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花稅的申報期限有沒有明確規定
2011年地方各稅申報繳納期限
營業稅 (按月)內
一月 1日容—18日
二月 1日—22日
三月 1日—15日
四月 1日—18日
五月 1日—16日
六月 1日—20日
七月 1日—15日
八月 1日—15日
九月 1日—19日
十月 1日—24日
十一月 1日—15日
十二月 1日—15日
2、營業稅附征稅費、土地增值稅、國稅附稅及實行匯總繳納方式或核定徵收方式的印花稅,征期同營業稅。
B. 按年申報印花稅申報期限寫的4月30日,為什麼逾期申報里有逾期記錄
按年申報,申報時間應是次年1月份日期,所屬期是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到4月30日申報不就逾期了嗎 ?
C. 印花稅為什麼是按次申報
印花稅按次申報就是發生時申報,沒有發生時不需要申報。我國印花稅稅目中版的產權轉移書據權包括財產所有權、版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共5項產權的轉移書據。
其中,財產所有權轉移書據,是指經政府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不動產、動產所有權轉移所書立的書據,包括股份制企業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因購買、繼承、贈與所書立的產權轉移書據。其他4項則屬於無形資產的產權轉移書據。
印花稅的稅目,指印花稅法明確規定的應當納稅的項目,它具體劃定了印花稅的征稅范圍。一般地說,列入稅目的就要征稅,未列入稅目的就不征稅。印花稅共有13個稅目。
印花稅的稅率設計,遵循稅負從輕、共同負擔的原則。所以,稅率比較低;憑證的當事人,即對憑證有直接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均應就其所持憑證依法納稅。
D. 印花稅的申報期限和納稅期限是如何規定的求解
只辦理稅務注冊登記的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印花稅納稅單位,可在次年一月底前專到當地稅務機關屬申報上年稅款。
印花稅的納稅期限是在印花稅應稅憑證書立、領受時貼花完稅的。對實行印花稅匯總繳納的單位,繳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個月。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的應稅經濟憑證所徵收的一種稅。
E. 印花稅申報期限和納稅期限
對於應稅合同而言,應於「合同簽訂時」申報納稅。
這個是由《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回地方答稅務局沒有權力定。
大額合同,只要是有確定的金額,納稅期限是一樣的。
如果合同金額在簽訂時不確定,應先貼花5元,等金額確定時,再補貼印花。
F. 印花稅已經過了申報期,忘記申報了,應該怎麼辦
我覺得只要你告訴他們,就會下個月再補上一樣了,應該沒有什麼事情
G. 印花稅申報期限
還沒逾期哦,到15號截止,但是15號是周日所以會順延到16號,你還是再跑一趟交了吧,能做到的就不要出漏洞啦,還是及時彌補過來比較保險,尤其你要面對專管員,呵呵,小心為妙
H. 印花稅申報表上的稅款所屬期限是什麼意思
稅款所屬時期是指納稅人所繳稅款的納稅義務發生時或計稅期間。稅金都是按月申報的,稅款所屬期限的意思就是你申報的是哪個月的稅金,如果你在11月初申報,那就是10月份的稅金,即本月稅金在次月月初申報。
正常情況下,納稅申報時不會出現所屬期限的問題,但當納稅期限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或納稅期限與申報繳納時間不在一個納稅年度時,就可能出現問題。
違反納稅申報規定的法律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一)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或者扣繳義務人、代徵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國家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由國家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一般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並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在一定期限內取消進項稅額抵扣資格和專用發票使用權,其應納增值稅,一律按銷售額和規定的稅計算征稅。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並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1、 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2、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
3、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4、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和異地完稅憑證;
5、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6、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准,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