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會計檔 案保管期限屆滿後,會計人員便 可銷毀會計檔案。 為什麼錯
會計檔案是不能隨便銷毀的,保管期到後,也要登記成冊,記錄銷毀的內容,之後才能銷毀。
❷ 會計檔案的銷毀程序和要求是什麼
(1)單位檔案管理機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擬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和銷毀時間等內容。
(2)單位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負責人、會計管理機構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經辦人、會計管理機構經辦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3)單位檔案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會計檔案銷毀工作,並與會計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監銷人在會計檔案銷毀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進行清點核對;在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或蓋章。
電子會計檔案的銷毀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子檔案的規定,並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會計管理機構和信息系統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❸ 對於保管期限滿的會計檔案,應當全部銷毀
否。 會計檔案保管期滿,但其中未了結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應單獨抽出,版另行立卷,由檔案部門權保管到結清債權債務時為止;建設單位在建設期間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按其特點可分為永久性和定期性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別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種。對於保管期限到期的檔案,銷毀前,應按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的項目逐一清查核對;各單位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檔案部門和財會部門共同派員監銷;各級主管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財務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才加監銷;會計檔案銷毀後經辦人在「銷毀清冊」上簽章,註明「已銷毀」字樣和銷毀日期,以示負責,同時將監銷情況寫出書面報告一式兩份,一份報本單位領導,一份歸入檔案備查。
❹ 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在會計檔案保管和銷毀方面有哪些規定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銷毀:
1、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2、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3、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
檔案不得銷毀。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
序 號 檔 案 名 稱 保 管期 限
1 原始憑證 15年
2 記帳憑證 15年
3 匯總憑證 15年
4 總帳包括日記總帳 15年
5 明細帳 15年
6 日記帳 15年 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25年
7 固定資產卡片 固定資產投資清理後 5年
8 輔助帳簿 15年
9 月、季度財務報告包括文字分析 3年
10 年度財務報告(決算) 永久
11 會計移交清冊 15年
12 會計檔案保管清冊 永久
13 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永久
14 銀行對帳單 銀行余額調節表 5年
)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類。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
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銷毀:
1、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二)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四)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
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第十二條 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應當保存列印出的紙質會計檔案。
具備採用磁帶、磁碟、光碟、微縮膠片等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條件的,由國務院業務主管部
❺ 會計檔案如何保管、銷毀、調閱和利用
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原則上按《辦法》和省(區)、市實施細則的規定執行。屬於定期保管期限的檔案如因特殊需要,可以延長保管期限。凡是在本單位會計核算中形成的記錄和反映會計核算的,對工作總結和考查及研究經濟活動有長遠利用價值的會計資料作為永久保存。如年度會計報表(決算)、財政總預算、行政和事業單位的決算、稅收年報、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
根據《辦法》的規定,
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應由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該檔案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並由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管理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逐項對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無誤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領導。在銷毀會計檔案前,對於其中未了結的債權債務的原始憑證,涉及到林、地房產權轉讓契約、證券、圖紙;有關的貨幣收支憑證;涉及到外事的憑證以及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原始憑證,均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由檔案部門保管到確無保管必要時銷毀。建設單位在建設期間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會計檔案應為本單位積極提供利用,也可以為上級單位提供利用。調閱時,要嚴格辦理手續。本單位人員調閱,要經會計主管人員同意;外單位人員借閱,要有調閱單位的正式介紹信,並註明調閱會計檔案的內容,經單位領導人和會計主管人員批准後,辦理調閱手續。在調閱過程中,只能調閱與調閱內容有關的資料,不能調閱與調閱內容無關的資料。原則上檔案原件不得借出,也不得拆散原卷(宗)冊。外單位調閱會計檔案,要抄錄和復制的由會計主管人員簽署意見,經本單位領導批准。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後,提供查閱或者復制,並辦理登記手續。各單位應當建立會計檔案查閱、復制登記制度,為會計檔案的利用提供依據。
❻ 在新會計法中對於發票的保存年限、銷毀步驟有何規定
現在會計法的頒發日期:1999年10月日實施日期:2000年07月01日,規定原始憑證和會計憑證的保管年限是15年,收取對方的發票一般是是附在會計憑證上的原始憑證,那就按15年啦.
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第十條 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 除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外,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銷毀:
(一)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 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 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二)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三)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國家機關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財政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
(四)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 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第十一條 保管期滿但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單獨抽出立卷的會計檔案,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和會計檔案保管清冊中列明。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❼ 會計檔案保管期滿也不得銷毀的是
還有遺留問題沒有解決的帳簿保管期滿也不得銷毀;
❽ 會計憑證銷毀的問題
會計憑證銷毀是指 憑證連同憑證所附的一些附件 比如發票之類的 一起全部銷毀嗎?
是的。但是會計檔案中如果保管年限要求不一致的,以時間最長的為准。
例如,銀行對賬單(原始憑證)要求保管年限為5年,會計憑證要求保管年限為15年,這張會計憑證及其附件就要15年後才能銷毀。
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除特殊規定外,銷毀程序:
1)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2)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3)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國家機關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財政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
4)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有兩種情況,即使保管期滿,也不得銷毀:
1)未結清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項的原始憑證,不得銷毀,應當單獨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項完結時為止。
2)正在項目建設期間的建設單位,其保管期滿的會計檔案不得銷毀。
❾ 銷毀會計檔案應按照哪些程序和規定
你可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國家檔案局令第79號《會計檔案管理辦法》有關於會計檔案銷毀的管理,你們應該根據這個規定製定自己的辦法,明確流程和程序。建議你把這個文件完整看一下。以下只是銷毀的主要條款:
(一)由本單位檔案機構會同會計機構提出銷毀意見,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列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和檔案編號、應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銷毀時間等內容。
(二)單位負責人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三)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國家機關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財政部門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參加監銷。
(四)監銷人在銷毀會計檔案前,應當按照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所列內容清點核對所要銷毀的會計檔案;銷毀後,應當在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上簽名蓋章,並將監銷情況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❿ 會計檔案保管期滿後不能銷毀的有哪些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是從會計年度終了後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會計檔案須永久保存;定期,是指會計檔案保存應達到法定的時間,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了我國企業和其他組織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該辦法規定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為最低保管期限,具體可以分為:
1.永久: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以及年度財務報告;
2.25年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5年的:固定資產卡片賬於固定資產報廢清理後保管5年、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
4.3年的:月度、季度財務報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會計憑證,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輔助賬簿(不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會計移交清冊。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