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徽省。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 ″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下轄3個市轄區:花山區、博望區、雨山區,3個縣:當塗縣、含山縣、和縣。市政府駐地太白大道2008號。
名稱由來:
馬鞍山的地名相傳楚漢戰爭時,西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自然資源:
馬鞍山礦區地處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是中國七大鐵礦區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硫鐵礦、金礦、石膏、石灰土、鉀長石、五氧化二礬、明礬石、高嶺土和雲母等。
其中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資源,礦區主要分布在南山、姑山、黃梅山等地,硫鐵礦集中分布在市郊的向山、馬山地區,總儲量約19937.7噸。
馬鞍山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為飛禽類、水生動物和有害動物3大類。 飛禽類有啄木鳥、白頭翁、丹頂鶴、老鴇、喜鵲、畫眉、大杜鵑、雀類、家燕類等。鴨科和鷺科 的湖中水禽,有黃嘴白鷺、水田雞、白鸛等。
水生動物共有70餘種,主要有中華鱘、揚子 鱷、白鰭豚、江豚,胭脂魚、長吻魚、鰣、青、草、鰱、鱅、鰻、鱖、鱭、鯉、鯽、鯿等魚類,以及蟹、 鱉、蝦、蚌等節肢類甲殼動物。
2. 馬安山地名全國有多少個
馬鞍山最被人熟知的應該是安徽省的地級市馬鞍山市了,但是很多朋友回說我所在的城市也有個馬答鞍山。今天我就盤點一下,告訴你全國究竟有多少個馬鞍山!
全國稱做馬鞍山地名的地方總共有25處,分別是,安徽省地級市馬鞍山市,香港沙田區馬鞍山,山東淄博市馬鞍山,福建省龍岩市馬鞍山,安徽肥東縣馬鞍山,歸中央省長順縣馬鞍山,重慶市南岸區馬鞍山,浙江省杭州市馬鞍山,四川省樂山市馬鞍山,四川省甘洛縣馬鞍山,江蘇省崑山市馬鞍山。
接著來:內蒙古赤峰市馬鞍山,安徽省宿州市馬鞍山,河南省安陽市馬鞍山,湖北市石首市馬鞍山,安徽省馬鞍山市馬鞍山,河南省偃師市馬鞍山,江西省會景德鎮市馬鞍山,湖南省新化縣馬鞍山,廣西柳州市馬鞍山,甘肅省正寧縣馬鞍山,四川省宣漢縣馬鞍山,廣東省從化市馬鞍山,內蒙古固陽縣馬鞍山。
除了這些地名以外,馬鞍山作為文學作品的詩詞題目出現在胡銓詩詞。也是京劇的傳統曲目,看來馬鞍山是個風水好詞啊!
3. 馬鞍山有幾個縣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有3個縣,分別是當塗縣、含山縣、和縣。
1、當塗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 地處安徽東部、長江下游東岸。東臨博望區和石臼湖,以湖中流河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隔江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及宣城市接壤;北與雨山區毗連。
2、含山縣
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地理位置位於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巢湖之濱。含山自唐武德六年(623年)置縣以來,已有1380 多年歷史,是春秋吳楚故地,素有吳頭楚尾之稱。
3、和縣
古名歷陽,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皖東、長三角地區的邊緣,皖江開發的最前沿,向為江淮水陸之要沖。東南與蕪湖市裕溪口緊連,南與無為縣接壤,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一橋之隔,東面緊靠長江,隔江面對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
(3)全國有多少個地方叫馬鞍山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吳、越、楚
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
2、丹陽
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 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
3、當塗
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
4、太平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
明清府治隸屬不變。
5、當塗縣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
6、馬鞍山礦區
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7、馬鞍山市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
8、新馬鞍山市
2011年08月16日安徽省地級市巢湖市被分拆為三個部分,其中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
2012年09月05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調整馬鞍山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2〕103號),安徽省正式通知成立馬鞍山市博望區,管轄原當塗縣博望、丹陽和新市三個鄉鎮。
4. 安徽馬鞍山市下面有幾個縣城,叫什麼
含山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設置在日歷陽縣,西部回地區含山縣。兩個縣名答的由來說:
命名為含山縣,含山,也被稱為橫山說。 「」說:「明確的規則在西30含山縣崔為雄峻,群山列志,包含潛在燕子,命名」。
說,縣城周邊山,故名寒山寺。
武德八年(625年)縣的浪費。武則天長安四(704)復位後,改名為吳壽縣。湯鍾綜龍元年(705年),名含山縣恢復。明的初步裁定皮革歷陽,吳江市,含山縣,保存的狀態,包括南部的部分國家不採取行動的情況下。 11月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含山縣,是一種境界,至清代不變。
在1958年12和縣,含山縣合並,並包括縣。 1959年6月有單獨的重新建立,並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縣。馬鞍山市,劃歸國務院批准於2011年。
5. 馬鞍山在中國的什麼地方
馬鞍山市
概況
馬鞍山市位於安徽省東部。總面積1686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124.3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22萬人,非農業人口58.17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花山區,郵編:243001。行政區劃代碼:340500。區號:0555。拼音:Ma'anshan Shi。
行政區劃
馬鞍山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
馬鞍山市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125萬人(2003年)。
雨山區面積 130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243071。
花山區面積 123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243000。
金家莊區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243021。
當塗縣面積1385平方千米,人口67萬。郵政編碼243100。縣人民政府駐姑孰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馬鞍山,以山為名。1954年始設馬鞍山鎮,1955年成立馬鞍山礦區人民政府。1956年由當塗縣的馬鞍山礦區和採石鎮設立馬鞍山市,由省直轄。1958年馬鞍山市劃歸蕪湖專署領導。1961年馬鞍山市改由省直轄。1983年6月當塗縣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馬鞍山市總人口1196916人; 金家莊區 86261 花山區 179542 雨山區 132943 向山區 168830 當塗縣 629340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1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75號):(1)撤銷馬鞍山市向山區。(2)將原向山區的慈湖鄉劃歸馬鞍山市金家莊區管轄,霍里鎮、濮塘鎮劃歸馬鞍山市花山區管轄,雨山鄉、佳山鄉和向山鎮劃歸馬鞍山市雨山區管轄。
2004年,全市鄉鎮由31個調整為19個。年底,全市共有1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
6. 馬鞍山市在什麼地方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東南岸、安徽省東部。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30.2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
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中國詩歌之城等殊榮。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鄭蒲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6)全國有多少個地方叫馬鞍山擴展閱讀:
馬鞍山市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
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歷史沿革:
馬鞍山地區歷史悠久,西周時屬吳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改屬越國和楚國。秦至西晉,均屬丹陽縣(縣治今當塗縣丹陽鎮)。東晉北方戰亂,難民南遷。成帝咸和四年(329年),淮河之濱的當塗縣(今安徽懷遠縣境內)流民南徒,遂於今南陵一帶僑置當塗縣,江南始有當塗縣名,但非實體縣。
永和元年(345年),江北豫州(今河南東南部,湖北東部)僑置牛渚(今採石)。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分丹陽縣置南丹陽郡,郡治採石。隋開皇九年(589年),將僑置於皖南一帶的當塗縣徒治姑孰城(今當塗城關鎮),此是姑孰為當塗縣城之始,迄今相沿不變。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設太平州,治姑孰城,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元改太平州為太平路。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起義軍攻佔當塗,改太平路為太平府,轄縣照舊。明清府治隸屬不變。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設蕪湖道,當塗屬蕪湖道。
民國17年(1928年)廢道,仍直隸安徽省。1949年4月當塗解放。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1983年7月,當塗縣(除大橋公社外)劃歸馬鞍山市。馬鞍山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崛起的新興鋼鐵工業城市,現轄三區一縣。建市時,馬鞍山建成區面積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5.65萬人,經50多年發展與建設,馬鞍山已由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發展為人口達126萬人。
國內生產總值428億元、市區面積354平方公里的新興工業城市。馬鞍山不僅城市生態環境優美,而且地理位置獨特,形成了"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獨特的城中有園,園中有城的城市風光。
山名的來歷:
馬鞍山的山名來自一個凄美的傳說,這一點眾所周知。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在馬鞍山市現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誌》: 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
7. 為什麼全國各地都有馬鞍山
全國相同的地址很多很多,不奇怪,相同的道路,村莊,店名,公園名,人名,比比皆是。
8. 馬鞍山是哪裡的地方
馬鞍山市一般指來馬鞍山(安徽省地級市源)
馬鞍山,簡稱「馬」,中國安徽省地級市,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1956年10月12日設立,現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5年全市戶籍人口227.7萬人,常住人口222.9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跡和文化遺存。
馬鞍山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等殊榮。
馬鞍山是中國十大鋼鐵基地之一,馬鋼所在地,馬鞍山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皖江第一港口,是中國重要的鋼鐵流通基地,馬鞍山鄭蒲港繼上海、南京兩個深水港後,長江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岸線碼頭。
9. 中國有多少馬鞍山
根據大網路的說法:
▪安徽省下轄地級市
▪四川宣漢縣境內山名
▪甘肅正寧縣境內山名
▪香港沙田區專新市鎮拓展區屬及境內山名
▪廣西柳州市境內柳江南岸山脈
▪貴州長順縣境內山名
▪湖北石首市境內森林公園
▪江蘇崑山市亭林公園俗稱
▪山東淄博市淄川區境內景區
▪安徽肥東縣境內山名
▪安徽廣德縣馬鞍山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
▪江西景德鎮市馬鞍山
▪傳統劇目
▪湖南省新化縣馬鞍山
▪重慶市南岸區上新街馬鞍山
▪廣東省從化市呂田鎮馬鞍山
▪胡銓詩詞