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可彌補幾年的
企業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可彌補5年的.
稅法規定,納稅人發生年度虧損的,版可以用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權彌補;下一納稅年度的所得不足彌補的,可以逐年延續彌補,但是延續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如果外資企業享受定期減免稅收優惠是從獲利年度開始計算的,其開始獲利的年度,是指企業開始生產經營後,第一個獲得利潤的納稅年度。企業開辦初期有虧損的,可以依照稅法規定逐年結轉彌補,以彌補後有利潤的納稅年度為開始獲利年度。
② 虧損彌補年限
可以 稅法規定 虧損彌補期限為5年 即從06年往前的第5年之內的虧損都可以彌補 剛好到01年 但是 07年就不能再彌補01年未彌補完的虧損了
③ 彌補期限已超過5年
本題抄考查的是留存收益襲的核算。
由於未彌補虧損已經超過了5年的期限,所以只能用稅後利潤彌補
因為本年年稅後利潤為100(萬元),彌補虧損40元,剩餘60萬元,按照法定盈餘公積和任意盈餘公積的提取比例都為10%,,共提取法定,盈餘公積60*(10%+10%)=12(萬元),所以最後未分配利潤的金額=60-12=48(萬元)。
可供分配的稅後利潤=100-40=60萬元
提取法定和盈餘公積=60*(10%+10%)=12萬元
該企業本年末未分配利潤為=60-12=48萬元
④ 彌補虧損的彌補虧損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八條規定: 條例(中華人內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容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彌補虧損期限,是指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發生虧損,准予用以後年度的應納稅所得彌補,1年彌補不足的, 可以逐年連續彌補,彌補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5年內不論是盈利或虧損,都作為實際彌補年限計算。當納稅年度內企業取得的收入可以彌補前五年的虧損總額,無論前五年是否全部發生虧損,本年度的收入只能彌補此前五年內發生的虧損額,例如,某企業在2000年取得了收入200萬元,但1994年發生了虧損20萬元,1995年虧損10萬元,1996年盈利1萬元,1997、98、99年共虧損45萬元,則2000年的收入可彌補1995、96、97、98、99這五年發生的且沒有被其他年度彌補的虧損額,即使1996年盈利彌補年限不得順延。
無論在納稅年度虧損與否,納稅人都應填制《彌補虧損明細表》反映以前年度虧損在本年度彌補情況,並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將明細表與主表及相關資料一並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⑤ 企業所得稅虧損彌補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請大家舉例說明
如2005年虧損100萬,可以用2006-2010年的稅前利潤進行彌補.不管在2006-2010年彌補了還是沒有彌補了.2011年都不能再彌補2005年的虧損.
⑥ 彌補虧損 5年
可以,虧損的彌補期限為5年,如果超出5年未彌補,則不再給予彌補了。
你2009年虧損了專,可以彌補的期限是:屬2010、2011、2012、2013、2014這五個年度,2010年盈利,但未進行做彌補處理,你把盈利的利潤額繳納了企業所得稅,2011年的時候,你可以對2009年度的虧損進行彌補,2010年仍然算成你彌補虧損的一個年度。
⑦ 所得稅怎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就是稅前利潤可以用來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彌補完後在進行應納稅計算,但只能彌補五年內回。
依據《企業所得答稅法》:
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第十八條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准予向以後年度結轉,用以後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7)彌補虧損年限擴展閱讀:
企業彌補虧損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本文將重點對這種方式下的所得稅會計處理進行探討。
2.企業發生的虧損,5年內的稅前利潤不足或虧損彌補時,用稅後利潤彌補。這種方式不確認遞延所得稅。稅法上在計算應稅所得時不能扣除虧損余額。
3.企業發生的虧損,可以用盈餘公積彌補。借記「盈餘公積」 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盈餘公積補虧」 科目。
⑧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彌補期限如何規定
企業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彌補期限如何規定的?
企業發生虧損,可以用次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次年度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彌補。
⑨ 彌補虧損的結轉年限能否延長的問題
根據《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第四條規定,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