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賠償時間期限。
對於申請工傷待遇賠償從期限上來看可以分兩種:
一種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這里需要注意的期限與工傷認定一樣,即用人單位必須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用人單位在依法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的,在此期間發生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因此,需提醒參保的用人單位切莫小視工傷認定30日的期限。
另一種是參加工傷保險的賠償。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因種種原因不能及時支付工傷待遇勞動爭議而引起的糾紛,其申請仲裁的期限期間為一年,該仲裁期限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2. 工傷賠償有沒有訴訟期限
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二、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三、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審核版認定。四、勞動和權社會保障部門作出工傷認定決定。五、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提起復議或行政訴訟。六、申請勞動能力鑒定。七、就工傷賠償事項與用人單位協商,協商不成的,應及時申請勞動仲裁。八、當事人一方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九、對一審判決不服的,15日內提出上訴。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送達後發生法律效力。
3. 工傷賠償時間期限
1、工傷賠償包括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治療費、康復費、住院期間生活費、以及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相應等級的津貼。單位支付員工工傷期間的工資,以及傷殘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地方法規確定支付方。
2、賠償時間:
第一,治療期間費用和一次性性傷殘補助金,是在員工申請工傷待遇審核後,60日內下達。法律上並沒有規定員工進行申請的最後期限。
第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在員工和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享受的。
第三,員工工傷期間的工資,應該由單位按月支付。
3、依據《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4. 工傷賠償期限多少年
1、發生工傷後,需先去社保局確認單位是否為自己購買了工傷保險。若單位回已買工傷保險,可要答求單位在一個月內申報工傷;若沒有,則需盡快搜集勞動關系證據,一年之內申報工傷。
2、待社保局認定為工傷,且醫療期滿後可向社保局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
3、勞動能力鑒定後,若對結果有異議的,可在收到結果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
4、理賠事項,在解除勞動關系之前,社保局只賠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若單位未買工傷保險的,由單位賠付。
解除勞動關系後,由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社保局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未買工傷保險的,均由單位承擔。
這三項補助金,各省規定不一樣,具體以自己所在地為准。
5. 工傷保險賠償期限是多久
工傷保險的賠償並沒有規定賠償的期限,是需要員工或者單位申請工傷待遇審核之後才能進行待遇審核下達工傷待遇費用。因為申請工傷待遇審核是需要在員工醫療終結之後,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下達之後申請的。而醫療終結和勞動能力鑒定是需要時間的,並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工傷待遇審核也就沒有規定時間。
工傷賠償包括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治療費、康復費、住院期間生活費、以及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相應等級的津貼。單位支付員工工傷期間的工資,以及傷殘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地方法規確定支付方。
工傷待遇審核時在治療完畢或者勞動能力鑒定結果下達後,向社保遞交申請後下達的。主要資料有:工傷待遇審核申請表、醫療終結或者勞動能力鑒定表、病例、出院小結、醫療發票及住院清單、工傷認定書和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受傷員工申請後在60日內下達待遇。
依據《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八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6. 工傷賠償有期限嗎
1、《工傷保險條例》第62條第2款規定: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版為參加工傷保險權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即您應享的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支付。
2、《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規定:工傷傷殘九級享受下列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2)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其標准都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因為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繳納工傷保險,所以上述費用應當都由用人單位支付。
3、用人單位若不依法支付您工傷待遇,您可以依法申請勞動仲裁或者申請法院支付令。
順祝新年快樂!
7. 出工傷、鑒定後、賠付有時間限制嗎
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專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屬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各種致殘情況大致分為三類:(1)器官損傷;(2)功能障礙;(3)職業病損傷;工傷認定的時效由用人單位進行申請的為事發起三十日,如單位不履行義務,由個人進行申請的則為事發起一年內。工傷等級鑒定時間《工傷保險條例》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工傷鑒定結果出來後,一年內申請賠償,否則就過了訴訟時效。一旦過了訴訟時效,再要求賠償,就沒有法律依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