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

發布時間:2021-03-06 14:05:22

1. 什麼是一課時

一課時,指一節課的標准用時。比如,小學一課時為四十分鍾,中學一般為四十五分鍾。在學校內,有些非課堂用時也用「課時」計算,帶學生早操,每兩個早晨可能計算為一個課時等等。計算課時的目的,一是學校為教師衡量工作量,便於計算諸如獎金發放的標准等;二是,評定職稱時,用來衡量幾年來教師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工作量。
連續教學的時間單位,1課時就是一堂課所佔用的時間。
按照慣例,基本上,在學校一課時為40~50分鍾,而在社會組織中(一般制培訓機構)每課時為一至兩小時.
拓展資料: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課程是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和。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特點
當課程被認識為知識並付諸實踐時,一般特點在於:
A課程體系是以科學邏輯組織的;
B課程是社會選擇和社會意志的體現;
C課程是既定的、先驗的、靜態的;
D課程是外在於學習者的,並且是凌駕於學習者之上的。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巧言 》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
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
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2. 「課程」一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在我國,「課程」一詞最早見於唐宋期間,唐代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巧專言》中的「奕奕屬寢廟,君子作之」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的含義與今天的意思相去甚遠。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這里的「課程」的意思很接近於我們今天的理解,即指「功課及其進程」。在西方,課程(curriculum)一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教育家斯賓塞1859年寫作的《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一文中。它是從拉丁語(currere)派生出來的,意為「跑道」(race-course),根據這個詞源,最常見的課程定義是指「學習的進程」,簡稱「學程」。

3. 什麼叫做課程在我國,「課程」一詞始見於唐宋年間,用

很顯然是孔穎達,他是唐朝人,朱熹是宋朝人.孔穎達為《詩經》作注,有「回維護課程,必君答子監之,乃依法制.」肯定比朱熹早啊.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小弁 》中「奕奕 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到了近代,由於班級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朱熹所用的文獻中」課程「最接近於當今」課程「的意義!!孔的文獻中的」課程「與現今的」課程「意義大相徑庭!

4. 在我國最早使用「課程」一詞的是 朱熹 還是 孔穎達 要非常確定哦··

很顯然是孔穎達,他是唐朝人,朱熹是宋朝人。孔穎達為《詩經》作回注,有「維護課程,必君子監答之,乃依法制。」肯定比朱熹早啊。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小弁 》中「奕奕 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5.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是什麼意思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就是「計劃做事,留有餘地」的意思。
例如:某一課程,學校規劃的學習時間期限是一個月,你自己要抓緊課程學習,安排在20天(寬著期限)內學完全部課程(緊著課程)。

6. 世界上最早使用課程一詞提出來的人是誰

唐朝孔穎

「課程」一詞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巧言 》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

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

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6)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擴展閱讀: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

課程作用:

(1)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

(2)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基本保證。

(3)學校一切教學活動的中介。

(4)對學校進行管理與評價提供標准。

(5)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依據,是師生聯系和交往的紐帶。

(6)國家檢查和監督學校教學工作的依據。

(7)實現教育目的、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保證。

課程即教材:

課程內容在傳統上歷來被作為要學生習得的知識來對待,重點放在向學生傳遞

知識這一基點上,而知識的傳遞是以教材為依據的。所以,課程內容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上課所用的教材。這是一種以學科為中心的教育目的觀的體現。

教材取向以知識體系為基點,認為課程內容就是學生要學習的知識,而知識的載體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誇美紐斯。

7.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什麼意思

教給學生的基本知識應盡可能精簡(小課程),應該釋放時間和精力,讓學生進行大量的活動(努力),從而達到反映整個獨立小系統的目的。

古語「課程」,是指課業發展的過展,也是個人學識成長的過程,從長遠看,寬著期限,是指學業的進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小立課程,是指要階段性設置發展目標,花大功夫去實現和充實它!

出處:出自《朱子全書.論學》。

原句: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做功夫。

(7)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擴展閱讀

按照某種觀點對課程和教材進行改造。改革動因:

一是社會的需要。如要求普通學校從培養學生升學轉變為培養既能升學又能參加生產的勞動者,課程教材就要相應地有所改革。

二是科學技術的發展。19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一些國學的學校課程已經多次改革。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現代科技,成為當代「發達的和專門的勞動力」(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

三是教育理論包括教育哲學、心理學等方面觀點的不同。如認為教育重在發展兒童心智,課程教材的選擇就偏重於古典語文和數學難題;

倘認為教育重在給予兒童實用知識,課程教材的選擇就偏重於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改革有具體明確的方案,才能付諸實施;遵循教育科學規律,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8. 名詞解釋課程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課程是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和。廣義的課程是指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選擇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老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1特點編輯
當課程被認識為知識並付諸實踐時,一般特點在於:

A課程體系是以科學邏輯組織的;

B課程是社會選擇和社會意志的體現;

C課程是既定的、先驗的、靜態的;

D課程是外在於學習者的,並且是凌駕於學習者之上的。

2中國編輯
課程表
課程表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巧言 》中「奕奕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以教護

課程,必君子監之,乃得依法制也。」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通常說的課程的意思相差甚遠。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也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其意思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

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

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9. 孔穎達: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也 這句話中的「課程」是什

很顯然是孔穎達抄,他是唐朝人,朱熹襲是宋朝人.孔穎達為《詩經》作注,有「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肯定比朱熹早啊.
「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於唐宋期間.唐朝孔穎達為《詩經·小雅·小弁 》中「奕奕 寢廟,君子作之」句作疏:「維護課程,必君子監之,乃依法制.」但這里課程的含義與我們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遠.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雖然他對這里的「課程」沒有明確界定,但含義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課及其進程.這里的「課程」僅僅指學習內容的安排次序和規定,沒有涉及教學方面的要求,因此稱為「學程」更為准確.到了近代,由於班級授課制的施行,赫爾巴特學派「五段教學法」的引入,人們開始關注教學的程序及設計,於是課程的含義從「學程」變成了「教程」.解放以後,由於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到80年代中期以前,「課程」一詞很少出現.
朱熹所用的文獻中」課程「最接近於當今」課程「的意義!!孔的文獻中的」課程「與現今的」課程「意義大相徑庭!

10.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是什麼意思

在學習的時間和成長的期限上,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提醒自己為完成功課和學業,而不斷進步、努力。

閱讀全文

與寬著期限緊著課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
聚投訴張華 瀏覽:413
我愛發明自動釣魚 瀏覽:199
龔發明重慶 瀏覽:413
我為你許下愛的期限 瀏覽:734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