江北新區知識產權告知書 瀏覽:251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