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告或告示的法定期限
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但一般至少提前三天。
通常是公示七天。
『貳』 公告送達的期限一般可以是多久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叄』 招標投標違法行為對外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根據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暫行辦法第九條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期限為6個月。公告期滿後,轉入後台保存。
依法限制招標投標當事人資質(資格)等方面的行政處理決定,所認定的限制期限長於6個月的,公告期限從其決定。
第十條公告部門負責建立公告平台信息系統,對記錄信息數據進行追加、修改、更新,並保證公告的違法行為記錄與行政處理決定的相關內容一致。
公告平台信息系統應具備歷史公告記錄查詢功能。
第十一條公告部門應對公告記錄所依據的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行政處理決定書等材料妥善保管、留檔備查。
(3)依法公告的期限擴展閱讀:
根據招標投標違法行為記錄公告暫行辦法第十二條被公告的招標投標當事人認為公告記錄與行政處理決定的相關內容不符的,可向公告部門提出書面更正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據。
公告部門接到書面申請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核對。公告的記錄與行政處理決定的相關內容不一致的,應當給予更正並告知申請人;公告的記錄與行政處理決定的相關內容一致的,應當告知申請人。
公告部門在作出答復前不停止對違法行為記錄的公告。
第十三條行政處理決定在被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期間,公告部門依法不停止對違法行為記錄的公告,但行政處理決定被依法停止執行的除外。
第十四條原行政處理決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公告部門應當及時對公告記錄予以變更或撤銷,並在公告平台上予以聲明。
『肆』 公告送達的期限規定如何確定
公告送達,是指在民事訴訟中,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採用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其他方版式都無法送達時,權法院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登載在報紙上或張貼於法院的公告欄中,並要求受送達人在法定期間內到指定地點進行一定的訴訟行為。《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伍』 民事訴訟的公告送達是多長的期限
民事訴訟的公告送達期限為60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公告送達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或規則:
(1)法院採取公告送達,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法律對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
(2)公告送達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的,應當在公告中說明起訴或上訴的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的,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決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裁判是第一審法院作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審人民法院。
(5)依法公告的期限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主體,也就是訴訟當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訴訟中第三人,共同訴訟人。原告是指提起訴訟的人。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的人。訴訟中第三人是指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
當事人具有下列訴訟權利和義務:
①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有權提出迴避申請,有權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②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③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④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⑤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公告送達-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國人大網
『陸』 公告的期限
向社會公告征詢抄異議屬於行政聽證行為,適用《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五條:「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依法需要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的,所需時間不計算在本節規定的期限內。行政機關應當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 就是說,向社會公告征詢異議沒有硬性規定時間,但所需時間應在公告中書面告知。
『柒』 一般法院給被告在報紙發的公告給的期限是多少天
法院給被告在報紙發的公告送達的公告期限是60天。
《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捌』 公告送達的期限是多久
法院公告送達期限為60天。
公告送達是人民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的一種,公告送達是人民法院通過公告的方式,將法律文書送達給當事人的,公告期間是60日。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是指受送達人無固定的住址,也無法查明其現在的住址,下落不明,使人民法院無法採用直接送達的方式向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法院應嚴格審查適用條件,慎用公告送達。
(8)依法公告的期限擴展閱讀
公告送達的目的是為了讓受送達人見到公告後,能從公告上了解所送達的訴訟文書的主要內容、相應的權利義務及法律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9條對公告內容作了明確的規定
「公告送達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的,應說明起訴或上訴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愈期不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應說明出庭地點、時間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定書的,應說明裁判主要內容,屬於一審的,還應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的人民法院。」
該條款立法上有兩層含義:
1、公告應寫明所送達的訴訟文書的主要內容、受送達人相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及其可能承擔的法律後果。
2、受送達人享有從公告上獲悉訴訟情況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