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
至預計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年折舊率。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一般到最後兩年會出現,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額將預計凈殘值也計提成折舊或應計折舊未提完的情況。
所以最後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證預計凈殘值的准確不變。
舉例如下:
某醫院有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600000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24000元。要求計算第三年的折舊額是多少?最後一年的折舊額是多少?
年折舊率=2/5=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繼續用雙倍余額,則接下來
第四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應提的折舊額=(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確的方法多計提了30144元,即使得預計凈殘值減少30144元,不合理。
B. 年限法平均是什麼意思麻煩大家說的通俗易懂。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C. 年限平均法怎麼算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回方法計算的每期折答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D. 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法一和平均年限法二的區別是什麼
平均抄年限法一: 月折舊率襲=(1-凈殘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原值*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 月折舊額=(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使用年限-已計提月份)
在實際使用中,固定資產初始化時,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一,對於啟用賬套後輸出入的、新購進的固定資產,應選擇平均年限法二。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E. 累計折舊中的平均年限法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以後,按預計使用年限作以平均,平均一年提多少折舊,再除以12個月,就是你每個月的計提折舊額。這樣,每個月、每年的折舊額是一樣的,很平均,所以叫平均年限法。
F. 什麼是年限平均法謝謝大家幫我解答啊!
固定資產原值減去殘值的余額再除以預計折舊年限
G. 什麼事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是指一種方法根據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平均使用壽命。它是折舊的最簡單和最常用的方法,也被稱為「直線」或「平均」。適用於各平均年限法使用的固定資產折舊幾乎在同一時期。在一定的時間累計折舊固定資產規模,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可使用年限,固定收益資產的清理報廢提出並支付清理費用的剩餘價值。
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剩餘價值即是指處置固定資產剩餘的剩餘材料或部件,如變價收入期間。當成本是處置固定資產的成本發生固定資產清理。固定資產殘值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收入的固定資產殘值。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反映固定資產的一段時間內的磨損,方便折舊計算,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每月一般是根據原來的值乘以每月的折舊率。
舉例:設備購置費10000元,預計的5%5年殘值率使用年限,總的折舊應提10000 *(1-5%殘值率)=9500元折舊計算:
平均年限法:
每年= 9500,/ 5 =1900元
H. 什麼是壽命年限平均法
退役年限法又稱為統計服役年限法,是根據企業資產退役年限記錄, 由經驗數據確定機器設備周期壽命, 扣除服役年限後即得剩餘壽命的一種方法唐建新.《資產評估教程》 [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 退役年限法的運用舉例 ==
I. 什麼是年限平均法,有何優缺點
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的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每期折舊額都是等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